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影视文化力量为抗击疫情声援

2020-08-10房蕾张名章

新闻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影视文化纪录片

房蕾 张名章

【摘要】影视文化是指影视艺术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即时性、普及性和直观性。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期间,全国人民共同战“疫”。各大媒体用影视文化力量为抗击疫情作出声援,而主流媒体大部分以照片、短视频和采访为主,《冬去春归》作为一部完整直面疫情的纪录片,让世界各地的同胞看到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的付出。这类影视文化肩负着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传播,也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当代审美文化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影视文化;抗击疫情;纪录片;《冬去春归》

【作者简介】房蕾,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

一、《冬去春归》创作背景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依法发布疫情信息;到2020年1月23日,武汉为了阻断疫情的传播做出“封城”的决定[1]。武汉这座有着近千万人口的城市的街道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替代的是空无一人的街道,与此对比的是医院与隔离点里的争分夺秒。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大部分进行直播、短视频和采访并行的融媒体报道[2],例如深圳卫视推出全国首档医务人员亲身视角战“疫”一线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战“疫”情特别报道》和《呼叫027》节目等;新华网的《人民战疫》视频等,讲述一个又一个最美逆行者的故事,传递出一个个感人的瞬间,给人力量和温暖。

2020年3月8日,优酷上线了首部中国抗击疫情纪录片《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简称“《冬去春归》”),全片一共三集,第一集《隔离城下的生死第一线》由导演亲诉版和徐帆友情献声版两个版本组成。片名寓意了疫情终会过去,而此时此刻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冬去春归》记录了3个地方的医护工作、科研攻关、后勤保障和日常生活四方面,记录了疫情来临的防控工作。《冬去春归》作为第一部从疫情暴发之初就开始跟拍到疫情最艰难时刻所记录的真人真事,让观众终于不再依靠新闻的片段、照片和微博上的短视频获取真实完整的疫情情况。片中一个又一个最美逆行者在生活中他们是父母、子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是用平凡微小拼出波澜壮阔的战“疫”英雄。本片通过全景式视角真实记录了疫情下的中国,在一座座城市里有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中国人共同付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起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影视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与产品,其形式多样,影视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广义上,影视文化指借助电视、电影和网络等媒介进行文化创作活动;狭义上,影视文化是影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同时,影视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影视作品会表现出某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某地区的社会生活气息或特定人群的生活习惯[3]。影视文化一般具有即时性、普及性和直观性等特征。

首先,影视文化的即时性表现在对社会现状进行时效性的反馈。这种特征是往往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作品创作表达的中心,这可以满足受众追逐社会热点问题的心理需求。如《冬去春归》拍摄的战“疫”题材受到全民关注,在全球疫情未彻底解除前,话题热度会持续保持,这种即时性能使全世界的民众共同关注此次疫情的共同时刻,还能共同获取正在进行的事态和人文关怀的瞬间,达到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的時效性使其表述内容和表述形式简单明了,便于更好传播。

其次,任何影视作品都需要传播才能展现它的价值,广泛的传播具有普及性。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影视作品不局限于小部分人观看,人人都是媒介的延伸。影视文化的普及性在于其适应各个阶层、不同背景、不同国籍的观众,如春节联欢晚会、《舌尖上的中国》和《地球脉动》等。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由于疫情的急速发展,各种防控政策正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借助图像和声音传播信息的影视作品真实、直接和生动地反映与记录生活,使得不同观众可以从影视作品中获得真实和直观的感受。《冬去春归》纪录片里,花甲之年依旧工作在“红区”的医护人员、援助武汉同为护士的80后夫妻、24小时不打烊的热干面老板娘、在风暴中心给前线送补给的黄衣志愿者等真实事件,使得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和真实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人间自有温情在的感人瞬间。通过《冬去春归》的镜头,观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一线医生抢救患者的过程中,设身处地感受抗击疫情一线的真实故事,展现了纪录片的直观性。

此外,纪录片等影视文化类型还具有娱乐性。影视文化的娱乐性区别于单纯的纸质媒介,比如报纸和书籍。纪录片作为影视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纪实手法客观真实地记录内容,能够寓教于乐,让人们在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的同时有了新的选择。影视图像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使观众愉悦心情。

三、纪录片的影视文化意义

文化表达了人类对生活的思考,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是认识和改造自然、思考和寄托个人精神的框架。此外,文化还表达了对社会伦理和规律的认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行为和思考的方式。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影视文化的载体是物质的作品,例如多种影视类型作品的胶片、光盘和录像带等。同时,文化又可依附于影视作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多方面调动感官,给人以精神上愉悦,同时可激发受众对作品的思考,从这方面讲,影视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换句话说,影视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因此,影视文化成为了具有思想性的特殊行为方式。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类型的一种,是通过真实的影像向观众再现社会的发展和自然事物的变化,其具有电视文化的特性,并且此特性决定了特定的纪录片文化[4]。同时,纪录片的内在灵魂是人文精神[4]。纪录片往往以纪实的手法、独特的视角和高质量的制作引发人们对于社会或自然的思考,进而使人们更好地感知社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影像中的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往往都存有相应的纪录片,例如1998年的抗洪救灾、2003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的相关纪录片。

在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面前,《冬去春归》作为互联网平台拍摄出品的第一部抗击疫情纪录片,这也是互联网平台中唯一具有在现场、全方位布局的纪录片。此外,尽管纪录片的受众通常较窄,但由于大部分优秀的国产纪录片都带有很强的社会效应,就使得其能够扩大受众面,进而引发人们思考和讨论,如记录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的纪录片《中国封面》《一路走来》和《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同样此次关注疫情的受众是心系战“疫”第一线的全国人民,所有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的影响,谈起疫情往往心惊胆战,全国人民迫切地想了解武汉现在完整的真实情况。在网络信息時代,影视文化传播速度快互动性高,使得受众从小众扩大到大众,有助于人们了解疫情,增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信心。同时,纪录片《冬去春归》在展示真实的抗击疫情工作的同时,给人们以正确的引导,使人们了解真实的疫情,并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传递社会正能量,使大家都参与到对疫情的思考和防控工作中,进而传达出入文关怀。

因此,纪录片具有对社会文化的引导意义,可以借助真实的影像传达出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导向性使得影视作品被社会化,影视作品同时在教育和政治宣传功能上发挥代替了传统媒介的作用。特别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影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可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5]。影视文化具有导向性的原因是影视可以展示世界的风貌和历史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影视作品能跨越不同的领域,使观众潜移默化地思考作品表达的主题。另一方面,纪录片以非强迫的形式进行传播,使观众不会感到枯燥、疲惫和乏味,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引发观众的思考,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结语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与产品,其包含形式多样,影视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表达了人类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伦理和规律的认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行为和思考的方式。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类型的一种,通过真实的影像向观众再现社会的发展和自然事物的变化。疫情当前,纪录片《冬去春归》体现了影视文化的即时性、普及性和直观性的特性,并传达出相应的社会价值观,进而引发观众的思考,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记者.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EB/OL].(2020-04-06) [2020-04-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0 6/c_1125819214.htm.

[2]栾轶玫,张雅琦.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信息呈现与媒体表现[J].新闻战线,2020(3):12-15.

[3]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264-265.

[4]赖黎捷,人文精神与纪录片文化景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19-124.

[5]赵玉宏,“一带一路”对影视文化传播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5(23):4-6.

猜你喜欢

影视文化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影视文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职场题材电影看商业文化的影视传播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一带一路”对影视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