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主题设计要义:分段还是连续

2020-08-09王清涛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性连续性

[摘 要]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主题设计存在着活动主题的阶段层次分化不明确、活动主题的简单重复与相似雷同、活动主题的连续性衔接不够紧密、活动主题之间的拓展性关联不足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序列化的活动主题设计是其在中小学全面而有效实施的关键。序列化主题设计既要强调阶段性,又要重视连续性,两者的结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客观的必要性、现实的迫切性和效果的优越性。实现“分段”与“连续”的有机结合来构建序列化的活动主题,就应坚持生本理念为主题来源依据;明确课程责任主体,提升主题设计水平;分解细化课程目标,建立主题筛选机制。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主题;阶段性;连续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4-011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4.022

科学合理的主题设计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全面而有效实施的关键,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不同学段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级各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附件的形式,围绕“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包括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等主要活动方式推荐主题并加以说明,为各级学校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主题设计上的指导与参考[1]。鉴于此,目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存在的问题表征

(一)活动主题的阶段层次分化不明确

从现行的学制来看,我国中小学主要是指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3个阶段,共12个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其课程目标在3个教育阶段虽有学段上的规定和要求,但就具体活动实施而言,依旧存在主题设计阶段层次划分不够清晰的问题。这种主题设计的阶段性含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阶段的活动主题究竟围绕什么来设计,如何设计,没有具体的依据和水平层次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同一种活动方式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没有程度上和实质性的区分。从小学到高中,老师都是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3个主要关系维度进行主题活动的选择,而往往忽视3个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差异。在具体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没有教学的侧重点和针对性,如非说区别,那也仅仅是活动主题“名字”的不同,而缺少活动过程中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区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对阶段性的“漠视”常常伴随着学生发展“最佳期”或“关键期”而错过;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而言,这种主题阶段的无差异性必然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同学段目标达成上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现象。

(二)活动主题的简单重复与相似雷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求,主题选择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因此,不同学段会出现采用相同活动主题的可能性。“但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中小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2]。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方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活动实施中的指导能力。然而,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素质达不到课程实施的要求,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占84.9%,有63.9%的教师表示得不到有效培训与指导,同时51.3%的校长也认为教师的指导能力有限[3]。由此可见,教师活动主题设计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活动主题的简单重复,课程设计呈现相似雷同的活动方式。“小学生在调查河水污染问题,初中生和高中生也在调查河水污染”,这种“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活动开展方式必然导致各阶段的课程目标设计千篇一律,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徘徊于低位水平。

(三)活动主题的连续性衔接不够紧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程,其各阶段的具体活动目标因学段的差异性而有所不同,但在总体目标上是相通的。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既是分段的,也是连续的。“每一阶段都是形成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明显可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集的”[4]。但是,这种连续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表现得并不明显。首先,在不同学段上,活动主题的设计与开展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而缺少学段之间的衔接和联系,从而造成中小学“各自为营”的局面。其次,在不同学年间,即在同一个学段内会出现活动主题之间的断裂。例如,小学一二三年级同属低年级,活动主题之间却没有一定的联系性。最后,在不同学期,各年级内部所确定的主题没有相关性,没有就某一个主题进行不断地生成与细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最大特征在于课程的内容超越了学科知识内部固有的逻辑体系。但是,作为各学段的必修課程,其主题设计应强调各阶段间的衔接与派生,注重活动内容的连续性,才有助于实现不同阶段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活动主题之间的拓展性关联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选择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好的主题不是要适合每一个年级的学生,而是要适应特定阶段学生的发展。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活动主题只有高于个体发展现有水平而又使其有能力提升的为最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其主题的确定应以学生现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经验,促进未来经验的发展。然而,有的教师既缺乏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关注,又忽视了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活动中没有将新旧主题很好连接,缺乏相互关联,每次都是“推倒重新再来”。这就造成了活动主题之间的脱节和分离。事实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的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主题内容是开放的,活动方式是多样的,不同的活动主题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诚然,在具体实施中,各部分内容既应根据学段的差异性而有所侧重,也应因不同学段而加强主题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序列化主题之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要义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开创者叶澜教授曾指出:“生命阶段的独特决定了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独特;生命阶段的连续决定了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连续。只有认识了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序列,才有可能作出有助于人发展的教育设计。”[5]序列化主题之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要义正在于此。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全面而有效实施,既不能单纯强调阶段性,也不能仅仅重视连续性。“分段”是强调学段之间的差异性,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连续”则是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以说,“分段”和“连续”有着相同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经”与“纬”。

(一)“分段”与“连续”相结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程,其主题设计和内容选择必然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段”就是突出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谓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同学段开设,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其主题设计和目的也应有所不同和侧重。“连续”就是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连续”是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加强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和学段之间主题内容的有机衔接和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唯有既注重阶段性,又重视连续性,才能更好地保障不同学段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分段”与“连续”相结合具有客观的必要性

这种客观原因主要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选择本身的特点。一是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开发和内容选择,要积极发挥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二是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要求教师要敢于打破学科固有界限,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跨领域、跨学科的思考方式。三是整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既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又要加强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的相互联系,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从以上特点的具体描述可以看出,二者都突出该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然而,这些主体——学生,大多处于心智未成熟状态,其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若活动内容和主题选择完全听从,难免会导致活动无序无效地开展。因此,在主题设计上,教师不仅要把握好“各个阶段学生”的一般性特征,还要清楚“某一阶段学生”的特殊性需求。

(三)“分段”与“连续”相结合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了10余年,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源,是多种因素所致。而科学合理的主题设计必定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主题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不同阶段该如何确定活动主题?这些都应在课程设计前充分思考。教師缺乏主题设计的能力和对活动开展的有效指导往往是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没有参考依据和课程标准;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各阶段活动课程究竟要开展到什么地步并不清楚,换言之,没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但是,“分段”和“连续”的结合不但可以为教师提供主题设计的依据,而且还可以为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四)“分段”与“连续”相结合具有效果的优越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为主旨,其课程目标围绕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分设总目标和学段具体目标。毋庸置疑,课程总目标和每个学段的目标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只有先实现各学段的目标,才能保证课程总目标的达成。同时,各学段的目标之间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分段”与“连续”结合起来设计活动主题,既可以考虑到整体,又可以照顾到局部,实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加强各阶段之间的联系,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实现“分段”与“连续”的有机结合,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主题的应有之义。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主题设计的实践路径

如何构建序列化的活动主题,既是保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当务之急,也是最终实现各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笔者认为,基于“分段”与“连续”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实现序列化的活动主题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以“生”为本,确立主题来源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的实践性课程[6],如果活动主题设计不能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相适应,那么主题内容永远只是一种外在物,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把以“生”为本的理念作为选题依据。

第一,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受教育对象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不同年龄,既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此,主题设计应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主题。第二,调查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一方面,研究中小学生的普遍发展需要能为活动主题提供确定的依据,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可以启发教师主题设计的灵感。另一方面,兴趣爱好特别是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本身就是重要的主题来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欢乐。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尤其是调查特定教育阶段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大有裨益的,从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需求,也可以归纳出各种活动开展的目标、方式、手段、问题,以及如何组织内容、开展评价等诸多要素,促进活动有效常态实施。第三,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结合教学活动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教学活动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上,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想有效促进各阶段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活动选题就应有所取舍和差异。主题的确定不但需要了解特定教育阶段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各阶段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的活动主题。显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设计各阶段活动主题的首要任务。

(二)明确责任主体,保证主题设计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合理的主题设计需要多方共同发力,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

教育行政部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障者和监管者。首先,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指导,建立一支高水准、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其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资金和安全保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动态生成分年级、分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最后,建立健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制订和落实各学段活动的具体评价标准细则,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中高考不同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各级各类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与实施的主体。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系統规划各学年活动方案,制订各学期的活动实施计划,分阶段设计活动主题。同时,要加强总体方案与学期计划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不断更新的活动主题资源库。另外,学校要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指导老师、场所设施等,给予学生良好的活动环境,保证课程开展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席执行官”。在如此丰富多样的活动主题中,教师要辨别哪些活动主题在整个课程实施中起着主导地位,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决定作用。教师不仅要决定主题内容的选择、开发、利用,还是活动主题的首要“设计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活动主题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指导水平直接决定了主题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为此,在活动主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环节的突破来提升活动主题设计的水平。

(三)分解细化目标,建立主题筛选机制

构建系列化的课程目标对于活动主题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为教师指明了主题设计的方向,又体现了各阶段活动目标的层次与水平。“教师结合总的课程目标进行每学年、每学期活动计划的编制,并将这些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与细化,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每一次活动主题的设计。这样,教师在制订活动主题的时候,指向性就更强,对学生的指导也会变得更加规范有序”[7]。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借鉴泰勒所提出的课程组织三原则:其一,连续性。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中小学的连续性课程,活动主题的选择应尽可能呈现出阶段间的关联。其二,顺序性。即主题的设计和课程目标的制订不仅要考虑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情况,还要顾及特定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活动主题进行适当取舍。其三,整合性。即根据课程总目标要求,对活动主题内容进行统整,加强各阶段活动主题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得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各阶段的活动主题串联起来。

当然,为了更好地选择活动主题,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3个筛子的过滤作用,确定主题目标的价值[8]。一是对学生的研究。即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序列化要建立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在实际实施情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主题。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自我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对于主题目标的设立,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生活经验为核心,使主题目标达成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三是教学理论原则。即主题设计要与教师教育教学原则相一致,活动内容的开展要符合“循序渐进”“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等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2017-09-27.

[2]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

[3]冯新瑞,田慧生.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策略[J].教育研究,2015:69-75.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04.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5.

[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

[7]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序列的区域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2-45.

[8]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

(责任编辑:庞博)

Principles of Serialized Theme Design for Integrated Practice Courses: Segment or Continuum

WANG Qingtao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heme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unclear stage and level differentiation of activity themes, simple repetition and similarity of activity themes, insufficient continuity and connection of activity themes, and insufficient extensibility of activity themes. As a compulsory course from the first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to the third grade of high school, the design of serialized activity theme is the key to its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serialized theme design should emphasize the stage and the continu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has the advantages of scientific theory, objective necessity, realistic urgency and effect.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egmentation” and “continuity” to construct the serialized activity them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production as the theme source basis; Clear the subject of curriculum responsibilit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me design; decompose and refine the course objectives, establish the subject selec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integrated practice courses; serialized theme; segmentation; continuity

[收稿日期]2020-01-31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新世纪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项目编号:2018kycx004)。

[作者简介]王清涛(199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性连续性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连续性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