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福建省浦城县农民保险扶贫认知现状的分析

2020-08-06张琪

时代金融 2020年14期
关键词:社会调查

张琪

摘要:在举国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保险业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为基层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以福建省浦城县农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透过农民的视角分析扶贫保险在当地的实行现状,结果显示:一是保险扶贫的落实难到位,农民对保险扶贫的认知情况较弱;二是随教育程度的递减,认知情况也呈现递减,保险扶贫应当从扶智入手;三是保险扶贫具有内在优势,能够防灾减损,控制返贫;四是保险扶贫能够帮助政府整合资源,实现社会帮扶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关键词:保险扶贫  社会调查  农村扶贫

一、引言

浦城县位于闽北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城之一,有贫困村70个,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356户10290人。2019年7月的特大洪水給县城带来了重创,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9.88万人,很多农村家庭因为这次意外又一次陷入贫困。

近年来,浦城县围绕“脱贫摘帽”的目标,在全县内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脱贫攻坚战。浦城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小组,制定出台了《浦城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等文件,在每个村都设置了一支驻村工作组,选派了97名基层党群工作组前往贫困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由于国家重视保险助力扶贫的工作,浦城县在2017年6月开始推出了“贫困户精准扶贫保险”这一惠民工程,意在让贫困户因患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虽然县政府一直在脱贫的道路上努力,但是由于很多农民知识水平低、对扶贫举措不了解,脱贫攻坚还在持续进行中。当地农民对扶贫特别是保险扶贫的认知程度不够。因此,本文在调查福建省浦城县农民对保险扶贫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对造成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保险扶贫在农村地区的推行提供一定的帮助。此次调查,把保险扶贫的范围确定在具有扶贫功能的险种,例如农业保险,农村小额意外责任险等。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一)福建省浦城县农民对保险扶贫的总体认知情况偏弱

调查一共收获274份问卷反馈,其中在18~35岁的人有115人,36~64岁的人有136,65岁及以上仅23人

在年龄为18~35岁的人群中,有70%的人听说过保险扶贫,但能准确说出有关保险扶贫内容的人仅占13%。青年农民大多不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只在打工之余从事农业生产。虽然保险扶贫在青年农民中的传播程度较为不错,但是由于青年农民富有劳动力,贫困人口少,且流动性大,享受到保险扶贫政策的人比较少,所以对于扶贫保险的认知程度中等偏弱。

在年龄为36~64岁的人群中,有44%的人听说过保险扶贫,14%的人对保险扶贫有所了解。中年农民中有接近半数的人对保险产品乃至保险行业有所成见,不过因为中年人富有生活经验且有一点积蓄,可以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对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意外险有一定的需求,对保险扶贫的政策有所了解,所以认知程度中等偏弱。

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基本都不能正确认识保险,仅4%的人听说过保险扶贫。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目前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农业方面的扶贫险种没有需求,对保险扶贫的认知程度基本为零。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人表示,不知道国家有在推行扶贫保险助力农村的政策,也不了解他们参与这个项目可以获得什么实质上的优惠。甚至很多已经享受到保险扶贫优惠的人,还因为没有享受到所有的扶贫福利而感到不满。从总体来看,调查到的人群对于保险扶贫的认知程度偏弱。

(二)浦城县农民对扶贫险种购买意愿较低

从经济方面的扶贫险种来看,农村大部分人从事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大。虽然在今年七月有部分农民受到暴雨洪灾的影响,但因为往年气候比较稳定,极端天气少有,“天灾”对于浦城县农民影响小。所以在购买农业保险方面,农民的购买意愿普遍较低。

从人身方面的扶贫险种来看,农民文化水平低,有些人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认为农村人身意外险等险种带有不好的色彩,不太愿意去购买。且因为早年保险的管理不到位,欺骗购买等行为频发,导致向农民谈起购买人身保险等话题时他们非常抗拒。

浦城县农民受到生活、生产还有自身因素的影响,对扶贫险种有所偏见。由此可见,浦城县农民不了解贫困人群购买扶贫险种的优惠政策,对购买保险的意愿小。

(三)浦城县农民认为保险不能帮助贫困人群脱贫

从贫困人群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保险扶贫不公平,在没有能力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保险扶贫并不能照顾到他们的生活。在此次调查中,有53人为低保家庭,有16人为建档立卡家庭,占总调查人数的25%。他们中有部分家庭是夫妻有一方或双方都患疾病,不能从事重活累活,且文化程度低,不仅难以为家庭负责,就连基本的自给自足也非常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商业模式下的保险扶贫基本没有帮助。加之没有从事保险行业的人进行宣传与帮困,他们不了解保险扶贫,也不愿意去了解。

从普通人群的角度来看,这次七月暴雨洪灾受灾农民中,小部分农业者购买了农业保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补偿,但是他们认为保险只能帮助那些受到意外的农业者不再返贫,对于原本就贫困的农民来说并不能帮助脱贫。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保险扶贫的内在优势

在调查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保险并不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虽然纯粹的商业保险并不能真正的为已经贫困的人口带来免费的福利,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可以借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使扶贫保险有效拓宽了保险增信途径,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缓解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保险给了贫困农民以生产的资金,令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从贫困中走出来。

而且保险的防灾减损作用是可以帮助一些遭遇意外事故的人群避免落入贫困的。虽然保险大多是功利的,不谈它的纯公益行为,一些保险产品也已经为农民做出了让利。保险扶贫就是把政府的扶贫工作和保险联系在了一起,承担了它相应的社会职责。例如,农民可以通过扶贫保险,更好地应对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农作物经济损失,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有更多的保障。

(二)保险扶贫的政策效应

保险业是脱贫攻坚战中一支重要的市场力量。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苏恒轩说,“保险的本质是互帮互助、扶危济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风险转移和损失补偿机制,与消除贫困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主要是政府在履行责任,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扶贫。现阶段如果要真正做到“保险+扶贫”且抛开公益项目来谈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脱贫攻坚对政策、资金、项目等各类扶贫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而扶贫资源供给不足则是脱贫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保险行业的进入扶贫可以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帮助政府整合资源,实现社会帮扶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三)保险扶贫所面临的挑战

现实中,保险参与精准扶贫面临着不少的挑战,虽然保险扶贫政策性很强,总体上取得的效果也不错,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且如何平衡效益与公益之间的关系,也是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浦城县农村农业的主导性经营形态是小规模分散经营,保险不受重视少有人愿意购买,且扶贫保险承担和理赔以及保险资金支农融资的成本很高。这使得扶贫保险的业务经营出现两极分化,极不稳定,进而影响了扶贫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充分考虑扶贫保险业务的特殊性,完善扶贫保险业务顶层制度设计,才能为全国扶贫保险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保险扶贫的推进方向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农村里,很多人对保险并不了解,且学历越低的人,对保险的认知程度越小。首先,这可能与接受的教育有关,所以我认为保险扶贫第一应该“扶智”,不过对于保险来说,对教育的扶助很难做到商业化,只能从公益方面入手。其次,可能是以往保险对农村不够重视,缺少宣传,使得农村居民对保险比较陌生。现阶段能做到的,是在向农村居民销售保险的同时,多普及一些保险知识,将服务细致化,在签订合同之前认真的告知各项条款,以最大诚信为原则,尊重消费者应该有的权力,改善保险在农村居民中的口碑,形成无形的力量进行传播,为以后保险产品大面积进入农村市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国生.农业保险助力产业扶贫,人民日报,2019.

[2]宋怡青.保险扶贫有何特别,财经国家周刊,2018第26期.

[3]李万峰.发挥保险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人民日报,2016.

作者單位:西安财经大学、陕西省信用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社会调查
浅析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辅助制度构建
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机制的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委托开展社会调查之探索
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城乡规划专业SPSS教学探讨
现代企业管理人员所需就业创业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