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8-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格瑞洛抑制率阿司匹林

夏 冰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7475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属于心血管内科危重急症,常用治疗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其能及时开通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注,加快疾病转归,但该术式极易形成支架内血栓,若未予以干预,可引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相关数据统计,约70%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20%患者出现猝死[1]。由此可见,PCI手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患者病情控制的关键。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抗血小板药物虽能抑制支架内血栓形成,但疗效有限。替格瑞洛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药物,弥补常规抗血小板药物个体疗效差异大、起效慢等不足同时,还能降低各种心血管死亡病死率,这对治疗ACS具有积极临床意义[2]。本文给予47例行PCI术的ACS患者替格瑞洛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ACS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实验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04±8.32)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01±7.64)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17例。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2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心电图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发病至入院时间≤24h;均于入院后12h内成功施行首次PCI术;具备明确PCI术指征;患者与家属知晓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PCI术禁忌证者;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近期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者;活动性出血史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2组均行PCI术,并予以抗凝、维持生命体征、吸氧、抗心肌缺血等常规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初次剂量为300mg/d,随后减少剂量为100mg/d,1次/d,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0),负荷剂量为180mg/d,随后减少剂量为90mg/d,2次/d,口服。2组治疗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

1.3.2 检测方法:采集4ml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选用美国Haemoscope公司生产的TEG500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抑制率。

1.4 观察指标 (1)2组血小板抑制率。(2)2组不良反应。(3)2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4)2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选用生活质量量表(QOL)从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等方面判定,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血小板抑制率 术后24h、48h,2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术前,且实验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血小板抑制率对比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出现2例呼吸困难,2例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4/47);对照组出现3例消化不良,1例腹部疼痛,2例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6/4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447,P=0.503)。

2.3 MACE发生率 术后6个月实验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MACE发生率对比[n(%)]

2.4 QOL评分 术后6个月2组QOL评分较术前升高,且实验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QO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PCI术是当前治疗ACS首选手段,其可行性及有效性已得到临床证实[3]。但仍需注意的是,PCI术易损伤局部动脉,破坏动脉损伤处粥样硬化斑块,暴露内皮,分泌粘连蛋白,导致血小板聚集、粘连、激活,最终形成血栓。加以ACS患者多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使得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更易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4]。因此,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措施是防治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关键。

现阶段,临床主张以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两者药理作用相似,其中拜阿司匹林对胃肠刺激小,毒副反应轻,加以其能结合COX中的COX-1活性部位,产生乙酰化作用,降低环氧酶COX活性,拮抗血小板聚集,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5]。但该药物仍存在一定不足,即抗血小板作用相对温和,无法有效、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6]。替格瑞洛是新一代P2Y12受体拮抗剂,能可逆性结合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复合物生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7]。PLATO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能明显减少血管源性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等MACE发生风险,降低12个月内全因死亡率,现已被欧美指南推荐为治疗ACS的一线抗血小板聚集药物[8]。关于本病的治疗,以往研究多倾向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关于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ACS仍缺乏大量数据,鉴于此,本文将两者联合用于47例行PCI术的ACS患者,结果发现,术后24h、48h实验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具有协同效应,可强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护心肌细胞,控制临床症状,减少MACE发生风险。此外,本文结果还发现,术后6个月实验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ACS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ACS患者PCI术后采取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格瑞洛抑制率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