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事业宣传的初心和时代需求

2020-07-27陈曦

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逻辑起点宣传

【摘要】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平等、参与、共享”为目标,让残疾人真正成为了权利主体,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残疾人的需求从过去的“吃饱穿暖”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劳动福利型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对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宣传残疾人事业,成为很多媒体人士深思的问题,本文围绕此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残疾人事业;宣传;逻辑起点;时代需求

新闻宣传工作是传递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通道。就内宣而言,是社会大众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事业的重要途径:就外宣而言,是展示我国人权状况的重要窗口,对于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思考残疾人事业宣传的逻辑起点,把握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宣传的新需求,是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的基本课题和重要命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说明。

一、中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初心与逻辑起点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残联是群团组织,对于残联的同志来讲,初心就是要自觉做好新时代党的残疾人工作,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共圆残疾人的小康梦、中国梦。1989年,随着中国残联成立,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年,《中国残疾人》杂志创刊,成为当时残疾人事业最集中最主要的宣传阵地。在《中国残疾人》的创刊号上,殘疾人事业的奠基人邓朴方撰文《为春天的事业而耕耘》,鲜明提出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随着新时代中国的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身为弱势群体却逐步摆脱了“弱势形象”,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示残疾人事业成就,反映残疾人幸福生活,为发展残疾人事业鼓与呼,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是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始终不渝的初心。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的逻辑起点随着残疾人观的改变,也发生了变化。1969年,联合国颁布了《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1975年提出《残疾人权利宣言》,1982年颁布《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93年颁布《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这些纲领、宣言、规则、公约就像是一封封战书,向国际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歧视、偏见、贫困和障碍不断地发出挑战。2006年《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通过,意味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逻辑起点也定格为“权利”,引申而出的是人人平等的权益。这个逻辑起点决定了媒体从业者在报道残疾人时,什么东西会出现在笔上和纸上,当以“权利”这个支点去思考“残疾”以及“残疾人”这个概念时,才能展现出“平权赋能”的底层逻辑。

二、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宣传的新问题与新需求

如何认识与对待残疾人,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从全程、全时再到全息媒体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形态发生了剧变,但有些问题却因为观念没有更新而“保留”了下来,“歧视”“刻板”和“猎奇”为最主要表现形式。比如,“万万没有想到,取得了辉煌成绩的他,竟然是一位残疾人”是媒体经常使用的话术,而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句话本身就是偏见的体现。残疾本身不能等同于低能,造成残疾人普遍弱势的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因为无障碍和歧视无法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比如,有的媒体在报道听力残疾人进行行为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听力残疾本身,致使社会大众对聋哑人造成了刻板印象。比如,有些媒体把“残疾”作为娱乐消遣方式的谈资,在残疾人相亲节目、选秀节目,以“自立自强”为幌子,以“不自量力”为里子等等。

在新时代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媒体在宣传残疾人事业时,要有政治意识。在报道重大事件时,要多角度,多层次。比如,201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对于这个新闻热点,中国残疾人杂志不仅从会议本身和社会反响进行报道,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报道,在自强模范前期演讲培训时,做了专题报道;在表彰会即将开始之时,对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作了历史回顾性报道;在表彰会进行之中,对国家的惠残政策进行了梳理,将自强模范个人的成长经历放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格外关注的大背景下:表彰会结束之后,做了人物特写报道。这个新闻报道整体显得非常丰满,读者也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个新闻热点。

通过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以正能量突出精神引领,不仅丰富了相对呆板的会议报道,增加了可读性,也让受众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更清晰地了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然融入其中,深入人心。

第二,报道残疾人的奋斗故事,要让人物立体而丰满。一直以来,残疾人奋斗的故事是残疾人事业宣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宣传过程中,媒体要通过残疾人的人生经历.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残疾人追求生活的勇气和努力,给他人树立生活的信心和生活的动力。在采写残疾人时,切记避免先入为主,带着刻板印象去套用“公式”。对于残疾人而言,并不是“关了一扇门便自然地打开了一扇窗”,残疾人突遇变故,往往是自己不得不苦苦地寻找自己人生之窗在何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纯粹依靠运气,也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纯粹的个人奋斗,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往往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衷的。当下,对残疾人物报道普遍程式化,对人物故事线遵循着“命运突变”到“自立自强”再到“辉煌人生”的故事模式,忽视了时代的造就,轻视了环境的因素,蔑视了社会家庭观念的影响。例如,本文作者在采写一位残疾人游泳运动冠军时,发现她的人生态度些许消极,并不符合大众对于冠军的想象。通过了解,发现她是儿时在汶川地震中导致了截肢,目睹生离死别造成了心理创伤。再深入了解,发现因其儿时的心理创伤并未得到良好的疏导,虽然在残联帮助和疏导下,她走入个人奋斗的轨道,但是曾经的悲痛经历却时时刻刻在梦中萦绕,而她的家庭,也因为没有正确残疾人观,对她“生死有命”的人生态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人物报道里,融合了个人的曲折和拼搏,社会的温暖和支持,重大事件中对个体关怀缺失的反思,对有家庭整体康复的建议。人物显得较为丰满而立体。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增加“脚力”,真正地扎根到残疾人身边;提升“眼力”,观察、发现、辨别残疾人的真情实感:锻炼“脑力”,提高对人的理解,对人道主义的理解,树立问题意识,自觉服务大局。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让作品更有思想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第三,关于残疾人事业中工作报道,要脉络准确而清晰。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残疾人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充分保障残疾人权利,全面增进残疾人福祉,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让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残疾人事业在每个阶段都有重点工作,在宣传过程中,媒体要梳理脉络,抓住残疾人事业工作中的重点工作进行宣传。2019年6月“康复大学(筹)”在青岛正式揭牌,标志着康复大学筹建工作正式启动。这条消息的背后,是我国康复人才相对短缺的现状,是康复服务从广覆盖到高质量的转变,是康复大学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的蓝图,更意味着2020年是康复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一个具有康复特色的,以研究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新型高水平大学即将拔地而起。因此,在报道康复大学的消息时,要横向理顺脉络,纵向理清因果,才能做到准确和全面,最终形成富有信息量和专业度的消息报道。

新时代的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既有新闻报道的普遍性,也有事业发展本身的特殊性。书写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号召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唤起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展示残疾人经历的“障”与“碍”,普及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是新时代媒体工作者报道残疾人事业要遵循的准则。

参考文献:

[1]周长奎.守初心.担使命把牢残疾人工作的根本政治方向[J].中国残疾人.2019(8):01.

[2]马军生.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J].共产党人,2019(16).

[3]蔡国春,谱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E].浙江新闻客户端.2019-10-28.

【作者简介】陈曦,中国残疾人杂志副主编

猜你喜欢

逻辑起点宣传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