APP下载

胸腺肽在胶质瘤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13王参智黄璐凡向晓慧张伟杰高建春韦红刚于扬何磊李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胸腺肽百分率亚群

王参智,黄璐凡,向晓慧,张伟杰,高建春,韦红刚,于扬,何磊,李鹏

(中国五治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但胶质瘤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对术后辅助治疗,尤其是放、化疗耐受度极差,许多患者难以坚持正规疗程的完整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抗病能力,对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胸腺肽α1能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1]。有文献报道胸腺肽α1在卵巢癌[2]及胃癌患者[3]化疗过程中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但目前国内外研究胸腺肽在胶质瘤患者化疗中的作用的文献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胸腺肽在胶质瘤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探讨对胶质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化疗的65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7~72岁,平均(43.5±3.2)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2.5±0.3)年;对照组32例,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21~73岁,平均(44.1±2.9)岁,病程4个月至4年,平均(2.8±0.5)年;正常组为35例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男性18例,女性 17例,年龄 25~68岁,平均(40.1±2.1)岁。对比三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术后的肿瘤组织经病理检测证实为胶质瘤(WHO分级为Ⅱ~Ⅳ级);②无免疫系统疾病;③未接受任何免疫制剂治疗;④未接受放、化疗;⑤正常组人群均自愿同意参与研究的健康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②患有免疫系统疾病;③患有严重精神性疾病;④过敏体质者;⑤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替莫唑胺常规化疗:第1周期,替莫唑胺150 mg/m2,d1~d5,qd。第 2~6 周期,经全面评估,如各项指标均正常,替莫唑胺 200 mg/m2,d1~d5,qd(采用 5.28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生产企业: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236)20 mg, qd(即在替莫唑胺治疗的同时给予胸腺肽治疗)。

1.4 T细胞亚群检测

所有病例在每个治疗周期前1天和治疗结束后2天,抽取用肝素抗凝的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T细胞亚群检测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流式细胞检测仪。使用的试剂为CD3、CD4、CD8单克隆抗体,该试剂由美国BD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及正常组T细胞亚群指标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及正常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指标数值见表1,从表1中可看到治疗前正常组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CD8百分率低于观察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D3、CD4、CD8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对照组及正常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指标( )

表1 观察组、对照组及正常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指标( )

注:观察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CD3 CD4 CD8 CD4/CD8正常组 35 73.42±2.25 42.13±1.36 25.56±1.27 1.47±0.24观察组 33 58.35±2.84 29.36±1.93 35.43±2.12 0.76±0.19对照组 32 57.96±2.61 29.58±1.79 36.12±1.92 0.74±0.17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数值见表2,从表2中可看到: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治疗前,CD8百分率低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治疗后,CD8百分率低于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 )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 )

组别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治疗前 58.35±2.8429.36±1.93 35.43±2.12 0.76±0.19治疗后 65.23±3.1537.14±2.30 25.18±3.52 1.32±0.41对照组 治疗前 57.96±2.6129.58±1.79 36.12±1.92 0.74±0.17治疗后 46.17±2.4018.33±1.85 47.18±2.68 0.51±0.13

3 讨论

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与机体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胶质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主要机制。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细胞免疫起着主要作用,细胞免疫是由T细胞介导的,T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免疫监视和免疫效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T细胞亚群是细胞免疫的主要免疫应答形式,根据表型不同分为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三类,在正常情况下,这三类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只有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其中CD3细胞是全T细胞标志;CD4细胞识别MHCⅡ类分子所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活化后主要分化为Th,具有辅助前细胞的功能;CD8细胞识别MHCⅠ类分子所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活化后主要分化为CTL,具有抑制诱导及细胞毒性功能;CD4/CD8也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CD4/CD8则以保持动态平衡的方式来维持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其比值降低意味着肿瘤增殖及转移的风险升高,预后不良[4]。T细胞亚群指标的测定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标志。从表1中看到治疗前正常组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CD8百分率低于观察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这与王参智[5]对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一致。从表2中看到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治疗后,CD8百分率低于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化疗也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这与袁方[6]的研究一致,因此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是胶质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胸腺肽是细胞免疫增强剂和生物反应调节因子,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免疫调节主要是通过T细胞实现的,包括增加T细胞(CD3、CD4、CD8)的产生,刺激T细胞成熟与分化,减少T细胞凋亡及产生T细胞介导抗体等。胸腺肽还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使T细胞亚群间细胞比例保持平衡,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7]从而改善细胞免疫的功能。

本研究在胶质瘤化疗过程中辅助胸腺肽治疗,通过检测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胸腺肽在胶质瘤化疗过程中的作用。表1中看出: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CD8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具有可比性。表2中看出: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治疗后,CD8百分率低于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化疗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低,为在胶质瘤的化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供理论依据;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治疗前,CD8百分率低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在胶质瘤的化疗过程中,给予胸腺肽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胶质瘤的化疗过程中,给予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明显调节T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提高胶质瘤患者的免疫力。本研究显示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群低下,并且在胶质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免疫功能也会受到抑制,在胶质瘤化疗过程中辅助胸腺肽治疗,能明显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的比例,使T细胞亚群细胞间的比例保持动态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从而提高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胸腺肽百分率亚群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孟鲁司特和亲旨胸腺肽水解蛋白联合亲旨敷料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10%+10%为什么等于0.11
胸腺肽不能随便打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