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海陆沉浮记

2020-07-30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五岳山脉泰山

王立群

亿年沉浮

在20多亿年前地球生命刚刚形成时,古泰山就已经存在。5亿年前,华北地区大幅下沉,古泰山沉入海底。

在海底沉睡了近4亿年之后,泰山迎来新的“生机”。距今约1亿年前,太平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进行了一次影响巨大的“亲密接触”,造就了中国地质学史上著名的“燕山运动”,现代意义上的泰山雏形诞生,与其同时代形成的,还有太行山脉、横断山脉、唐古拉山、贺兰山……

不过,从雏形诞生到今天泰山及其引领的泰沂山脉最终确定,又经历了近7000万年的演化。海拔超过1500米的泰山主峰,在平均海拔只有50米的华北平原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的存在,也打破了华北平原单调的地理格局。

虽然其高度不足以阻挡来自太平洋的季风,但夏季丰沛的降水,还是让这座高山主导了整个山东半岛的生态布局,齐鲁人文历史的书写正式开始。

山水孕育

温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夏日丰沛降水,使泰山的森林覆盖率超过90%,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大蜻蜓、大马陆、亚利桑那龙都曾是泰山的主人。直到今天,泰山仍有32种山东特有植物, 约占山东特有植物总数的40%, 其中有28 种特产于泰山,还有泰山赤鳞鱼为特有的动物物种。

以泰山为引领,泰沂山脉如一个倒三角斜插入华北平原。其东北、西南均为广袤的平原地带。夏日雨水沿山势流淌,于山下聚集成河,自泰沂山脉中部汩汩而出,四条改变山东半岛的河流就此形成。

汶水、泗水向西南流淌,滋润了鲁西南大地。淄水、潍水则自山阴而出,向北流淌。在亿万年的流淌中,比冲积平原更适合植物生长的山麓平原,在鲁西南和鲁北地区诞生。

山区丰厚的植被为人类提供了采摘和狩猎资源,所以四五十万年前,当北京猿人在周口店一代点燃文明之火时,沂源猿人也已经在泰沂山脉中穿行。当狩猎与采集逐渐被更高效的种植取代,我们的先祖开始走出深山,沿河而下,逐水而居。

后世的事情我們已经熟悉。在汶泗流域,诞生了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而淄水与潍水之畔、渤海之滨,百家争鸣的齐文化大放异彩。齐、鲁两大文化体系孕育而生。

登之小天下

今天,仍有学者认为《山海经》中所指“古昆仑”,即是今天的泰山。

古人对泰山高度的认知,大抵来源于直观的视觉感受。华北平原与泰山的相对高度差超过1000米,从辽阔平缓的平原地带远眺泰山,在景观形象上形成一种凌空而起的视觉冲击,这种耸立于野、直插云霄的浩然气势,为世人对泰山后世的定位奠定了基调。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泰山在齐鲁大地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齐鲁大地之上,使齐与鲁两大文化体系独立发展。齐国于泰沂山脉修筑的长城,绵延百里。秦统一六国,齐长城失去其战略意义,齐鲁文化的大融合时代开启。

而泰山地位的真正提升,始自古代帝王对她的重视。在东周之前,泰山崇拜依然只是齐鲁大地的一种区域性信仰。《墨子》对于周武王祭祀泰山的记载,使泰山在中国王朝更迭中扮演的角色开始提升。

这种对泰山的祭祀活动,在齐对山东的统治时期被高度推崇,齐国凡兴师路过泰山一定会祭祀一番,且祭祀仪式十分隆重。“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是说三个月前要准备好祭祀品,七日前准备斋戒,三日前开始斋戒。

到秦汉时期,封禅祀典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最终完成,封禅成为最隆重的国家祭祀活动,也成为帝王安定天下、宣扬功德的重要活动。泰山在整个封建统治体系中的象征性地位已经不可撼动。

秦汉时期,“五岳”这一概念正式定型。但是自先秦至两汉,“五岳”的指代并不相同,“五岳之名,随世而变”。不过在不同的“五岳”体系中,泰山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化。到两汉时期,泰山国运之山的地位已经被奠定,成为登之而“小天下”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山。

猜你喜欢

五岳山脉泰山
它,就在那里
“五岳”为何少黄山
山脉为什么不会无限长高
江善明
地球上的山脉为什么不会无限长高
山脉为什么不会无限长高
五岳独尊
五岳
美国民众雪中送别“泰山”
泰山天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