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浪”理财术

2020-08-12陈悦

理财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前浪后浪省钱

陈悦

文前提要:当“前浪”愿意向“后浪”看齐的时候,在理财方面,“后浪”却正在向“前浪”看齐。有报道指出,疫情让许多“后浪”改变了消费习惯,变得更加重视理财。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份“‘后浪理财术”供各位参考。

如今,90后、00后的年轻人也被称为“后浪”。

从这个词最初的诞生来看,似乎带有一种上一辈人对如今年轻人的吹捧,他们不再想教育年轻人如何如何,反倒是更愿意在思想上向年轻人靠拢,并且自嘲为“前浪”。

关于“后浪”和“前浪”的故事,网络上炒得火热,不过,我们关注的是,在理财方面,“后浪”是否也已经推动了“前浪”呢?有报道指出,疫情让许多“后浪”在消费习惯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正在向“前浪”看齐。

“1000元可以花,10块必须省”

在今年疫情之前,网上流传着的一份关于当代年轻人消费观的图文,题目为“1000元可以花,10块必须省”,以下是部分摘录:

AJ可以买,视频会员花钱不行;

800块的衣服可以买,8块钱运费不行;

口红再多可以,袜子20块一双不行;

3500块面霜可以买,35块午饭不行;

在外吃饭上千块可以,外卖没有凑满减不行;

游戏一次充2000块可以,地铁一次充100块不行;

28块的奶茶可以买,28块的水果不行;

猫罐头300块一箱可以,猪肉30块一斤不行;

…………

虽然这篇网文对年轻人的消费观带有一定调侃的成分,但是反观自己和周围的年轻人,似乎说得也并没有太夸张。

总结来看,在消费上,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既很富有,又很贫穷。也许每个人都有几件奢侈品、名牌服饰或化妆品,但在衣食住行等最重要的方面,则好像过的十分马虎——

我们喜欢的是30块钱的奶茶,300多元的口红,3000元的运动鞋,但却对许多真正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并不感兴趣;我们也更习惯于将“省钱”理解为花很多时间去“凑运费” “凑满减”,而一旦被“爆款”“网红”商品戳中,却总觉得非买不可,并将此当作对自己的犒赏。

“过上了像爸妈一样的日子”

在疫情过后的5月,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的一篇报道这样写道:

“人们普遍说不清楚,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疫情蔓延的几个月里,一些被戏称为“后浪”的年轻人掉头转向,过上原先被他们不屑的、像爸妈一样的日子。”

这篇文章并没有从宏观上分析疫情对经济产生的种种影响,而是从几位90后年轻人的案例入手,说明疫情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收入降低,开始省钱。

“及时享乐”原本是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不过,疫情期间一些企业效益下降,一些年轻人也面临失业、减薪,因此不得不改变原来“挣多少花多少”的习惯,开始关心蔬菜、肉的价格,精打细算过日子。

2. 反思过去的购物习惯。

居家期间没有太多社交活动,“虚荣性”消费戛然而止。一些年轻人过去热衷于购买高价的奢侈品,有着数量远超正常需求的口红、包包、首饰和电子产品等,而如今他们则开始反思,认为自己缴了很多“智商税”。

3. 信用卡欠款大幅减少。

信用卡、花呗、白条等的存在,进一步助长了年轻人的过度消费。疫情过后,一些年轻人主动降低了信用卡额度,给自己设定了每月消费上限。

4. 开始自己做饭,减少外食。

以前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自己做饭,经常外出就餐或点外卖,而疫情期间则不得不自己下厨,早上跟大爷大妈一起去买菜,他们发现:这样不仅更省钱,也更好吃,更健康。

5. 体会到有存款的乐趣,开始制订理财计划。

消费的减少,让一些过去从来不记账的年轻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在一线城市即使每个月花3000~5000元,也能生活得很好,同时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账户中有了存款,体会到有“余粮”的乐趣,开始制订自己的存款和理财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开始可能是出于无奈,而在经历了疫情中几个月的适应期后,这些年轻人维持了这样的消费习惯,即使收入情况好转,回到了原先的正常生活,他们也不再想回到过去,“过像爸妈一样的日子”成为了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后浪”该如何理财?

对于一些“后浪”而言,最头疼的一个理财问题,就是如何省钱,少“剁手”。而通过疫情前后的明显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好的消费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克制欲望,一味省钱,而是要适应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过,比“像爸妈一样生活”更值得提倡的,是转变我们对消费的思维方式,从“1000块可以花,10块必须省”,到适度花一些“小钱”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把“大钱”花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比如给自己配置保险,提升居家环境和生活质量,购买一些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等等。

我们认为“后浪”在理财上可以参考以下几项建议:

第一, 不随意借贷消费是底线。

花钱多的年轻人要坚持一个底线——不能为了满足购物欲望而随便借贷,比如国家明令禁止的“校园贷”等各类套路贷,以及成本高昂的信用卡分期。使用信用卡也要秉持适度的原则,持有1~2张卡即可。

第二, 善用二手平台,处理闲置物品。

将自己冲动消费的產物或多余物品在二手平台转卖出去,既可以减少浪费,也可以让自己的居家环境更整洁。

第三,适度承担风险,提高存款收益。

报复性存款不如报复性理财,省下的钱不能仅仅是存下来,或放在余额宝里,还要规划好理财方案。一方面要多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提升理财收益;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理财目标,理财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未来的消费。

第四,30岁要开始考虑买保险。

虽说是“后浪”,但实际上第一批90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不再能无限制地用健康换取高收入了,而是到了考虑“保障”的时候,30岁左右应该要给自己买保险了。

第五,多花1000~2000元租一套好房。

对租房族来说,宅家期间,不需要化妆或穿很多靓丽的衣服,而自家的居住环境却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即使是复工以后,好的居住环境也能给自己更好的休息和生活状态。年轻人如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每月多花几千元去租一间更好的或离公司更近的房子,所得到的回报会远远高于每个月花几千元买买买。

向“前浪”高手学习

如果说以上内容只是一些“后浪”理财通则,做到了就可以逐渐让你的生活从有些“迷茫” “糟糕”变得舒适、安心、并且有规划和条理性,那么,如果再进一步升级为理财的高手、达人、大师,就没有什么固定套路可循了。

如今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那个“造富”的时代已经远去,它不属于“后浪”,时代留给“后浪”的赚钱机会寥寥。

然而,看看“前浪”走过的路,我们会发现:即使“穿越”到那个时代,如要抓住一些投资机会,同样需要的是独到的眼光、耐心的观察、扎实的研究和足够的魄力,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一些运气的成分。无论在什么领域,高手都是少数人;无论在哪个时代,赚钱机会也都属于少数聪明有远见的人。

如今,还有一些浮躁的观点,认为学理财就是要迅速发家致富,希望别人能告诉自己一些马上赚到钱的方法。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严谨的观点不有趣,诱人的结论不靠谱,只有骗子才会危言耸听、斩钉截铁,真正的金玉良言在庸人耳中倒反而显得乏味。结果就是,越是想快速发财的人,越是容易上当受骗。

与其焦虑浮躁,我们不妨再听听“前浪”的理财理念,倒不是为了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而是因理财是一件终身的事,偶尔一两次的成功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在漫漫人生中,能够抓住一些机会的同时,又能保住自己不遭遇巨大亏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的理财建议才有参考价值。

一次的成功可能靠运气,一生的成功却不可能仅仅只靠运气。只有时间才能检验真理,一种理财的理念是否正确,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给出答案——这就是“前浪”能够带给“后浪”的最大财富。

猜你喜欢

前浪后浪省钱
中国“后浪”
后浪与前浪
后浪,后浪
MQ-25:我就是后浪
后浪与前浪
后浪与前浪
后浪一浪浪大了
省钱妙招——讨价还价
成效:省钱省时提效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