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影响

2020-08-06赵雪峰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赵雪峰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分组(n=43),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方式,对比麻醉影响。 结果 观察组(4.7%)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稳定;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手术患者选择全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安全性。

[关键词] 糖尿病手术;麻醉方式;血流动力学;术后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5(b)-0019-03

Effects of Anesthesia Methods on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Hemodynamics and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Surgery

ZHAO Xue-fe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taff General Hospital, Liaoyuan Mining Group Co., Ltd., Liaoyuan, Jilin Province, 13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esthesia methods on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hemodynamics and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Envelope method was used for grouping(n=43). The control group wa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hard external block anesthesia. The effects of anesthesia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4.7%)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8.6%),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anesthesia, the hemodynamic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tabl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is more effective and safer for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ic surgery; Anesthesia; Hemodynamic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糖尿病多發于中老年群体,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基础性代谢疾病,在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出现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时,即可造成高血糖症状[1]。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明显减轻等,若不及时干预,可诱发机体多种疾病。人体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正常机体组织均会逐渐受到损害,以肾、血管、心脏、神经为主,缓慢体现出功能障碍等。现阶段,临床可采用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达到病情逆转的目的[2]。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麻醉处理,但在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正常值相比存在差异,经麻醉后,麻醉药物或可对患者的血糖状态、血流动力学等产生影响。此外,高血糖环境易造成细菌繁殖,因此,该次以该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麻醉方式下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血糖状态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分组:对照组共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8~76岁,平均(61.82±4.57)岁。观察组共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49~76岁,平均(62.18±4.22)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认知功能正常,无精神类疾病障碍;③视、听、说等交流功能正常,无沟通障碍;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③手术禁忌证;④麻醉禁忌证;⑤未参与同期其他临床医疗研究。该次研究均为自愿参与,参与者及家属获知情权,组间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医师为患者注射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172)4 μk/kg、依托咪酯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2379)0.3 mg/kg、顺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927)0.15 mg/kg,均为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完成后,给予患者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设置氧气吸入浓度为98%,通气频率在12~16次/min,CO2分压变化为35~40 mmHg。

观察组在全麻基础上,实施硬外阻滞麻醉:全麻方式同对照组,全麻后在患者第9胸椎与第4腰椎的间隙进行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和0.33%丁卡因。

手术期间,两组根据实际情况,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术后感染率,术后感染率=感染例数/43×100.0%;②对比两组麻醉前后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每博输出量(Stroke Volume,S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③经实验室检测麻醉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等血糖指标。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

手术后,对照组出现感染8例,术后感染率为18.6%;观察组出现感染2例,术后感染率为4.7%。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P<0.05)。

2.2  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

麻醉前,对照组CO(4.33±0.84)L/min、SVR(1 800.88±362.52)dynes/sec/cm-5、SV(8.18±4.13)%,观察组CO(4.43±1.08)L/min、SVR(1 934.52±354.18)dynes/sec/cm-5、SV(9.24±4.72)%;麻醉后,对照组CO(3.53±0.71)L/min、SVR(1 642.05±262.25)dynes/sec/cm-5、SV(6.60±2.31)%,观察组CO(3.48±0.36)L/min、SVR(1 659.77±263.07)dynes/sec/cm-5、SV(9.01±5.92)%。

麻醉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组内前后对比,对照组CO、SVR、SV指标均低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CO、SVR指标低于麻醉前(P<0.05),SV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CO、SV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V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

2.3  两组麻醉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麻醉前,对照组FBG(9.23±2.26)mmol/L、2 hPBG(8.86±2.05)mmol/L、GHb(8.87±1.45)%,观察组FBG(9.56±2.59)mmol/L、2 hPBG(8.59±1.81)mmol/L、GHb(8.76±1.67)%。麻醉后,对照组FBG(10.34±2.37)mmol/L、2 hPBG(10.97±2.16)mmol/L、GHb(9.76±1.45)%,观察组FBG(10.45±2.48)mmol/L、2 hPBG(10.48±1.92)mmol/L、GHb(9.87±1.56)%。

麻醉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临床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数据显示,超过10%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控制疾病发展。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手术并发症的发作率远高于正常群体,且自身脏器及血管组织均受累,在糖尿病基础上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血糖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易受到影响,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合糖尿病患者的机体状态分析,在自身血糖水平较高时,皮肤相关组织内的含糖量也超过正常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皮肤表层的细菌繁殖速度超出正常标准[4]。考虑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可知,人体血糖含量增加的同时,原有的细胞免疫体系平衡被破坏,人体正常免疫细胞功能受限,中性粒细胞吞噬病菌能力下降,抗体生产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几率较高。该次研究数据显示,患者选择全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后,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这表明,全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与常规麻醉方式相比,对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而硬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病菌在穿刺点的活动度,避免出现穿刺区感染[5]。

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状态的影响,与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手术应激因素有关。在临床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手术麻醉对人体内分泌功能调节异常上,如糖尿病患者在手术麻醉后,易出现应激性激素分泌明显增加的情况。人体内激素环境的改变,使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内环境改变,因此,易造成血糖水平上升,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波动。该次研究中,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后,血糖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均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考虑其原因在于,联合麻醉方式与单一全麻相比,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联合麻醉方式中,可降低手术期间伤害性信号的传导,使交感神经的兴奋度控制的较低范围内,并降低茶酚胺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从而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水平等处于平稳状态,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流动力学处于较平和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临时范围对糖尿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需结合糖尿病患者的机体状况,充分考虑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感染率、血糖、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全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可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保障其血糖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马锐锋.糖尿病皮肤“隐性损害”的机制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5(10):56.

[2]  刘博.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7):18-19.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4]  施丽,韩霞.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常见受累部位及细菌种类[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11-112.

[5]  肖丽英.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糖尿病腹部手术的临床方法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 35(15):100-101.

[6]  韩利锋,邱正国,高彦东.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呼吸道病原菌数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10):2011-2012.

(收稿日期:2020-02-20)

猜你喜欢

血流动力学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术时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南葶苈子提取液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影像分析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老年患者应用双管喉罩全身麻醉的安全性研究
颅内动脉分叉部血管结构与分叉部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麻药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