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的多维时空架构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020-08-06林彤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汤显祖牡丹亭

林彤

摘要:《牡丹亭》为明代汤显祖创作的戏剧,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牡丹亭的时空架构精妙,不仅在戏剧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也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所借鉴。因此,本文将针对《牡丹亭》的多维时空架构塑造进行分析,探寻其长盛不衰的艺术原因。

关键词:汤显祖;牡丹亭;时空结构;新媒体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128-02

一、前言

《牡丹亭》表了中国古代戏剧创作的巅峰,有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它受老一辈的观众所追捧,也吸引一票年轻观众。进来戏剧《牡丹亭》焕发出新的生命色彩。白先勇先生近年来致力于《牡丹亭》的推广,组织创作了青春版《牡丹亭》,让它走进校园,与学生群体接触,使学生群体直观感受到昆曲艺术的魅力。下文将从牡丹亭本身的创作及其对后世作品的影响,分析其多位时空架构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二、《牡丹亭》概述

汤显祖生于江西临川。宋元二代,临川更是“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出了王安石、曾巩、晏几道父子等人才。而汤氏家族虽是地主,但家学渊源颇深,藏书四万多卷,称得上“家教有明君”。潜移默化之下,汤显祖饱览诗书,从经史子集,到唐诗宋词元曲,皆能诵读,元曲更是随口吟诵。

他自幼受中国“正统”思想儒学的影响,又兼容以道家学说。同时,汤显祖又与罗汝芳、达观禅师、李贽三位交好,他们一定程度上影响汤显祖的人格。汤显祖曾言:“如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见以可上人之雄,听以李百杰之泉,寻其吐属,如获美剑。”

《牡丹亭》围绕着“至情论”而展开。“情”并非狭隘的男女私情,更是一切人的本能所引发的欲望,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念有所相通。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艺术创作开始关注“人性”和人本身,冲破宗教禁锢。而汤显祖所生活的时期是程朱理学发展的巅峰时期,他提出的“至情”与“存天理灭人欲”相悖,也是对权威思想的挑战。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人生而有情。”说明“情”是贯穿着人整个生命过程的自然而合理的存在。汤显祖认为戏曲更是“情”的产物。他认为戏曲史抒发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宣泄情感。

此外,闺阁文学的兴盛也催生了《牡丹亭》。明清时期,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极低,有"娶为妻奔为妾”的说法。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婚姻不能自主。而闺阁文学的兴起正是承载了女性对自由的向往,对婚姻自主的渴望。可这样的故事仅存在于戏剧中,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概率几乎为零。

《牡丹亭》正是缘此诞生流传。那么,《牡丹亭》何以成为经典呢?原因之一是它具有极强的可看性。就可看性而言,多维时空的架构为戏剧增色不少。艺术作品可按照时空角度分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的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音乐,而空间维度的艺术有绘画、雕塑等,戏剧则是二者结合的艺术。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牡丹亭》的戏剧空间进行分析,并探析这种空间模式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三、《牡丹亭》中的时空架构

《牡丹亭》中的时空结构较为复杂。首先,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将空间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梦中相逢;第二阶段,人鬼情未了;第三阶段,阳间重聚。第一阶段,杜丽娘梦遇柳梦梅一见倾心。这个阶段的故事主要在梦境之中展开,即“虚”。故事情节设定大胆,以“情”来挑战礼教底线,这样的大胆增加了“可看性”,性质与当代言情小说中的“霸道总裁”效果相类似。第二阶段,人鬼情未了。这个阶段的空间主要可以划分为阳间和阴间。杜丽娘一直忘不了梦中男子而不得,最终郁郁寡欢病逝。但她阳寿未尽,阴间判官也难决断,恰逢战乱,阴间事件冗杂,就为杜丽娘争取还魂时间。从这样的空间划分中,不难看出在《牡丹亭》中,现世的生存空间直接与死后的空间串联起来,并且有着因果关系,这样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单向指向,而是可以倒转的,这间接体现了作者的鬼神观。第三阶段,阳间重聚。杜丽娘闻着道姑为她烧的香,来到阳间,与柳梦梅相会,并且拜托他掘坟以使自己重回阳间。最终杜丽娘重生与柳梦梅相会,历经曲折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三阶段是阴阳空间的汇合点。由此看来,这三个阶段又可以概括为“虚”和“实”。梦境为虚,现实为实。阴间为虚,阳间为实。虚实相交,虚实相生,从而推进情节发展。

除了按照时间顺序来划分空间,也可以按照性别生存空间的角度来划分。生存空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生存空间和社會空间。首先,就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空间而言,杜丽娘遇到柳梦梅之前的生活轨迹单一,生活空间仅限于闺阁之中。她的生活场景也屈指可数:花园、闺阁等。娱乐活动也不多,多便于出嫁后能够更好地为家庭服务。可见女性无论在少女时期还是出嫁之后,都无法像男人一样实现自由。这种自由除了、上述的人身自由,也体现在经济上。女性几乎不用涉及对经济的分担,仅作为补充。学习的要求也相对男子宽松许多,不必勤学。其次,就封建女性的社会生存空间而言,也十分狭窄。杜丽娘作为“女儿”时,在家负责乖巧娇憨。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女性是作为家庭的附属品。

封建社会男性的生存空间相对女性更加广阔,但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从现实空间来看,男性的人身自由受到较少的限制。但而从社会生存空间来看,他们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入仕为目标。《牡丹亭》中,汤显祖设定的完满结局是柳梦梅高中,与杜丽娘终成眷属。体现了封建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观“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为人生幸事,也间接揭露了儒家思想对人的禁锢。因此在故事背景中,柳梦梅家境贫寒,却寒窗苦读,一心高中。放置于当今社会,他早已另起炉灶。这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局限,另一方面也正说明了封建男性生存空间的狭窄。

四、《牡丹亭》的空间架构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两种空间划分,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的“虚*实”相交,另一种是按照生存空间进行划分。前一种是叙事意义上的划分手法,后一种是社会意义上的划分手法。

在艺术创作中,第一种““虚”和“实”与时间的结合常常被应用于交互艺术之中。实现交互的装置是“实”的,参互交互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常常是通过虚拟的手段表现出来,或者虚实结合。例如,巴比肯艺术展展出的“The Wishing Wall”通过程序以及声音采集装置,识别声音指令,并且呈现在投影上,最后线条幻化成蝴蝶,落在参观者的手中,又飞走。参观者是真实的,投影设备和识别装置也是真实的,但是蝴蝶是数字合成的,我们无法真实触摸到,它是虚拟的。

第二种空间的划分常常运于文学作品或者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例如李玉导演的作品就市场涉及对“女性”角色生存空间的探讨。电影《苹果》中,刘苹果受辱后生下小孩,却成为丈夫敲诈的筹码。女性因其身理因素难逃被物化的悲剧命运,侧面反应了女性的孱弱,面对这一系列交易时无力反抗。这一作品中女性的社会生存空间显得十分狭窄。

五、结语

戏剧《牡丹亭》作为经典剧作,在历史长流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其创作手法不断被后世借鉴,影响旷日持久。我们在创作时也应多阅读经典文本,从经典中汲取灵感。

注释:

①王勃.滕王阁序

②郝昌.论汤显祖的戏曲观[D].泉州:华侨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汤显祖牡丹亭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
汤显祖为戏成痴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汤显祖为戏成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