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译与更新:从《点石斋画报》中的折中思维观看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实践*

2020-08-05张春霞过伟敏

艺术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柱式画报样式

张春霞,过伟敏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点石斋画报》(以下简称《点》)创刊于1884年,终刊于1898年,是晚清时期发行量最广、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内容包罗万象,旨在传播西方新知、展现社会风尚、体现文化思潮、表达审美情趣,是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图文资料库。目前,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媒介、民俗民艺、版式编辑等方面,却几乎没有研究者从建筑景观角度去解读它的意义。致力于晚清画报研究的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近年来也开始关注《点》中建筑景观的呈现[1]30,然而还未对其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国外新知,同时国外不同的建筑样式也被随之引介到中国,并以转译与更新的方式在中国近代建筑本土化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对国内非主流城市间接模仿外来建筑样式具有一定参照价值。

近年来,江苏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工作已有很大进展,尤其在江苏近代建筑本体形态特征、建造方式、历史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整体而系统的研究,为笔者提供了重要的样本参照,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性方面,对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途径及方式等历史性动态过程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追本溯源,探寻《点》采用的折中思维模式、图像改良手法[2]134—138与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思维模式、样式转译方法之间的关系,尝试挖掘《点》对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实践的影响方式。

一、《点石斋画报》影响江苏近代建筑的背景

从近代中国文化对西方先进文化所作出的文化抉择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大层面的变革,《点》出现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初阶段——器物变革阶段。当时的社会大众虽表示愿意接受西方现代元素,但只体现在社会表象上,内在的传统文化思想并没有发生改变。寻找社会大众猎奇心理与接受心理底线的平衡点是该阶段的核心,这亦注定该阶段的中外文化调和是以中国文化为基调的中西折中。《点》展现的国外图景正是站在中国本土文化视角对外来文化进行视觉修正后的产物,这种带有中国想象的图像改良是《点》的常用手法,也为处于物质变革时期的江苏地方工匠应对突如其来的外来文化提供了启示。

为何国内主流城市的画报能够影响江苏近代建筑?第一,从传播媒介上看,《点》是晚清时期传播西方建筑的重要媒介。近代由于时空间隔,国内非主流城市不能直接学习西方,只能通过模仿上海等主流城市进行间接学习,而《点》是晚清最负盛名的以图文并茂形式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的上海画报,连著名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都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评价说,“这画报的势力,当时是很大的,流行各省,算是要知道‘时务’——这名称在那时就如现在之所谓‘新学’”[3]293。第二,从传播途径上看,《点》的创办地虽为上海,但主要受众在江浙沪一带,仅《点》在江苏的销售点就有两个——金陵东牌楼点石、苏州元妙观点石①;江苏既有上海的各大画报,又有省内各大城市创办的报纸期刊,不同期刊对主流城市画报以“刊载—转载—刊载”[4]61的方式进行宣传,为江苏地区近代建筑借鉴主流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能。如南通的第一张报《星报》编排基本模仿上海《申报》[5]2304,《申报》每期都会附送《点》,“每期都会为《点》的新刊发表推介文字,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897年1月28日)出版的第473号……并且,这些半广告半论述的文字,往往连续十天占据《申报》头版头条的位置”[6]61。在当时这种营销策略的推动下,南通在模仿《申报》排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通过《点》获得关于西方建筑样式的最新时讯。第三,从传播受众上看,江苏地方的工匠虽没有专业建筑学背景,但凭借兼收并蓄的品格、学而能化的智慧、技精艺巧的传统,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能迅速“师夷长技”并融会贯通,主动学习西方建筑的样式与理念,提高建造新建筑的本领。参照画报期刊是学习西方建筑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从传播内容上看,《点》涉及的建筑样式是画匠以上海租界的西方建筑样式为原型进行的本土化演绎,虽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却也基本表达了西方建筑样式的特征(图1),正如鲁迅所言,“在这之前,早已经出现了一种画报,名目就叫《点石斋画报》,是吴友如主笔的,神仙人物,内外新闻,无所不画……实在画得很好的……就是在现在,我们在上海也常常看到”[3]293。《点》是助推近代中国以图文并茂形式传播西方建筑信息的先行者。综上所述,近代初期,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江苏新建建筑参照《点》中的外来建筑样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1 《点石斋画报》中的新建筑与上海近代建筑样式②

二、《点石斋画报》中折中思维观的形成及启示

画报纸媒构筑的种种视觉图像体系对建筑思维观念与形式特征的传播起到重要的启蒙与引导作用。《点》中的折中思维观念是指以国人的视角对待外来事物,主要体现在寻找社会大众猎奇心理与接受心理底线的平衡点。这种适合当时国人对外来事物接受程度和进度的合理建构,为建筑领域提前做了市场调研,亦为近代江苏地方工匠通过参照《点》模仿西方建筑样式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一)《点石斋画报》中折中思维观的形成

当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兴起时,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思维模式是关键。美査在创办《点》之前就创办过类似的新闻画报《瀛寰画报》,在了解到当时中国印刷市场只有文字而无图像的状况后,美查在中国开启了对图画模式画报书籍的尝试③。“1877年,美査借鉴《伦敦新闻画报》的经验,聘请包括艺术家、作家、记者在内的英国传媒采编队伍,采用同样先进的制版工艺(将摄影术直接运用于版画的雕版制作环节),在上海推出了《瀛寰画报》”[7]91,打破中国长久以来以文字叙事为中心的书籍模式。在“图画则绝无而仅有”的情况下,按说《瀛寰画报》的推出应该广受大众欢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瀛寰画报》在创刊三年、出版五期后就以失败而告终。随后,美査通过观察《瀛寰画报》的受众反应分析其失败原因,发现中国社会大众的审美取向与纯西式画法格不相入,并且画报内容题材也不符合社会大众的口味。不合适的审美取向加上脱离中国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成为《瀛寰画报》在中国失败的主要因素。鉴于此,美査意识到,要想真正进入晚清图像市场就必须从思维观念上开始实现本土化,折中思维模式便应运而生。

在美査的本土化策略指导下,《点》对待西方文化采取迟缓、暧昧的态度,迎合与适应崇洋审美的内驱群体心理,从而赢得了当时社会大众的认同。折中思维模式与社会大众认可之间呈双向关系,一方面,中西折中思维模式下的产物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因为它满足了当时国人崇洋崇西的心理,又保留了封建文化支配下所谓的“文化优越感”;另一方面,折中思维模式下的产物以不间断且集中的方式出现,潜移默化地制约与规范了大众思维,提升了大众的接受能力,进而提升了大众的认可度。这也是针对社会大众的辩证图像思维模式。[8]122《点》中带有中国式想象的图像改良手法所呈现的西方图景,在符合社会大众审美习惯的基础上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而《点》每期对图像改良手法的反复使用,又使中西拼贴图景成为一种通用的形式语言,推动了社会大众对中西拼贴图景的认同,进而提升了大众对折中思维模式的认可。在社会大众辩证思维模式的推动下,《点》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点石斋画报》中的折中思维观对江苏地方工匠的启示

江苏地方工匠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建筑知识,他们更多依靠的是通过传统建造活动积累下的建筑方法与经验,面对不同结构、文化体系的西方建筑,只能进行适应性改变,但怎么变、变多少、变成什么样才能满足当下国人的需求,是江苏地方工匠面临的难题。这时,《点》采用的折中思维模式为江苏地方工匠提供了启发。

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绝大多数晚清画报的制作者(含主编、画师及文字作者),持‘低调启蒙’的立场”[9]63。在“天下容有不能读日报之人,天下无不喜阅画报之人”的大环境下,《点》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江苏增设两个销售点,为“低调启蒙”江苏地区不同阶层提供了先天条件,江苏地方工匠必然成为被“低调启蒙”的群体。著名小说家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提及,《点》对于苏州城的社会大众具有“巨大”吸引力,通过《点》了解时事与新知,老少咸宜。[10]112—113传统工匠通过《点》了解建筑的时事动态,迎合业主的时兴需求,进而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江苏地方工匠凭借日积月累的经验与技术,吸收并回馈着《点》给予他们的这种“低调启蒙”。

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画师在处理没有亲见过的国外题材时,只能在见闻基础上通过转译熟知视觉形象的方法进行改造。这种基于折中思维观念形成的应对策略,成为器物变革时期江苏地方工匠应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方法参照。在不能直接模仿欧洲、不能经常往返上海的前提条件下,江苏地方工匠更加注重借鉴画报纸媒中主流城市对外来建筑样式的处理手法,从当时国人的心理视角出发,寻找崇西崇洋心理与传统文化心理的契合点,在遵从基本建造常识与内部经验基础上,通过借鉴、想象、创新、实践的智慧,将西方建筑样式进行本土化转译或将传统建筑样式进行本土化更新,以期更加符合大众对近代新建筑的认知。《点》以中国想象方式进行的图像改良与传统建造经验的本土化转译、更新策略如出一辙,它的这种折中思维观念以温和而平缓的方式对江苏地方工匠进行着“低调启蒙”。

三、江苏近代中西折中建筑样式的实践

《点》以折中思维模式和中西拼贴手法对图像进行改良。折中思维观对江苏近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方向引导作用,中西拼贴手法直接影响江苏近代中西结合建筑样式的演进。拼贴,由于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效果明显且符合大众偏好心理而成为图像处理的首选方法。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可发现,《点》中的图像拼贴手法可以细分为模块化与符号化两种,模块化通常出现在“大面积”画面上,是以整体建筑为依据的中西样式主体模块的组合;符号化是模块化的补充,是在模块基础上的“小体量”局部式引用,不拘泥于特定的样式风格,它将各类建筑分解成不同的局部构件,以此作为重塑建筑样式的基本元素。在《点》中的拼贴图像的直观影响下,江苏地方工匠通过学而能化的智慧和技精艺巧的建造实践,开启了江苏近代中西折中建筑样式的实践。

(一)《点石斋画报》中的模块化处理——近代江苏外来建筑样式的本土化转译

模块化,是指在整体性基础上通过将分解后的通用独立单体根据不同构成法则进行再重组的过程,这种手法通常运用在外来建筑的本土化处理上。《点》将建筑分为体量与屋顶两大模块,无论西方建筑形制是仿外廊式亦或是仿文艺复兴式,在整体建筑造型上,基本呈现为西式建筑体量加中式坡屋顶的形式(图2)。《点》中的建筑模块化处理借鉴了上海地区的折中建筑样式。主流城市上海于近代早期在外来建筑本土化转译过程中,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在纯西式建筑体量上采用中国式蝴蝶瓦屋面(图3),中国传统坡屋顶亦被简化为少出檐样式,檐下以西式线脚装饰,即使并不常用的盝顶式屋顶也被运用在上海外来建筑体量上(图2),这种西式坡屋顶的材料本土化运用与中式坡屋顶的抽象简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

图2 《点》中的“西式建筑体量”加“中式坡屋顶”④

图3 1863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⑤

近代江苏外来建筑样式的本土化转译借鉴了《点》中的模块化处理手法。通过对江苏近代建筑进行梳理与总结,笔者发现西方建筑体量饰以中式坡屋顶的中西结合建筑样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苏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新建筑样式,尤其以仿外廊式最为典型,这种流行趋势与殖民地外廊建筑中的“外廊”和江苏传统建筑中的“檐廊”在功能、形式及文化趣味上具有一定相似性有关[11]133,易于理解、操作简单的模块化拼贴手法更是其得以流行的关键。对当时江苏地方的工匠而言,面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外来建筑,首要解决的是怎么建的问题,之后才谈得上何为美。

容易操作又符合地方情趣的仿外廊式建筑样式必然是工匠们乐此不疲的实践对象,通过对《点》中类似建筑图像的参照,木造外廊式成为了江苏地区广为流行的建筑样式。如图4c所示,《点》中仿外廊式建筑样式经过本土化转译,成为外廊式建筑体量与中式简化坡屋顶两大模块的结合体,外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开间数量布置木构柱列,形成了四柱三间立面形式,檐下亦饰以中国传统挂落构件元素,虽然挂落纹样造型借鉴了巴洛克式卷草纹,栏杆也采用西式几何图案,但整体造型传递出浓郁的东方传统意味。江苏仿外廊式建筑受到了《点》的重要影响。时间方面,《点》创刊于1884年,终刊于1898年,该段时间正是江苏地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近代江苏建筑样式开始出现中西折中的趋势,《点》中的外来建筑图像为江苏地区建筑转型提供了借鉴。建筑样式方面,江苏仿外廊式建筑与《点》中的建筑样式如出一辙,如图4a、4b所示,无锡振新纱厂办公楼(1905年)、南通大生纱厂专家楼(1897年)的整体造型与《点》中的仿外廊式极其相似,呈现外廊式建筑体量与中式坡屋顶的结合,外廊造型与屋顶形式均有本土化转译痕迹,但江苏建筑在局部构件上存在一定变化,如南通大生纱厂专家楼与无锡振新纱厂办公楼建筑外廊的木柱简化为中国传统的方形木柱,挂落从巴洛克式卷草纹变成中式卷草纹、几何纹、字体纹等具有象征寓意的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建造者方面,据专家考证,江苏的这两栋建筑均为地方工匠所造,建造之前既没有以任何外廊式建筑作为参考,亦没有施工图纸为参照,即使有非专业人士绘制的粗略草图,也只能表明大意,不能明示效果,建造效果完全由地方工匠主导。对于新的建筑形式,工匠无经验可言,亦无现成建筑可仿,这时,广为流传的《点》中的类似建筑样式就成为了参照范本。在《点》中的模块化拼贴图像的直观影响下,江苏地方工匠通过学而能化的智慧,将江苏仿外廊式建筑演变成一种集殖民地外廊与地方民俗装饰题材为一体的木造外廊建筑样式。而传统木构件的象征符号化装饰,使传入江苏的西方建筑样式更具东方意味,亦体现了江苏本地的民间创造趣味。

图4 仿外廊式建筑样式在江苏地区的应用⑥

(二)《点石斋画报》中的符号化处理——近代江苏传统建筑的本土化更新

《点》采用符号化手法使中国传统建筑完成了现代化转型。《点》中的传统建筑在建筑本体形制上多以开设门窗来实现本土化更新,局部开窗是典型的功能符号化运用。如图5所示,在建筑硬山顶山墙、歇山顶山墙面博风板或正立面等处开窗,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建筑立面的完整性与封闭性,但采光窗户的设置,解决了传统建筑中常见的采光不足、通风性能差等难题。这样就能在满足一定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延续中国传统居住观,迎合国人崇西崇洋的文化心理。这种在传统建筑外立面设窗的建筑方法通过《点》很快在江苏地区流传开来(图6),成为近代初期江苏传统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主要方法。

图6 江苏地区设置门窗的传统建筑形制⑧

图5 《点石斋画报》中开设门窗的传统建筑形制⑦

《点》在传统建筑的本土化更新过程中不仅使用了符号化处理手法,还通过建筑装饰、结构的空间布局来隐喻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在建筑中局部应用这些外来装饰性符号和结构性符号,也成为江苏传统建筑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同时,功能性符号、装饰性符号与结构性符号因空间经营位置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如图7c所示,《点》中的西方古典柱式经过本土化转译,从西方式的控制整体建筑法则的功能性符号转为中国式的依附于建筑入口、外廊的标志性装饰元素或支撑建筑的结构性符号。柱子造型亦变为中国式的方形柱式,柱头采用形式简单的反曲线,柱身干净简洁,柱基多采用方形底座,额枋采用三圆心拱、弧形拱的券柱式或形式简洁的平梁式,整体柱式形象只保留了西方古典柱式的基本意象。

图7 仿古典柱式在江苏地区的应用⑨

由于条件限制,在江苏地方还没有出现西方古典柱式原型时,《点》就成为传统工匠模仿西方古典柱式的重要参照。《点》中的方形柱式传入江苏地区以后,以装饰性符号与结构性符号的双重身份与江苏传统建筑产生融合。一方面,江苏近代建筑将其作为装饰性符号,通过对方形柱式的保留与装饰位置的安排,体现对古典柱式本土化转译特征的延续。稍有不同的是,江苏地区在使用仿西方古典柱式时往往会在柱头处增设线脚作为装饰,这可能受中国传统柱式的柱径与柱高比例法则的影响⑩(图7b),工匠们通过柱头处的线脚划分来表达对中国传统柱式的抽象延续。另一方面,江苏近代建筑将其作为结构性符号与装饰性符号,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来体现对西方古典柱式的创新。如图7a所示,工匠们将西方柱式抽象简化为方形壁柱,又根据传统建筑依据开间原则将其设置在建筑立面,与传统建筑结构柱网一样,江苏近代建筑的立柱承载着建筑的结构功能,同时这种突出墙体的设置又将结构性柱式延伸为依附于建筑立面的装饰性符号,装饰简洁,序列感强,比例尺度协调。这种创新已不仅是对《点》的简单模仿,更是江苏地方工匠依据日积月累的基本建造常识与内部经验,对西方建筑样式进行的二次本土化创新。

四、结语

本文从《点》的思维观念出发,探索其对江苏近代建筑的本土化转译与更新的影响,进而挖掘江苏近代建筑的本土化途径与生成机制。本文之所以对《点》中的中方纳入式折中思维观与中西折中建筑图像进行梳理与总结,是因为试图在《点》与中国近代中西结合建筑之间寻找更为合适的契合点。尽管学者对《点》中建筑式样的客观性持有不同看法,但研究者们也都承认《点》是中国现代转型中较早以图文并茂形式传播建筑信息的图文资料库,它作为信息传播的先行者,对国内非主流城市间接模仿外来建筑样式具有重要的启蒙与引导作用。面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江苏地方工匠结合当时国人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程度和进度而进行合理建构,这种建构在显性层面上受到《点》的影响,在深层内核上则与东方强调相对价值观的“关系”文化根源密切相关[12]34。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 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曾指出,在面对新的异质文化之初,兼而收之的文化折中或中庸原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过渡手段。[13]343《点》在处理西方建筑题材时所采用的中西样式拼贴方法为近代江苏地区学习西方建筑提供了参照,然而江苏地方工匠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进行创造实践的过程中,突破了对《点》的简单模仿,使江苏近代建筑在《点》的基础上演变成一种集西方建筑样式与地方文化特点于一体的新建筑样式,有些建筑甚至成为了中西合璧的经典。这种对外来建筑样式的二次本土化创新,既验证了《点》对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又体现了本土工匠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师夷长技”的主动学习态度与强烈的民间创造情趣。

① 根据陈平原在《以“图像”解说“晚清”——〈图像晚清〉导论》一文中的描述,截至1898年8月,《点》与点石斋书局共同合作,分别开设了京都玻璃厂点石、金陵东牌楼点石、苏州元妙观点石、杭州青云街点石,在湖北、汉口、湖南、河南、福建、广东、重庆、成都等省市也设有点石斋石印书局分庄。

② 图1中a1、b1分别来源于伍江著《上海百年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43页;a2、b2、b3分别来源于陈平原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205、220页。

③ 其实,美查在创办《瀛寰画报》之前通过发行几种画册进行市场调查,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876年5月,美査发行的一套描绘中外名胜古迹的铜版画,受到市场热捧;紧接着他又推出中国近代首幅亚洲地图——《亚细亚洲东部舆地全图》,同样反响很好。

④ 图2中的三幅图分别来源于陈平原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366、150页。

⑤ 图3来源于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16/02/16534268_787008434.shtml。

⑥ 图4中a来源于陈曦著《工商文化影响下的江苏近代建筑式样研究》,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270页;b来源于过伟敏等著《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样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4页;c来源于陈平原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⑦ 图5中“逢凶化吉”“前车之覆”“琵琶雅集”“奇树天生”等图片来源于陈平原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322、328、334页。

⑧ 图6中a、b来源于过伟敏等著《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样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7、140页;c、d来源于过伟敏等著《镇江近代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9、72页。

⑨ 图7 a中的无锡华昌缫丝厂、无锡润丰榨油厂办公楼、常州被炸毁的某工厂和b中的常州道南学堂、省立苏州农业学校、无锡润丰榨油厂办公楼等图片分别来源于陈曦著《工商文化影响下的江苏近代建筑式样研究》,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271、273、285、280、264、273页;c中的“傅相逸事”“宝镜新奇”“开膛相验”等图片来源于陈平原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1、174、228页。

⑩ 中国传统柱式的柱径与柱高之间比例一般为1/8至1/9,室内柱式较细的,通常比值为1/11至1/14。

猜你喜欢

柱式画报样式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浅析帕特农神庙(the Parthenon)建筑的艺术特点
均压环对覆冰状况下交流超高压柱式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
柱式传感器与桥式传感器在汽车衡中的应用性能分析
陕西画报航拍
西方古典建筑柱式装饰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