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运用孕激素的效果观察及其母婴结局影响

2020-08-06连晓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保胎孕激素瘤体

连晓红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471000

子宫肌瘤在临床妇科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易发人群为具备旺盛卵巢功能的育龄期女性,疾病的出现和妊娠存在密切关联[1]。有资料报道称,孕激素和子宫肌瘤的出现及病情发展存在明显相关性[2]。临床上通常采用孕激素作为保胎药物应用,因此当孕妇发生子宫肌瘤时,是否需为其应用孕激素治疗值得开展研究[3]。本文就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0例,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运用孕激素的效果观察及其母婴结局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孕激素治疗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0.8±3.7)岁,体质量指数23~34,平均体质量指数28.6±2.8,分娩孕周37~39周,平均孕周(38.2±0.6)周,流产次数1~3次,平均次数(1.2±0.2)次,早期肌瘤大小2~5cm,平均大小(3.1±1.1)cm。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5±3.3)岁,体质量指数24~35,平均体质量指数28.4±2.5,分娩孕周37~39周,平均孕周(38.3±0.5)周,流产次数1~3次,平均次数(1.3±0.3)次,早期肌瘤大小2~5cm,平均大小(3.2±1.2)cm。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妊娠妇女;子宫肌瘤均于妊娠早期确诊;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甲状腺功能明显减退者;同时应用其他保胎药物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指导其休息,为其提供产科饮食,实施一般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体酮注射液(上海挪威克制药,国药准字:H20053614)进行治疗,20mg/d,以肌内注射方式给药,连续用药1个月。或采用地屈孕酮片(美国司诺德制药集团,批准文号:F53621458)进行治疗,10mg/次,2次/d,以口服方式用药。两组均采用剖宫产方式结束妊娠。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大小,应用最大直径表示肌瘤瘤体大小,肌瘤大小变化值为剖宫产时瘤体大小和孕早期瘤体大小的差值;(2)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率;(3)并发症发生率;(4)产科其他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胎儿Apgar评分。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孕酮水平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时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孕酮水平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子宫肌瘤直径比较 两组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均大于孕早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子宫肌瘤直径比较

2.3 两组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两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762>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产科其他因素比较 两组产科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科其他因素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其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往人们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和雌激素存在密切关联,但大量研究报道发现,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孕激素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孕激素能够和细胞核内孕激素受体PRB、PRA结合,由此使蛋白质的表达得到有效调节,进而使子宫肌瘤的生长得到促进[4]。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孕激素与雌激素能够共同对肌瘤组织产生作用,促进瘤体直径增加,如果采用孕激素拮抗剂治疗,则可使该作用得到有效抑制,而单独采用雌激素则无法使肌瘤体积得到维持[5]。大量文献也表明,带瘤妊娠会使妊娠风险提高,从而使胎膜早破、先露异常、早产和流产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随着瘤体体积的不断增加,风险会逐渐提高。也有学者认为,大部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均可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但当其发生先兆流产,或由于其他原因而需要接受保胎治疗时,应用孕激素进行治疗是否会导致瘤体增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6]。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均大于孕早期,两组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大小无明显差异,提示采用孕激素进行保胎治疗并不会使子宫肌瘤的生长得到明显促进。而观察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死胎、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住院时间和胎儿Apgar评分也无明显差异。由于观察组需要接受保胎治疗,而对照组无须接受保胎治疗,因此上述结果只能说明孕激素在发挥有效保胎治疗的前提下,并不会使产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也不会对剖宫产术的开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结果相符[7]。同时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发生是由于肌瘤组织内的血管发生梗死,静脉淤血,血红蛋白发生渗透,进入到肌瘤组织中使组织变为红色。有资料报道称,采用孕酮进行大剂量治疗可使子宫肌瘤瘤体中的血流量增加,从而使红色变性的出现得到抑制,缓解由于变性导致的急腹症[8]。而本文结果中两组无明显差异,分析其缘由,可能受到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孕激素剂量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运用孕激素并未对子宫肌瘤、胎儿和产科并发症产生明显影响,同时肌瘤红色变形率无显著增高。

猜你喜欢

保胎孕激素瘤体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保胎药须小心服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流产多是胚胎异常 别硬保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