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单元备课的几个“一”

2020-08-04谭培霞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龙洞例文指向

谭培霞

统编教材的编排有很强的单元整体性,深入一线才发现,让这个理念落地却不易,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整组备课思路——怎么阅读教材,树立整体意识,让各部分关联起来?怎么才能前引后联、前铺后练落实语文要素,让学习有梯度、能力有进阶?怎么整体设计,整体规划……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对如何进行单元备课作了初步思考。

◇一分一合、一纵一横——厘清功能与定位◇

■一分一合厘清功能

统编教材一大优势就是每个单元双线组元,语文要素明确,教学重点明晰,再不会出现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窘境。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特殊的习作单元,本单元“五位一体”的编排,指向了一个终极目标——有序地描写景物,写清楚景物特点。

何为“五位一体”?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中的五大板块集中指向目标,有共同的表达任务,但几个板块又各有侧重,难点分散,重点攻克,逐步“叠加”,最终助力学生完成习作,这就是“五位一体”。

虽为一体,却要分步落实,备课时还需要“分解、整合”。“分”即确定每个板块的教学价值。这就需要各位教师备课时,弄清楚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分别承载着怎样的任务,这叫“板块功能定位”。比如,精读课文指向学表达;习作例文指向“用”而非“教”;初试身手练习两个基本功(一练方位清楚过渡自然,二练定点观察展开描写)。

“合”即思考各板块如何统整起来服务于总目标,板块之间有怎样的逻辑联系。关联起来不难发现:几个板块协同一致地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实践—强化—运用”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螺旋上升的,引导学生经历习作的全过程,并不断突破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实现最终目标。那么,单元教学该如何整体规划:素材积累与阅读同步,还是按板块进行?例文可以选用几次,解决什么问题,还需要补充哪些阅读材料……

在一分一合中建构起了联系,会初步有整体意识。

■一横一纵提高站位

眼睛只盯着本单元,视野局限,还要联前顾后系统准确地定位单元。“联前”会找准学生的基本程度和起点,“顾后”会与后续能力发展照应,心系学生的提升和延展,教学着力点不会跑偏。

把本单元放在整套书中,就能看出承接与发展。本单元的提升点确定为:在之前定点观察描写的基础上,学习移步换景的描写。具化为:一要关注段与段之间的逻辑与过渡,二要提高描写时的画面感、层次性,丰富感受。这“一纵”就不难看出发展序列。

再横向联看。本单元特别强调“顺序”,与其他几个单元关联起来,发现所有单元的习作都离不开“有序”。讲究“顺序”是各种文体写作都绕不开的要求。在四年级强化遵循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教材的设置依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思维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强化,能够达到思维语言同步发展。

横纵联系后,我们认识到,每册习作单元的要素都是这一年级(甚至年段)重要的习作技能,其编排是随着孩子心理思维发展敏感期设置的。需要教师抓住这一关键的实践期来强化,为孩子们的写作蓄力。

一分一合,一纵一横,是我们单元备课整体把握的第一步。

◇一瓢之饮——解读与视角◇

细读每篇文章,解读文本的内容、情感、表达特点,这是教师的常态备课。然,习作单元的文本不同于普通单元,不要面面俱到,要緊紧围绕目标,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发掘,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要取这“一瓢之饮”,就要谈到“视角”。

解读视角可从两个方面思考:一则依据学情预判。预判学情是教师的基本功。所有的“教”要基于学生的“学”,在学生的“已知”“未知”“需知”中取舍教材、借力文本。本单元备课时,多数教师都认为顺序很容易,学过精读课文,学生就应该没问题了。可是经过前测,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便教师再三强调,引导学生画出课文的游览路线图。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有了顺序意识,却不能迁移运用。面对测试结果,教师确定了教学的侧重点,认识到教学需要反复练习,方能强化。本单元教材中《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颐和园》都是移步换景的典型范例,可以学一练二。学生在练习中会突破“有序”的重点。

二则围绕要素和目标。如落实“写出景物的特点”,文本里“藏着”些什么,怎样借力?解读后,发现并提炼出“写出色彩”“写出感受”“展开联想”“多视角来写”等写作密码。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领悟、吸收、运用、内化。这些就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知识,帮助他们完善习作。

习作单元的解读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紧紧围绕目标、依据学情进行解读,记住一句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一问一解——像专家一样思考◇

基础性解读之后,立足学生视角,提出系列问题,用问题导引备课,让思考更深入!如以下问题。

习作讲究情动而辞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该怎么激发?

习作修改清单如何设计?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如何施教就是指向表达而不是指向理解?

习作例文如何体现“用”而不是“教”?

习作例文如何充分使用?可以重组吗?可否以片段重组?

学习游记类作文,是要给学生不同文本,建构框架,架构森林,还是着力精钻一类?

整个单元是按照先学后写,最后完成习作,还是双线并行,边学边体验的思路?

…………

提高问题意识,问题也是课题,能促进深度思考,增加不断实践的勇气。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对习作编排、教学理念等问题的深度思考。

比如,学习游记类作文是要借不同文本以建构“森林”,还是着力精钻一类?(人教版四年级其实也是写景类文章的集成,其中有一时一时地写;一处一处地写;一实一虚地写;一类一类地写。分别有例文《观潮》《颐和园》《七月的天山》《长城》《桂林山水》。)我们曾经想以这几篇结构不同的文本组群文,引导学生架构起写游记的不同结构(“森林”),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的一处,选择适合的方法表达。斟酌再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量,觉得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且与编者的意图相异,还是按照编者的意图进行了设计。但是,这个思考的过程丰富了认知,拓展了思路,是宝贵而重要的过程。

◇一统一规划——心中有全局  规划要先行◇

加强单元整合,讲求整体效益。本单元建议采取“双线并行  读写共生——过程体验式学习”的思路,加强对素材积累和修改的训练。

1.单元感知、引发动机——明确单元目标,通读整组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游记是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讲述与景物相遇的故事,从而激发习作动机。布置课后请学生翻看照片、视频来回忆曾经去过的印象深刻的地方,并用主题收集轮的方式把这些地方列出来,为习作作素材准备。

2.巧著奇观、定点观察——学习《海上日出》,用鱼骨图的方式了解作者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描写海上日出,体会作者是抓住太阳的颜色、光线以及动态几个方面来把景物写清楚的。为了巩固定点观察、写出变化的方法,可回顾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感知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3.移步换景、自然过渡——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关注作者如何连缀每一处景点。再借助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理清这两篇游记的路线,为学生构建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结合文本的学习,完成初试身手(一);课后绘制自己习作的游览路线图。

4.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让学生品悟作者是如何抓住孔隙这一景点,把特点写清楚的。学生习得写作技巧后,及时迁移,练写一段。课后撰写完整习作。

5.完善习作、修改定稿——教师发现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借助例文帮助学生诊断、修改、完善,形成终稿。

这样的安排是把习作任务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一边读文悟写法,一边动笔练表达。

◇一思一突破——教学理念要落地

教学研究少不了◇

调查中,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分别是: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如何施教就是指向表达?习作例文如何体现“用”而不是“教”?

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设计:

问题一: “精读课文指向表达”的思考记录。

1.对比中明确教学重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经典课文,在选入统编教材后,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

2.深究“指向表达”。

对比显示,编入习作单元后,侧重指向“表达”,教学时的侧重点一为理序,二是如何写清楚重点部分。同样“理序”,指向“表达”,就不仅仅是理出来而已,要在理出之后引导发现:作者的顺序是怎么写出来的?讨论中明晰:每段围绕一个地方写;要让读者知道到哪里了,怎么到的,有怎样的美景,如同导游一般。否则,理出来也不过是为理解服务。如果立足单元,还会发现运用“方位词+动词”,就能很好地写明白游踪。两相对比,相信大家明白了,指向写作与指向阅读的不同:指向写作是要最终落到怎么写,发现写作的密码。

又如,教学精读课文是要借力文本,引导学生学习表达:借《记金华的双龙洞》“孔隙” 一段学习作者运用了“见闻+感受”的方式,把自己放在景中,让读者身临其境。写感受可以把视觉、听觉、触觉、心理等各种感官调动起来。

3.支架设计,实现高质迁移。

“顺序建模”设计构想:

(1)定点观察,写出变化(以《海上日出》为例)。

①默读第2、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时间的、描写太阳颜色的、光亮以及动态的词语;

②利用圈画出的词语完成鱼骨图(图1);

③借助鱼骨图来说一说海上日出的景象;

④学生观看海上日出的视频,品味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

⑤回顾四年级上册学过的《观潮》一课,用鱼骨图呈现文章的3、4自然段,说说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图2)。

(2)移步换景,过渡自然(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

①朗读课文完成课后路线图;

②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游览顺序说一说;

③把课文中描写游览顺序的句子找出来并读一读,与自己的表达比较,说说体会;

④阅读《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完成课后题,理清两篇课文的游览路线;

⑤完成初试身手一。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紧扣教材,重组教材,为学生构建了两种写景的顺序: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写和按游览的顺序写。

问题二:“习作例文如何体现‘用”的思考记录。

1.借助例文,强化顺序感层次性。

《颐和园》中“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引导学生抓住“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3个词组,感受加入“方向的指示”,观察有序,描写亦有序。

《七月的天山》中“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一部分的顺序是“雪山—银链—溪流—水中”,由高到低的顺序一目了然。

引导学生赏析例文中的片段,发现无论是篇章还是段落,写清楚的第一要素就是有一定的顺序。

2.借助例文,丰富表达。

借《七月的天山》“春天”一段:“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心爱的鲜花。”运用博喻的修辞写出了野花的绵延、绚烂、繁盛。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了“海”一般的花海景象,画面感极强。

《頤和园》中“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葱郁”“黄的绿的”“朱红的”“碧玉”,画面的色彩感极强。

这样的设计并未打破完整文章的赏析,而是根据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将一组文章中突显“写得有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的若干片段重新组合,发现语言表达的密码。借力给力,达到“阅读为习作而学,习作随阅读而生”的境界。

在整组备课中,始终强调要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宏观”,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有森林。其中几个规定动作不要少——定位、视角、问题、规划,之后再谈“设计”。

猜你喜欢

双龙洞例文指向
游金华双龙洞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随着脚步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