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合唱作品《海韵》的音乐创作本体

2020-08-12贺陈佳周宇露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海韵合唱

贺陈佳 周宇露

摘要: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语言学家、哲学家,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其在作曲、作词、钢琴、指挥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作品《海韵》和《呜呼,三月十八》是赵元任仅有的两部合唱曲。《海韵》是赵元任先生的经典之作,应用了西方的创作技法,借鉴西方清唱剧形式创作而成的作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合唱巅峰之作。本文从合唱作品《海韵》的音乐创作本体分析入手,对该作品调式、调性、拍号、速度、力度、曲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仅供业界同行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海韵》;音乐本体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78-02

一、前言

音乐创作本体分析是指从音乐创作角度出发,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音乐风格、歌词创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进而了解作曲家想表达的情感内容,更加贴切的演绎该作品。

二、词曲作者与《海韵》

(一)词曲作者简介

作曲家赵元任,江苏人,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哲学家,在钢琴、指挥、作曲、作词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赵元任在作曲、作词上颇有艺术创新的勇气,他的作品将西方音乐创作手法运用自如,还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手法进行融合创作。他的作品多以“五四时期”的新诗作词,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还表现了民族特色;他创作的歌曲风格新颖,既有优美流畅的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又充满了抒情的色彩;赵元任的很多声乐作品流传至今仍广为传唱,是高校音乐教学、音乐表演中的常用作品。他作为“五四”时期新音乐的领路人,为中国现当代音乐的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海韵》是他的代表性合唱作品。

词作者徐志摩,浙江人,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他创作的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使用的语言是精炼的、自然的。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表达,经过艺术的精炼,有着独特且纯净流畅的美感,擅长用细腻的手法来表现丰富的情感。他创作出来的散文不拘泥于形式,追求情感的自由表达。

(二)混声合唱作品《海韵》

混声合唱曲《海韵》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合唱作品的最高标志,也是我国合唱音乐历史中最为经典的合唱作品之一。它创作于“五四时期”的1927年,是我国第一部借鉴西方清唱剧形式创作的作品,由赵元任先生根据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第二集的同名长诗创作而成,是一部由女高音领唱和四部混声合唱形式构成的大型合唱曲,并在1928年发表于《新诗歌集》。该作品形象生动的描绘了一位向往自由、美丽纯真的少女,独自一人在海边徘徊、婆娑起舞,不愿听从诗翁的劝说,不顾一切的投身于大海之中,最后被大海无情的吞没的悲剧故事。白诞生以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称赞和广泛歌唱,它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是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与探讨的。

三、《海韵》音乐本体分析

由作曲家、作词者等独立完成的创作出的全新作品是歌曲的原创。但是,无论作曲家怎样详细地创作音乐,都无法向听众传递音乐内在的节奏和微妙的變化,关于音乐作品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感情和思想也不能言及。所以,歌曲的二度创作可以作为音乐创作很好的表达方式。歌曲二度创作的本质就指在原创的基础上,将谱面音乐变成鲜活音乐形象的过程,作品的基调和风格不会改变,演唱时要保持声乐作品的真实性,更要通过再现对原创作品进行丰富和补充。合唱表演是二度创作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有以下要求:一是认真读谱、分析作品背景和风格,以便于较为准确的感受和体验作曲家的基本要求;二是情感的投入,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

(一)调式、调性

调式是按照音程结构,围绕一个中心音排列而形成的音与音的横向关系。调性是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该作品在调式调性方面,作曲家采用的主要调式是d和声小调,小调的音乐色彩较为暗淡,主要用于表达悲伤、哀愁、细腻、抒情、优美等情绪。《海韵》全曲的主调为小调,准确地传递了该作品塑造的悲剧色彩,同时还使用了D自然大调、F自然大调等调式。随着大海由平静到越来越动荡,直到最后将女郎吞没,全曲的合唱声部在调性上有D大调、A大调、F大调等变化。女高音solo主要使用调性色彩较为明亮的F大调,塑造了一位活泼开朗但又有点任性的女郎形象,solo部分与钢琴伴奏、合唱部分的d小调构成关系大小调,既与小调形成音乐情绪的对比,又使作品在调性上有内在联系,形成统一。

在音乐发展过程中,女郎白始至终都深深的眷恋着大海,所以女高音solo部分一直使用的F大调。

该作品全曲的调式调性变化转换为:第1-23小节使用的调式为d小调;第24-36小节的调式转为F大调;第37-54小节的调式为d小调;第45小节-75小节又回到F大调;第76-85小节为d小调转A大调;第92小节到106小节的调式是F大调;第107-117小节调式为d小调;第118-124小节使用了F大调:第125-131小节的调式是A大调;第132-152小节使用d小调;第153小节-171小节为D大调转d小调;第172小节-202小节的调式为D大调转d小调。

(二)拍号

作曲家在《海韵>的创作中使用3/4、2/4、6/8拍号交替进行。在1-36小节、45-67小节、76小节-85小节、91-98小节、107-159小节、164-167小节、172-202小节的拍号为3/4拍,该拍号常用于圆舞曲,其强弱规律为强弱弱,形象的表现了女郎在海边、在风中,无忧无虑、欢快的翩翩起舞,使音乐更具有流动性;在37-44小节、68-75小节、160-164小节、168-171小节的拍号是2/4拍,其强弱规律为强弱,使音乐较为平稳的发展;在86-90小节、99-106小节的拍号为6/8拍,其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使音乐活泼轻快,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潇酒、顽皮的女郎,塑造了女郎在海边轻盈起舞的形象。贴切的描绘了不管诗翁如何苦口婆心的劝告,但是女郎却一点都不在乎,仍然在海边怡然自得的翩翩起舞,坚信大海是绝不会吞噬她的画面。

(三)速度

作曲家赵元任将合唱作品《海韵》的速度设计为Allegro,每分钟116拍。

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了不同的速度来烘托气氛;在10-13小节用渐慢(rit.)的速度,烘托了一位美丽的女郎独自一人在海边徘徊的情景;在52-54小节用渐慢(rit.)的速度来强调诗翁更加恳切的语气劝女郎回家;第55小节开始回原速(a tempo);第176-191小节用渐慢(rit.)的速度描写了与女郎洒脱的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四)力度

作曲家在合唱作品《海韵》中第1-5小节使用P的力度,描绘了刚刚出现在听众眼前平静的海面,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第6-9小节,用f的力度来表现潮起潮落的海浪形象;第14-29小节用mp的力度米表现诗翁恳求的劝说;第30-48小节,用p的力度米表现一位散发的女郎在海边徘徊的画面;第50-51小节用渐强(crese.)米表示冷清的海面;第68小节用pp的力度米表现一位在海边轻声歌唱的少女形象;第78小节用渐强(crese.)的力度米描绘暴风雨即将到米时由远及近的声势;第82-83小节用渐强和f的力度来营造诗翁更加恳切的劝说;第99小节用pp的力度米描绘一位在海女郎边轻盈起舞的场景;第103-105小节用较强到渐弱和pp的力度米表现夜幕降临,暴风雨即将到米的画面;第107-112小节用mf的力度来表现严峻的警告女郎回家;第113小节用f的力度米表现暴风雨中的海浪席卷而米,诗翁严峻的的告诫女郎回家;第118小节solo用f的力度米表现倔强的女郎愿与大海相依存的心声,合唱用p的力度来进行最后的劝诫;第124小节用mf的力度和渐强描绘了惊涛骇浪即将从远处席卷而米;第126-144小节用f、渐强到ff的力度描写了女郎被卷入大海,在惊涛骇浪中挣扎而即将被大海吞噬的画面;第145-153小节用f、mf、mp到p的力度描写女郎在海浪中蹉跎,随着接踵而至的海浪,最终被大海吞噬消失不见的画面;第160-171小节用pp、p到pp的力度刻画了了渐渐恢复平静的海面;第172-175小节用mf到f的力度描写了旁观者在海面上焦急寻找女郎;第176-191小节用p、漸强到渐弱的力度描写了与波涛为伍的女郎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第192-202小节用f、渐弱、p、渐强到渐弱的力度来描写了暴风雨过后逐渐趋于平静的海面。

(五)曲式

这首合唱作品采用了多段体的曲式结构。曲作者在创作上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形象生动的刻画了由合唱代表的诗翁、女高音代表的女郎、钢琴代表的大海三个人物形象。在《海韵》的五段歌词中,曲作者结合西方浪漫派作曲技法中的主题变形手法,将作品处理成了通谱歌。巧妙的运用主题变法手法,使音乐形像刻画的更加生动活泼。音乐主题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曲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词曲作者简介、《海韵》的音乐本体分析等方面,对其展开探索研究。赵元任的作品体现了当时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在调式调性上采用中西方结合的创作手法,在曲式中用海浪似的手法将音乐逐渐推向高潮。他对音乐写作手法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他特有的创作风格,对于我国合唱音乐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后人去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岳晓云.流淌在手心的圣咏——赵元任合唱作品<海韵>指挥艺术的设计与构想[J].艺术教育,2007(07).

[2]李强.合唱作品<海韵>的创作特色探析[J].大众文艺,2011(08).

[3]高琳.赵元任合唱作品<海韵>的创作背景分析[J].兰台世界,2015 (09).

[4]胡志立.关于合唱作品<海韵>的指挥与合唱艺术[J].中国音乐,2005(01).

[5]陈林.赵元任合唱曲<海韵>和声手法探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25).

[6]张曼琰.<海韵>——中国新音乐初期的代表作[J].中央音乐报,2004(16).

[7]刘世虎.赵元任合唱作品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猜你喜欢

海韵合唱
海韵茶语 味道岚山
海韵
海韵迷情
清平乐·祈愿
于海韵:爱心洋溢的闪亮女孩
海韵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