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①

2020-07-29谷继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阿托心绞痛血脂

黄 展,谷继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好发于老年人,是目前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高的疾病类型,其发病后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会加重对机体的损伤,影响其心功能状态。冠心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发病后机体多伴有一定的炎症状态,且冠脉出现狭窄情况,致使机体自身的脂质代谢情况出现异常,使其长时间处于一种供血不足的状态下,从而引发心绞痛症状,加重对机体的损伤。临床上针对此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患者多伴有血液黏稠度增高表现,诱发机体出现血脂异常情况,加重临床对机体的损伤,在治疗中应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本次旨在观察其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随机选择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其阿托伐他汀联合他嗪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82例本院(2017-07~2018-07)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2组(随机表法),每组41例。实验组:男、女各为20例、21例,年龄47~79岁,平均(62.5±11.5)岁,病程0.5~10年,平均(5.2±4.5)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3例;对照组:男、女各为22例、19例,年龄49~81岁,平均(64.5±12.2)岁,病程1~8年,平均(4.5±3.2)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符合临床规定的研究标准。

1.1.1 诊断标准: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前区放射性疼痛等)、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结合《冠心病诊疗指南》中相关标准进行诊断。

1.1.2 入选标准:①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口服硝酸甘油后疼痛缓解患者;③心功能异常患者;④血脂水平异常患者;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2]。

1.1.3 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④严重脑血管疾病患者;⑤药物过敏患者;⑥孕妇、哺乳期患者;⑦严重感染患者;⑧精神类疾病患者;⑨传染性疾病患者;⑩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

1.2 方法

实验组:阿托伐他汀+他嗪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19990258,生产企业: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剂量:10mg/片,口服,初始剂量10mg/次,1次/天,最大剂量80mg/次,1次/天,不受进餐的影响,治疗2周;(2)他嗪:国药准字H20066534,生产企业: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剂量:20mg/片,口服,60mg/次,3次/天,治疗2周。常规治疗: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控制,给予其多使用低胆固醇类食物,并在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上述治疗[4]。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估:(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有效: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发作次数降低;(3)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发作次数无变化或加重[5]。

1.3.2 血脂水平评估:在患者空腹情况下采集其肘正中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3 心功能评估: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心功能进行监测,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后壁厚度-LVPWD[6];

1.3.4 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心源性猝死、心绞痛加重、心肌梗死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差异显著(χ2=4.479,P=0.034),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41,n(%)]

2.2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血脂水平对比显示,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差异显著(t1=14.143,P=0.000;t2=0.993,P=0.000;t3=11.822,P=0.000;t4=3.679,P=0.000),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2.3 两组心功能对比

心功能对比显示差异显著(t1=6.319,P=0.000;t2=4.901,P=0.000;t3=8.132,P=0.000;t4=8.779,P=0.000;t5=4.954,P=0.000),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对比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心绞痛加重患者2例(4.88%),不良反应发生4.88%(2/41);心源性猝死患者2例(4.88%)、心绞痛加重患者4例(9.76%)、心肌梗死患者3例(7.32%),不良反应发生21.95%(9/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5.145,P=0.023)。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内科常见的疾病,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在临床上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发病后伴有心前区转移性疼痛,服用硝酸甘油后明显缓解其临床疼痛症状,但其具有极高的复发率,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对其生命质量和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7]。临床上多采用单一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其效果不太显著,且随着治疗时间的不但延长,伴发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明显加重对机体的损害,对其治疗依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应选择一种高效,且服用后机体吸收较好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心功能改善情况[8]。

本次研究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他嗪治疗,其治疗效果为92.68%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发作次数为(0.41±0.08)天/次,发作持续时间为(3.13±1.12)分/次,均低于对照组,由此结果证明阿托伐他汀联合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发作时间,分析阿托伐他汀服用后机体吸收较快,其有极高的生物;利用率,明显降低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且其自身具有极高的竞争性,有效的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抑制,还可降低肝内胆固醇的合成,并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进行有效的刺激,降低甘油三脂水平,达到调控机体内部血脂水平的目的,促进对肌内内皮功能的调节,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9]。他嗪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强效抗心绞痛类药物,其经口服进入胃肠道并作用于机体,对脂肪酸的氧化作用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逐渐提高机体的氧化程度,降低血管运行的阻力,对心肌细胞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改善其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不足情况,并有效的抑制脂肪酸的氧化,起到协同作用的效果,提高治疗水平[10]。

综合上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他嗪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又可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状态,促进其临床生活质量的提升,且两者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猜你喜欢

阿托心绞痛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心绞痛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