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青州:鲜衣怒马山海间

2020-07-30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州齐国文化

王立群

淄水与潍水

在泰沂山脉高山脊背的背面,是一大片丘陵过渡地带,蜿蜒起伏的丘陵边缘,是广袤的山麓堆积平原。与鲁西南地区的汶泗相似,多条同样自高山汇集而成的河流,在海洋与泰沂山脉东北部之间的广阔地带,肆意流淌,呈网状向北,最终汇入渤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淄水与潍水。

淄水,源出泰沂山脉中段的鲁山,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期,就已成形。雨水充沛之时,曾泛滥成灾。经大禹治理,复其故道,自此通流无阻。潍水则更趋东部,古潍水所经流域几无书面记载。概在今诸城、安丘境内汇集,向北而入渤海。两条季节性河流,虽常在夏季水量充沛之时泛滥成灾,却也为这片广袤而荒芜的大地带去了肥沃。

两条河流沿岸,既有冲积沃土,又有山川林地,下游地区更是广阔的平原地带。丰沛的水流,成就了茂密的丛林,更为农田灌溉、资源开发等提供便利,也为夷莱等族群在这一地区创建农耕文明打下了基础。

在滋养出与鲁西南同样灿烂文明的同时,一个承续千年的城市——古青州登场了。

海岱唯青州

青州即绿洲,是林木繁盛、绿色覆盖的地带。从中国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到后世的《周礼》,都将青州列为古九州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青州是一个地域概念。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对古青州的地域作了这样的描述:“海岱唯青州,堣夷既略,维、淄其道。”显然,在司马迁的概念中,泰山与大海之间的广袤地带,都属于青州,几乎包括整个半岛地区。而狭义的古青州,则主要指淄水以东、潍水以西的内陆地区。从8400多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夏商时期,莱夷等氏族在此安居乐业,东夷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体系一直在古青州地区兴盛发展。

暖温带季风型气候,使古青州夏日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从温度到湿度,再到光照等自然条件,均适合桑树的生长,于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丝绸业在这里诞生。盐、海产品及葛布、麻类、铅、奇石等丰富的物产使古青州成为自然而生的富庶之地。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交通发达。据《禹贡》记载,青州的贡物“浮于汶、达于济”,显然,除了淄水、潍水与大海相连之外,青州地区还可以通过淄水往西南行走,经汶水与泗水相连,并最终连接黄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虽然这都需要一定的陆上交通配合,但在那个时代,古青州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商贸发达地区的先决条件。

公元前1051年,姜尚以兴周灭纣的首功被封于齐,都营丘,即今天的临淄。齐国诞生,东夷文化独立于中原文化的时代就此结束。

鼎盛之州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太公封齐,作为一个外来者,需要面对莱夷等国的对抗。直到公元前547年,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莱国被齐国吞并,山东大地正式进入了齐鲁两大文化体系并立的时期。

“因其俗、簡其礼”的政策,充分体现了齐文化的特色和精髓,其开放性、功利性、实用性为主导的特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展示出超强的生命力。和谐共处的文化政策、尊贤上功的用人方针,加上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经济策略,使本就拥有“渔盐之地”这一最优物质资源的齐国迅速成长为最具竞争力的诸侯国之一。

经齐桓称霸、灵公灭莱、景公复霸,到春秋后期,齐国的疆域已经囊括西至聊城、东到半岛、南达泰莱、北至渤海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以齐国都城临淄为中心的古青州地区,越来越繁盛。而在泰沂山脉的另一侧,鲁国在国力强盛时期,疆域及势力曾东到大海、北至泰山、南达淮水、西至徐地。

自西周至战国的800年间,山东半岛从邦国林立到齐鲁并起,从疆域发展到文化形成,奠定了今日“齐鲁”的基础。一为霸主之国、一为礼仪之邦,圣人辈出、百家争鸣。古青州地区雄厚的物质基础让齐国在国力上,远胜于鲁国,但其文化光芒终究难及孔孟之儒学。

南北朝时期,随着山东地区经济政治中心的西移,济南地区开始兴起,并逐渐超过古青州。到唐代,古青州一分为二,淄州与青州成为今天地域行政区划的雏形。鲜衣怒马的古青州时代,暂时告一段落。

猜你喜欢

青州齐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蜗牛的故事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访青州李清照归来堂
谁远谁近?
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秉笔直书
史籍正误二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