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平衡操的团体疗法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

2020-07-31游桦佘君慧

贵州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做操太极

游桦 佘君慧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00)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与年龄、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可导致运动障碍[1-2]。患者发病后,可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及运动迟缓等肢体功能障碍,并有认知功能损伤,并有抑郁症,伴随整个病程,随病情迁延,抑郁情绪加重[3]。临床治疗该病除给予患者服用有效的药物外,还需结合运动疗法,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减轻其平衡障碍。太极平衡操融合了太极与瑜伽,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太极平衡操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4~75岁,平均(68.49±5.27)岁;病程2~6年,平均(4.17±0.35)年。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68.81±5.02)岁;病程2~5年,平均(4.21±0.24)年。纳入患者符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4]内有关诊断标准;帕金森病Hoehn-Yahr分期均为Ⅲ期。已排除不能独自站立、行走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拉伸运动及步态练习,指导患者家属辅助患者进行肢体拉伸及步行。观察组进行太极平衡操团体疗法,具体如下:(1)针对患者病情,选取简单易学的太极平衡操动作、音乐,规划运动时间。(2)指导患者配合音乐进行呼吸,舒展身体。太极平衡操基本动作选用下腰、双手侧平举、弓步、收左腿、含胸。通过伸展、屈曲、内收、内展、外旋等动作,单独训练患者上肢及下肢平衡,使患者体会做操过程中的运动平衡及重心变化,集中注意力与思绪自由发挥结合,以舒缓压力。每次练习时间为60 min左右,每周2次。(3)患者于每次做操前,测量并记录血压,做操过程中,给予患者佩戴心率表,若患者心率出现骤然加快,暂停做操,适当更改太极平衡操方案,若患者功能较差,可选用平衡杆辅助患者做操。(4)将录制好的帕金森病太极平衡操视频发送给患者,使患者根据视频内容在家自行练习。两组均每月随访2次,监督患者坚持练习,两组均干预24周。

1.3评价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8,16,24周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5]评估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共14项内容,每项均计0~4分,总分为0~56分,分值与平衡功能呈正比;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6]中的UPDRSⅢ部分评估患者运动障碍,UPDRSⅢ部分包含28项,每项均计0~4分,总分为0~112分,分值与运动障碍呈正比;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评估两组抑郁状态,每项均计0~4分,总分为0~56分,分值与抑郁程度呈正比。

2 结 果

2.1平衡功能 治疗8,16,24周时,两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4.057、3.872,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BBS评分比较分n=35]

2.2运动障碍 治疗8,16,24周时,两组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8、5.596、8.662,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UPDRSⅢ评分比较分,n=35]

2.3抑郁状态 治疗8,16,24周时,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8、11.452、15.837,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HAMD评分比较分,n=35]

3 讨 论

帕金森病患者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但多数患者会在疾病早期出现抑郁情绪[8]。患者的抑郁状态与运动障碍之间暂未发现密切联系,但两者的调节均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帕金森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其对患者运动症状及抑郁情绪均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用药易造成依赖性,且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丧失自理能力,给家庭、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近年来,等研究[9-10]发现,常规的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障碍,而对平衡功能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不佳。如不及时针对上述情况进行治疗,会使患者康复进入瓶颈期。而采用太极、瑜伽等特殊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评分功能恢复有一定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8,16,24周时BBS评分高于对照组,UPDRSⅢ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太极平衡操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运动障碍,缓解患者抑郁情绪。由于帕金森患者通常有运动障碍,其转移、站起、步行均以平衡能力为基础,故常规的运动训练效果往往不理想,而采用太极拳,可起到一定作用。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具有养生之效,与现代的有氧运动功效相近,可促进运动与呼吸协调,对身心功能进行锻炼。太极平衡操在太极拳基础上进行改良,融合瑜伽与芭蕾,讲究合理的用力、合理的呼吸,较不合理的、僵化的运动模式具有更强针对性,其不仅可通过运动缓解患者运动障碍,调节平衡功能,还可通过配合音乐冥想、呼吸,使动静结合,对舒缓压力、锻炼身心均有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做操太极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游太极洞
“盖章”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树娃娃做操
排队做操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