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30朱晓娟邱娟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病患常规实验组

朱晓娟,邱娟慧

(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231)

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简称为上感,主要包括鼻腔,咽喉等部位的紧急症状发生,并非是单独某一项疾病的代称,而是从宏观意义上讲属于一组疾病,常包括普通流行性感冒、普通性咽炎、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与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等[1]。但就发病症状划分又被称之普通感冒,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呈现自限性但发生率比较高,成人每年平均发病次数约3~5次,儿童发病率更高于成年人,每年发病6~8次。并且此病没有年龄、性别、地域限制,一年四季皆可发病,气温骤升骤降的春冬季节发病更多。因此不仅需要完善的治疗方案,配以适当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2-3]。基于此,本次实验以探讨综合护理性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中心目标,现已取得较好实验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时间内,至内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总病例数78例,按照就诊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名。在实验过程中均给予两组常规药物治疗,设定接受一般护理组别患者为常规组,给予综合护理组别设为实验组。本次统计排除免疫、心脏功能运作不足者,且患者疾病符合实验诊断诊断标准。护士长告知其此次实验目的并收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总结实验数据分析综合护理临床使用效果。

统计书面记录:常规组男性病患19例,女性病患20例,平均年岁(28.9±10.2)岁,平均病程时长(10.5±4.3)d,其中咽峡炎8例、常规感冒12例、急性扁桃体炎7例、其他12例。实验组男性病患21例,女性病患18例,平均年岁(29.1±10.7)岁,平均病程时长(11.4±6.6)d,其中咽峡炎5例、常规感冒11例、急性扁桃体炎9例、其他14例。比较不同组别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得出实验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没有临床对比意义。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

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工作,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提升护患之间的配合性提升治疗效果。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对患者病情充分了解,在用药前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免患者对未知事物生成恐惧感与焦虑感,打消不良心态。随时在患者的治疗档案上补充信息,监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心率、血压、血氧等)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若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要停药观察,严格遵守医生治疗医嘱。

1.2.2 综合护理

除一般护理外应时刻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当发生高热反应时首先通知医生后做退热,使用冷毛巾或冰袋物理降温,当物理降温不理想时刻使用药物降温。注意周围环境清结,为患者提供良好治疗环境,治疗会消耗大量水分故而要督促患者多饮水,若出现明显食欲下降可以静脉补充养分。另外,护理人员要及时舒缓患者的焦虑、不安等心理,保证护理操作可顺利实施,并高效完成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数据标准

在通过不同护理手段下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比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书面选项: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项等级划分,统计公式为(很满意+较满意)/组人数×100%=总满意度,数据越高护理越优秀;临床护理效果选项:症状消退时间、总护理时间、体温平稳时间,评分越高代表护理效果更佳。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统计使用统计学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其中检测计数结果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用x2值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标准,用T值检验,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实验组比常规组病情改善状况更佳,对比P<0.05具有临床统计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s)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s)

组别 n 症状消退(d) 护理时长(d) 体温平稳(d)常规组 39 3.8±1.1 4.7±1.6 3.5±0.4实验组 39 2.0±0.7 3.3±0.8 2.7±0.2 T 值 8.6214 4.8874 11.1713 P值 <0.05 <0.05 <0.05

2.2 比较护理满意指标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对比P<0.05具有临床统计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指标比对[n(%)]

3 讨 论

综合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属于更加全面且遵循科学理念的护理手段。通过的用药、饮食、治疗、环境等各方面的干预,为病患提供舒适护理服务,便于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4]。其中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效果显著,因此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生成,用药种类繁多,故而护理操作涉及较为广泛,可极大程度控制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例如病毒性心肌、支气管炎、肺炎等,以防并发疾病时刻威胁患者安全[5]。基于此采用综合护理后,可明显看出治疗效果的作用,拉近护患距离。

结果显示,实验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症状消退时间、总护理时间、体温平稳时间明显缩短,故而临床护理效果得以改善且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对疾病影响更甚,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影响较高,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增加。致使预后中护理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缩短可减轻经济负担,舒缓不良情绪可推广于临床。

猜你喜欢

病患常规实验组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常规之外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