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副结核病血清学调查

2020-08-05

中国奶牛 2020年7期
关键词:乳脂牛场产奶量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 150038)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引起的以牛慢性增生性、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被我国农业农村部列为二类多种动物共患病的一种传染病[1,2]。该病主要由消化道感染,处于排菌期的牛通过粪便、乳汁排菌,其他易感牛只通过粪口途径感染该菌。该病的潜伏期很长,从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一般需要2~3年。该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养牛业发达的国家,如英国、法国、丹麦、荷兰、德国等国尤为多见[3~5]。我国最早在内蒙古发现并确诊了奶牛副结核病的发生,此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贵州、陕西、河北等地区相继报道了本病的流行;近年来本病几乎遍及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6~8]。据调查,副结核病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传入新的地区,对牛羊养殖业来说已经是一个危害广泛、急迫的国际问题。近年来由于奶牛和肉牛养殖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牛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副结核病的发生呈扩大的趋势,全世界已经有168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此病发生。

为掌握黑龙江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更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8-2019年针对黑龙江省规模化牛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研究,本研究共采集9个牧场的泌乳牛和育成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血清

表1 2019年各调查牧场DHI指标

2018年,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选取9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调研。被检牛只进行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20℃保存,用于实验室检测。2019年在相同牛场随机重复采样。由于犊牛血清很难检测到抗体阳性,本试验所采样品均为泌乳牛和成母牛,采样牛场均未免疫副结核分枝杆菌疫苗。采样同时对相应牛场进行了生产情况的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由于编号为6、7的两个牛场没有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所以数据缺失。

1.2 检测试剂盒

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购于美国IDEXX公司。

1.3 结果判定

试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阳性对照平均值(PC)≥0.350,且阳性对照平均值(PC)与阴性对照平均值(NCA450)的比值≥3.00的条件下,检测结果有效,否则试验不成立,需按操作说明书进行重复实验。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并进行结果判定:样品S/P≤45% ,判为 MAP 抗体阴性;当45<S/P<55%,判为可疑;S/P≥55%,判为 MAP 抗体阳性。

式中,PC为阳性对照值;NCA450为阴性对照值。

2 结果

2.1 参与调查的规模化奶牛场副结核感染率

表2 2018-2019年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副结核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测9个牛场,所有牛场均检测出血清阳性牛,被检牛场副结核感染率100% 。

2018年共检测样品7 494份,阳性355份,阳性率4.74%。阳性率最低的牛场为0.66%,最高的为9.33%。

2019年共检测样品7 541份,阳性325份,阳性率4.31%。检测结果表明,除5号、8号和9号牛场外,其余牛场样品阳性率都略有增加。检测结果见表2。

2.2 副结核抗体阳性率与牛场DHI指标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7个牧场为DHI参测场,测定的项目包括日平均产奶量、305d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产奶量最高的3号牛场(305d产奶量11.44t)抗体阳性率5.5%,产奶量最低的4号场(305d产奶量8.12t)抗体阳性率3.0%。抗体阳性率与牧场生产性能数据见表3。

表3 2019年副结核抗体阳性率与牧场生产性能数据汇总

使用CORREL 函数分别计算副结核阳性率与平均产奶量、305d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4。

表4 副结核阳性率与牛场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副结核阳性率与日平均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呈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呈现低水平负相关。

2.3 副结核抗体阳性牛与阴性牛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根据2019年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筛选8号牛场2013年和2014年出生的牛只,泌乳牛均为第三胎次的DHI监测数据;筛选9号牛场2013年和2016年出生牛只,分别为第三胎次和第一胎次的DHI监测数据。使用CNDHL数据分析软件对DH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通过筛选,8号牛场2013年牛只中副结核抗体阳性牛共有11头,抗体阴性牛196头;2014年牛只中副结核抗体阳性牛共有5头,抗体阴性牛134头(表5)。

9号牛场2013年牛只中副结核抗体阳性牛共有16头,抗体阴性牛196头;2016年牛只中副结核抗体阳性牛共有8头,抗体阴性牛165头(表6)。

表5 8号牛场2019年DHI监测数据

表6 9号牛场2019年DHI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双尾t检验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分析作图,得出结果如图1~4。

图1 8号牛场2013年出生牛

图2 8号牛场2014年出生牛

图3 9号牛场2013年出生牛

图4 9号牛场2016年出生牛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8号牛场副结核抗体阴性牛305d奶量、成年当量、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率均高于阳性牛,差异不显著(P>0.05)。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9号牛场副结核抗体阴性牛305d奶量、成年当量高于阳性牛其中2013年牛只结果差异显著(P<0.01);副结核抗体阴性的牛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均低于阳性牛,其中2013年牛只结果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3.1 本试验采用血清学ELISA方法于2018-2019年间对黑龙江省奶牛场进行了副结核的血清学调查,检测的牛场中副结核阳性率100%,说明黑龙江地区规模化牛场普遍存在奶牛副结核病。两年间,除去5号、8号和9号牛场,其他6个牛场的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增加了1.1、2.74、0.04、0.27、1.26、0.42个百分点,说明该病的感染在持续发生。由于绝大多数的感染牛无症状,而临床发病牛的生产能力降低,在确诊之前已经被淘汰了,所以副结核感染导致的牛只淘汰率很难估计,使该病在奶牛场的隐性感染不能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并未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牛场感染率增加的首要原因。

2018年阳性率仅为0.66%的2号牛场是建场时间很短的新场,该场在检出副结核阳性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检出牛没有明显副结核症状,牛场没有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导致2019年阳性数明显增多,阳性率增加到3.4%。

5号、8号和9号牛场为本研究项目的合作牛场,通过几次检测筛查淘汰阳性牛只和初步实施防控措施,2019年的阳性率较201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由5.28%、3.56%和9.33%下降到2.3%、3.0%和4.85%。说明虽然副结核在奶牛养殖场普遍存在,但是通过对引入牛的严格检测、对牛场的定期筛查尽早诊断淘汰病牛、科学的饲养管理等措施,最终是可以实现牛场副结核转阴的目标的。

3.2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副结核阳性率与牛场的整体生产性能呈较低正相关性,与乳成分(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呈较低负相关。这是因为抗体阳性率的检出只能说明副结核在牛群中存在,但处于哪个阶段不能确定,不能代表牛群的现阶段健康水平;由于每个牧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同,测试牛存在胎次、品种等因素的差异,因此单纯的通过每个牧场的生产性能比较并不能说明副结核抗体阳性率对牛场的影响。笔者接下来会选取2个有代表性的牛场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同一牛场的纵向比较,在剔除影响因素后,再确定副结核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通过对同一牛场(8、9号牛场)同一批次牛只进行同胎次的生产水平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一胎次的牛只还是三胎次的牛只,副结核抗体阴性牛305d奶量和成年当量均高于阳性牛,说明副结核病对奶牛的产奶量存在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产奶量和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成分指标是负相关关系,即产奶量高时乳成分相对降低,所以会出现9号牛场2013年牛只乳成分阴性牛低于于阳性牛的情况。以上结论基于2019年DHI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今后还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跟踪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得到更翔实准确的结论。

3.4 副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细菌培养、PCR检测、ELISA检测几种方法,细菌培养方法准确度高但是耗时长,培养难度大,对实验条件要求高;PCR检测特异性好,但容易出现假阴性,检测成本较高,也需要相应的实验条件;ELISA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敏感、快速等优点,相对于细菌培养和PCR检测更适于进行大批量的样品筛查,建议作为牛场副结核病的常规检测方法。

3.5 副结核分枝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在被污染的牧场、厩肥中可存活数月至1年。直射阳光下可存活10个月。但对湿热的抵抗力比较弱,60℃30min、85℃15min即可将其杀灭。此外,3%~5%的苯酚溶液、5%的来苏儿溶液、4%的福尔马林溶液10min可将其灭活,10%~20%的漂白粉、5%的氢氧化钠溶液2h也可以杀灭该菌。在饲养管理中检测到有副结核病阳性的牛群,对被污染的畜舍、运动场、栏杆等,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应用以上几种消毒剂采取喷雾、浸泡或冲洗的办法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

4 结语

副结核病可造成奶牛体重下降、产乳量降低及其他多种疾病的发生,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副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牛奶极易将病原传染给犊牛与人类,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地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及有效的疫苗能够控制副结核病,所以针对感染的畜群及时检出和淘汰阳性牛是控制该病行之有效的办法。应坚持对牛群定期进行血清学诊断,对有临床症状的病牛,立即淘汰处理。对血清学抗体阳性但无临床症状的牛应隔离饲养,其所产的犊牛不饲喂该母牛的初乳。进口牛或外地引进牛时,应进行副结核检疫,凡是阳性抗体牛一律不准进场,从根源上消灭副结核病的传播。

猜你喜欢

乳脂牛场产奶量
乳脂品质及其通过饲粮措施进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