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划分山水、花鸟、人物不利于中国画的发展

2020-08-12林逸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画

摘要: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是一个历史性的分类,已经不符于当今世界的客观存在,对客观物体形体的表现,可以应用素描的方法轻松解决,依靠对规律的运用而不依靠经验的积累。同时继承、转换文化、审美方面的传统资源,在现代社会产生新的价值,在技法方面继承传统中国画中的生命感、节奏感,凸显东方艺术的趣味。在取消了山水、花鸟、人物的划分之后,既可以综合、全面地掌握它们三者的精髓,可以轻松地拓展表现内容,又便于艺术家集中精力思考、创造个人风格,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取消分类;山水花鸟人物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41-01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会问,你是画山水,还是花鸟,还是人物?每当遇上这个无奈且无聊的问题,我就回答:“什么都画。”

其实,一个非绘画专业的人问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因为,至今,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仍然以山水、花鸟、人物进行分科教学,画家们也常常自称是画山水、花鸟或人物的,专业圈外自然也就如此理解了。如果说这种分科在古代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在现代已经毫无价值,继续如此下去就显得很可笑了,甚至还误导了人们对中国画艺术的现代性理解,把中国画固封在一个古老的判断体系之中,成为中国画走向世界艺术前沿的障碍之一。

任何一门造型艺术,起步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察、了解、表现自然,这是必备的功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研究、描写客观对象的外在形状的方法,由表及里地掌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对形的把握,是每一门造型艺术的基石,也是每一个画家不可绕开,也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民族处理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画史上,一千多年前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要求,其意思很明确,要求画家通过准确的形体描绘表达出客观对象的精神状貌。但是,此后历代中国画家对待这个要求没有找到行之有效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画家不是依靠统一的法则,更多的依靠前辈的经验积累和个人的灭赋进行观察、体验,凭直觉心摹手追地描绘世界万物。但是,当这种以个体有限的生命面对难以计数且无限发展变化的事物的时候,任何一个画家的能量显然是不够的。为此,中国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采取各尽所能,各个击破的方法,历代艺术家的创造随着时间的积淀,渐渐的自然而然就有了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且总结出了一系列分类的、程式化的技法,比如山水画的各种皴法、花鸟画的“介字法”、“个字法”、人物画的“十八描”……人人皆知的《芥子园画谱》就是这类程式化技法的汇总,试图囊括大干世界。

客观地分析这种分类的程式化技法形成的内因,本质上是因为没有能力从形的基本规律上去理解对象并解决问题,只能用经验的积累和归类的方法代替对规律的把握。没有从规律上解决形的表达,只能达到程式化表现的程度,程式化中感性、经验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可能精准表达具体个体形状的结果。所以,中国画史上充满了图式相近的山水画;大同小异的梅兰竹菊;仕女的长像都差不多。这种现象与京剧的脸谱是一个理,也是经验式表达的极致本领。

造型之于西方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完善了一个把三维形体描绘到二维平面的方法——透视。自从有了透视学之后,西方艺术家根据透视法则,面对山水、花鸟、人物……时,从客观存在形体的角度理解,所有物体本质上都是一个三维存在的形,这是无差别的,通用于万物,用透视的方法,就能够在二维的平面上准确自信地画出万物的形状。再加上解剖知识的运用,就能使所描绘的对象既准确又丰富。所以,西方的画家从来不界定自己画什么,法国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大师柯罗的人物画也是一流的;塞尚的风景、人物、静物都是一流的……

现代的中国画画家基本上毕业于艺术院校,都接受了西方艺术的造型训练,只要训练有素,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完全可以为我们解决如何表现世间万物形状的问题,不存在能否画什么的问题。传统中国画程式的、分类的表达是历史性的惯性思维,到了现代中西方艺术已经互相了解、打通、融合,谁还继续臣服于传统的分类并专注于某一类型的表达,无法、无能表达其他,只能证明白身能力的缺陷,而不是专长的优势,因此,继续划分山水、花鸟、人物是一种低能的标志,也是对现代中国画画家的一种侮辱。这种划分还对中国画画家带来许多认识误区,产生负面作用。

首先,它使画家的眼界变的狭隘,能量萎缩,寄希望于死磨硬泡某一类题材获得成功,忽视了对艺术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思考。

其次,局限于某一个类型,严重阻碍了中国画画家跨越性的创造,因为传统中国画的技法系统已近于完备,在原米的框架内很难有超越的可能,影响了中国画多元、多样的发展。

再次,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不能涵盖世间万物,它们之间有很多空白地带,自然景观中有许多古人的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的地方;还有许多未谋面的奇禽异兽;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这些内容在现代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更有,当今科技昌明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的城市景观,各种现代设施,都是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画中所没有触及到的部分,原有的分类已经不符于当今世界的客观存在,取消了这些传统的划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拓展表现的内容。

当然,去除这种划分之后,仅仅通过素描解决了造型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山水、花鸟、人物画的所有问题,在造型以外的文化、审美、技法等因素同样至关重要,需要对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画进行综合地继承与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思想资源主要米源于老庄文化,强调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但是这种传统的思想资源在现代社会要进行转换,既要继承以自然为师、灭人合一的理念,同时要把出世消极的人生观转换为积极进取的现代人文思想,这样才能使这种思想资源富有现代意义;在审美方面,应该继承传统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含蓄优雅所形成的空阔深邃的意境,区别于西方艺术直白袒露的表达方式;在技法方面应该继承传统中国画中强调笔墨的生命感、节奏感,凸显东方艺术的趣味。并把表现这种趣味的三种类型个性化的技法进行学习、归纳和总结,比如人物画中的线条,山水画的皴法,花鸟画中的笔法,以及它们的各种构图、程式等传统的经验积累,把这些优秀的技法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就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它们三者的精髓,而不至局限于某一个科目。

去除这种划分,不仅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题材,更重要的可以使传统中国画整合力量焕发新的生命力,让画家集中精力考虑如何画好中国画这个最本质的命题。不再需要计较画什么,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怎么画这个问题上,有利于画家集中精力注重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创造,提升整个中国画的艺术品质。使中国画逐步摆脱古典的形态进入现代形态,因此,取消这种划分是中国画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中国画画家的使命。

★基金项目:该论文属于2016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当代中国画发展研究”,批准号:16YSB004,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参考文献:

[1]林逸鹏.废纸轮[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林逸鹏(1957-),男,江苏张家港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教學部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紫气东来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康庄大道(中国画)
《早春过秦岭》中国画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