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阅读新体验:互动式童书盛行下的传播学思考

2020-08-12孔敏

出版广角 2020年14期
关键词:童书互动式纸质

【摘要】  近年来,互动式童书的出现和创新,使儿童阅读体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根据互动式童书的不同特点,对市场上现有的互动式童书进行梳理,分析在互动式童书影响下儿童阅读体验的改变,并通过对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影响的分析,指出互动式童书繁荣和兴盛背后给人们带来的阅读思考。

【关  键  词】童书;互动式;传播学

【作者单位】孔敏,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4.009

随着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迎来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兴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移动通信技术进入5G时代后带来的改变更加彻底和全面,这种科技的进步渗透到图书出版领域,必然引发人们阅读方式的变革。2018年童书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童书在整个少儿图书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益智开发、科普、启蒙等方面的书籍。本文以2—6岁互动式童书为例,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其特有的生理特性,呈现独特的阅读模式。

一、互动式童书日益兴盛

1.互动式童书1.0——纸质书籍基础上的创新

最初出现的互动式童书,主要是根据图书内容在纸质图书形式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是触觉上的创新,如一些动物类图书中增加对动物皮毛的认知互动,代表作有《小鸡球球的触感玩具书》等;二是视觉上的创新,将颜色以及形状的改变运用到童书中,如“奇妙洞洞书”认知篇、原声触摸发声书《听,什么声音》;三是空间上的创新,即创造一种立体折叠的空间效果,如“奇妙洞洞书”系列开创了纸板书的新纪元。

此外,还有其他综合形式的创新,如《聪明宝贝互动手偶书》《穿越城市的时空地板书》等。这类互动式童书呈现的共同特点是对儿童感官的激发,几乎涵盖所有能调动儿童感官的阅读体验,通过形式创新增强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笔者将这类图书称为互动式童书1.0,其创新性备受小朋友欢迎,很适合家长带孩子一起阅读。

2.互动式童书2.0——童书产品的数字化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以及对童书的不断渗透,互动式童书迎来了2.0时代。这个阶段互动式童书的特点是高度依赖移动电子设备,主要有点读笔、APP绘本、有声读物等形式。比较普及和受欢迎的有学而思和洪恩教育推出的一系列中英文绘本电子版与一些互动APP听书软件如火火兔、牛听听等,以及一些有声读物如《会说话的有声书》《会说话的触摸发生书》等。这些互动式童书脱离了纸质版形态,呈现高度电子化的特点,但也因此被很多家长诟病。由于幼儿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全,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对视力造成伤害,因而导致很多家长对这类互动式童书望而却步。在这类童书中,听书运用最为广泛,但又受限于高度集中的环境,调动的只有听觉,给孩子提供的只是单功能的阅读体验,效果显然没有1.0版的好。

3.互动式童书3.0——科學技术的参与

科技不断地发展更新并运用到互动式童书领域,催生了互动式童书3.0,尤其是VR、AI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纸质图书和电子设备的结合,将阅读带入一种深度叙事中,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形成了线下和线上的良性互动。其中,AR技术运用最为广泛,它一种将虚拟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呈现在现实环境中,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形成全新的感官体验。

AR技术与传统纸质图书结合,一般是加入识别码进行链接,也有一些会配套单独的APP扫码观看,在电子设备上呈现逼真的3D动画,给孩子直观的知识体验。这类图书的代表作有“企鹅萌萌”AR系列书、《地铁是怎么建成的》、《AR魔幻互动百科——恐龙立体书》等,因为逼真场景的运用而深受孩子喜爱。

二、互动式童书的阅读体验

新的图书形式必然带来新的阅读体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儿童思维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步骤:0—2岁的低龄儿童主要处在感知运动阶段,2—6岁儿童主要处在前运动思维阶段,生理结构的特点决定了这两个阶段的孩子处在想象力爆发阶段。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轻易跨越,因此童书出版要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和科技的结合。

1.互动式童书1.0——阅读初体验

互动式童书1.0因为形式上的创新——在纸质图书中加入良性互动内容,真正实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的目的。幼儿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处在感知运动阶段,需要用形式和材质上的创新来调动感官,帮助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新奇的事物上。互动式童书1.0版形式上的创新以及必须由家长参与的互动,成为引领儿童阅读入门的最好选择,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将他们带入图书的世界。这种阅读体验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父母陪伴的同时可与孩子形成良性互动,带给孩子健康的阅读初体验。

2.互动式童书2.0——跳跃式阅读体验

互动式童书2.0因为电子设备的引入,与纸质书脱离,利用听觉和视觉充分吸引孩子注意力。但2.0版互动式童书高度依赖电子设备,将孩子完全交给电子设备,这种阅读体验对孩子的影响需要重新进行评估:一是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力是否会受到影响?二是孩子的注意力是被电子设备吸引还是被知识吸引?三是互动式童书2.0虽然实现了跳跃式阅读,但长期沉溺在与电子媒介的互动中是否会导致孩子与人的沟通减少,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3.互动式童书3.0——逼真的阅读体验

互动式童书3.0实现了纸质阅读与科技的互动,给儿童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体验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让读者拥有参与感,真正实现将阅读与游玩结合,更加新鲜刺激。这种互动式童书主要集中在科普领域,能够让孩子全感官参与阅读,对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和培养其阅读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这种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从深阅读向浅阅读的转变,想象力是儿童宝贵的财富,而科技运用将想象变成现实后对儿童思维是一种限制,儿童自主诠释世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了。

三、互动式童书带来的传播学思考

1.互动式童书本质上是传播媒介的改变

在人类漫长的社会活动中,一个时代使用的传播工具的价值远远大于其留下的传播内容,因为它开创一种新的可能性和社会变革。在儿童阅读上,如果把互动式童书1.0、2.0、3.0当作传播媒介来对待,我们就不难理解它对孩子的影响。

每一种媒介都带有不同的媒介偏向,在不同阶段的互动式童书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传播学现象。互动式童书1.0通过形式创新调动触觉和视觉,是一种基于传统纸媒内容的再呈现和再创造;互动式童书2.0是单纯的电子媒介,是一种完全彻底的电子媒介内容呈现;互动式童书3.0在纸媒的基础上加入电子媒介的特性,从而实现了两种媒介的互动。

图书是传播的媒介载体,从互动式童书的几个发展阶段来看,真正的革命性创新是3.0模式,因为它实现了两种媒介的互动,结合了两种媒介的优势。前两种在本质上仍是单一媒介,带给儿童的阅读体验也是单一的而不是复合式的。即便互动式童书2.0中加入动画元素,也只是二维空间上的改进,没有真正突破空间的体验。互动式童书3.0则是真正将全感官调动起来的三维和四维体验,不仅实现了儿童在阅读中的存在体验,也重建了儿童感觉知识的方式,改进了儿童的思维方式,提升了他们对事物的抽象认知能力。

2.互动式童书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

意见领袖是在信心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某种影响力的中介者,互动式童书在儿童阅读中也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它的中介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对知识的呈现和传播扩散,以及对儿童作为接受主体的支配和引导作用是巨大和明显的。

互动式童书1.0将知识内容和心灵需要相结合,呈现一种温柔的媒介属性,迎合了低幼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互动式童书2.0则将这个意见领袖交给电子媒介,加入很多电子媒介功能,在孩子心中塑造了一种知识能通过电子媒介来传达,可以随意点读、涂改的印象。互动式童书3.0呈现全新立体式的阅读特点,将知识以更有趣的形式呈现,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且因为侵入式阅读体验,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对这个“意见领袖”的信任感。由此可以看出,在知识媒介呈现形成上,3.0的优势更加明显。

3.互动式童书需要把关人的参与

互动式童书明显呈现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特点。在传播活动中,把关人就像足球比赛中的守門员,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能够最大限度控制信息的进入。在互动式童书的购买中,家长就担当这个守门员的角色,是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过滤者。有研究表明,互动式童书带来的阅读体验,有时是在分散和消耗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专注力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互动的意义,在孩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作为把关人应该起到过滤、选择、陪伴、督促的作用,如果放弃这个权利,就要对互动式童书对孩子的影响打个问号。

4.互动式童书带来的虚假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事物的选择、加工、再现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环境。互动式童书给孩子创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呈现的拟态环境。与传播学上拟态环境呈现的不可能是现实环境一样,互动式童书给孩子呈现的也不是原有知识。互动式童书特别是互动式童书3.0带给孩子一个炫酷、立体的场景,让孩子能够身临其境感受知识。但在儿童与科技互动过程中,儿童更多的是与这种技术在互动,往往忽略了技术背后承载的知识才是互动的关键。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儿童阅读浅显化、碎片化,沉浸在短小刺激的互动阅读中,无法进行深入阅读。这种影响是致命的,因为高年龄的学习阅读讲求的不再是互动,而是回归传统纸质阅读。

2—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孩子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受益终身。互动式童书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增加阅读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带给孩子丰富的阅读体验。但我们必须看到,互动式童书在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也存在分散注意力、过度刺激的弊端,因此家长要进行有效把关,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要以真正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为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强.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余人. 中国少儿出版新进程[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3] 亓北林. AR图书如何助力全民阅读[J]. 兰台世界,2019(3):109-112.

[4] 王馨,时春风. 数字视域下儿童图书互动式阅读及产业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7 (50):236-238.

[5] 李舜. 新媒体时代儿童阅读和童书出版的研究[J]. 传媒论坛,2018(8):128-129.

猜你喜欢

童书互动式纸质
二手童书交换会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