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2020-08-13尹安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特钠孟鲁司支气管炎

尹安华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 儿科,四川 达州)

0 引言

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儿科常见疾病,好发于3岁以下幼儿。由于儿童的免疫力较差,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而患上各类疾病的概率也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或影响,加之,儿童的支气管狭窄,受到感染后容易发展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严重影响小儿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3]。目前,临床上一般选用各类可缓解临床症状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这种常规抗病毒、抗感染的治疗只能暂时性的缓解症状,不具备长期疗效,因而,本次研究决定选用孟鲁司特钠+氨溴索的新组合式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寻求临床疗效更佳的治疗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儿科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疾病患儿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5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和参照组(26例)。其中参照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0.5~7.0岁,平均(3.54±0.51)岁,病程 1~4 d,平均(2.06±0.42)d;研究组男15例,女 11例,年龄 0.6~7.0岁,平均(3.41±0.56)岁,病程1~4 d,平均(2.09±0.41)d。研究组和参照组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后发现,两者皆具有可比性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接受入院检查后,均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988年全国小儿哮喘会议评定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计分法)只有2次或患者≤4分者];②对本次研究所用治疗药物无过敏史或禁忌证者;③患儿家长自愿签署参加协议书且自愿选择结束相应治疗者;④精神状态正常且口齿清楚者;⑤治疗配合度高者;⑥无意识障碍者。

排除标准:①治疗配合度不高者;②精神状态异常且口齿不清者;③患儿意识障碍者;④合并有先天性或其他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者;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者。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抗病毒、雾化、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

研究组:孟鲁司特钠+氨溴索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治疗当日开始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采用口服形式,睡前服用,年龄<1岁患儿,2 mg/次/d;年龄2~7岁,4 mg/次/d;待临床症状消失7 d后,便不再服用咀嚼片。在参照组基础上治疗当日再加入氨溴索予以治疗,将其稀释于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选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实行治疗,每日滴注2次[4-6]。

1.3 观察标准

参照《喘息性支气管炎指南》制定标准:①相关指标:测量肺氧合指数、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②相关时间值:记录肺湿啰音、哮鸣音、咳嗽、气促及喘息消失时间;③依据小儿患儿的病情转变情况将临床疗效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指标分别表示为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症状有所缓解且体征改善度有限、临床症状未见缓解且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χ2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患儿相关指标差异性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相关指标( , mmHg)

表1 临床相关指标( , mmHg)

肺氧合指数 血氧分压 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6 103.54±20.13320.52±103.4748.75±5.4280.13±10.2059.36±3.5537.02±2.21参照组 26 104.60±20.58259.56±102.5348.95±5.4661.39±7.4958.37±2.4239.56±4.59 t 0.187 2.133 0.132 7.551 1.174 2.542 P 0.851 0.037 0.895 0.000 0.245 0.014组别 例数

2.2 相关时间值对比

相关时间值对比,研究组患儿相关时间值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相关时间值( , d)

表2 相关时间值( , d)

组别 例数 喘息消失 哮鸣音消失 湿啰音消失 咳嗽消失 气促消失研究组 26 4.25±0.61 4.59±0.45 5.03±1.30 4.50±0.29 2.21±0.55参照组 26 5.89±0.46 5.84±0.53 6.05±1.21 5.98±0.65 3.89±0.56 t 10.945 9.167 2.928 10.602 10.913 P 0.000 0.000 0.005 0.000 0.000

2.3 临床有效率

临床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临床有效率(n, %)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指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以呼气时间延长、发热、伴哮鸣音及湿啰音为主要表现,若不加以治疗,便可能造成肺功能损害,而且部分患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影响小儿患儿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7-9]。经相关研究数据得知,儿童引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因素包括感染因素-解剖特点-过敏体质因素等,即由于多种病毒或细菌发散性感染所致,或由于婴幼儿支气管狭小,周围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粘膜易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影响气道的通畅度,或者由于儿童本身的体质原因,对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造成病态反应性疾病。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喘息性支气管炎通常发生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2~3 d的时间,首先会出现持续性的干咳以及发热等情况,随后患儿体温会出现低度或中度发热,而部分患儿则可能会出现喘憋等状况。通常在患儿出现喘憋后的2~3 d,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其喘憋发作明显加重,且每分钟呼吸次数可增加到60~80次,伴有呼气性喘鸣以及呼吸延长等临床特征;而部分重症患儿则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鼻煸和“三凹征”,并伴有脸色发白,口角发青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紫绀,且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若未能进行治疗,甚至会引发患儿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喘息性支气管炎在1~3岁最为常见,且常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但若及时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或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并予以及时性和针对性的治疗,便会在治疗1周后缓解症状,但有极少病例仍会复发,因而,在治疗期间还需实行日常护理(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多开窗,保持空气流动度,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护理期间一切以提高小儿患儿的治疗效果为主,帮助患儿缓解恐惧、不安心理状态,使其保持放松心态接受治疗。协助小儿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但需避免运动量大或让情绪激动的运动)和饮食调理(指导小儿患儿多吃维生素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叮嘱小儿患儿禁食辛辣、凉性、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积极控制住病情,避免因感染而二次发作[10-12]。临床上一般运用去除诱因,予以解痉和抗炎治疗的方式实行治疗,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后期复发。

针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选用的是孟鲁司特钠+氨溴索联合治疗的模式,孟鲁司特钠属于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有效缓解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症状,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并通过减少血管通透性,减缓气道黏液分泌速度,且有控制哮喘发作的效用;氨溴索属于黏液溶解剂,能促进气道黏液的分解速度,保持下呼吸道的通畅度,减轻气道阻力,有助于排除痰液,同时还可发挥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两种药物合用,便可全面提高临床疗效,并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而且一般在治疗后实行相应护理,便能快速改善相应症状,积极促进病情转归[13-15]。本次研究将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孟鲁司特钠+氨溴索治疗和单独常规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依据研究结果,参照组和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比对,肺氧合指数和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在治疗前的对比意义不大,实行治疗后,血氧分压和肺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血二氧化碳分压呈下降趋势,上下幅度较大的仍是研究组,且与参照组的小幅度变化值形成鲜明比对性;实行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后的相关时间值比较,咳嗽消失、气促消失等症状改善时间均较短的是研究组,参照组的各项时间值较长,两组治疗后的时间值存在差异性;实行单独和联合治疗后的疗效比对,显效率和有效率普遍偏高的是研究组,其总有效率仍高于参照组,联合治疗相较于单独治疗的效果更好,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实行常规治疗后,再联合孟鲁司特钠+氨溴索予以治疗,能有效缩短小儿患儿的康复时间,积极改善临床症状,较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更高,更具有实效性和安全性,让小儿患儿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特钠孟鲁司支气管炎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