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王安忆《天仙配》的叙事时间与空间

2020-07-27冯慧萌

文学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王安忆

内容摘要:时间与空间是王安忆认识小说、解读小说、创作小说的基本方面。《天仙配》创作于1997年,这篇小说篇幅不长,情节看似简单,但在小说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上颇具意味。作者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折射出乡村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同时透露出对贫困落后、文明进步等方面进行的辩证思考,本文将以时间和空间为切入点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王安忆 时间与空间叙事学天仙配

《天仙配》原本是民间故事,凡人董永卖身葬父,玉皇大帝的七女儿被他的一片孝心感动,私自下凡与他结为夫妻,帮助他摆脱困苦,渡过劫难后被玉皇大帝要求重返天庭,二人被迫分离。王安忆的短篇小说也以“天仙配”为题,借助这一民间故事进行小说情节架构,同时化用人物原型,不动声色地讲述另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闭塞的山村——夏家窑,村里水源紧缺,决定共同出资、出力打井,十八岁的孙喜喜替年迈的父亲分担活计,打井时被埋井下,独生子的离世使孙家二老备受打击,村长为安慰他们,给孙喜喜举行了一场冥婚,结婚对象是延安保卫战时受伤死去的小女兵,就像《天仙配》故事中董永和七仙女最终不免分离,这场冥婚的两位主人公也同样被拆散,然而这场冥婚却给予孙家二老心灵的慰藉。

如果说民间故事《天仙配》旨在弘扬孝文化,那么王安忆的小说《天仙配》则在承继孝文化的基础内涵上进行延展,小说分别以孙喜喜和小女兵为叙事线索,通过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两个人物巧妙连接勾勒出夏家窑这个地区的历史与现在。时间与空间是王安忆认识小说、解读小说、创作小说的基本方面。《天仙配》这篇小说篇幅不长,情节看似简单,但在小说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上颇具意味。作者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折射出乡村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同时透露出对贫困落后、文明进步等方面进行的辩证思考。

在物理学中,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时间描述事物之间的顺序,空间描述物体的位置,同样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建构小说的两个重要方面,但与物理时间和空间存在差异。王安忆曾在《小说的异质性》一文中专门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探讨了其对于小说的本质意义。

首先就时间来说,小说的叙述附在时间上,但叙述时间不同于白然时间,“小说的时间……是由时间里的价值而定,价值是可摆脱自然的规定,重新来选择排序和进度,将散漫的现实规划成特定形式”…。以“时间里的价值”为依据,王安忆的《天仙配》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个是村长开始发愁,这是小说叙事时间的起点,也是故事各方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另一个时间点是打井,打井是故事的起因,引发了后续事件,这是整个故事自然时间的开始。作者选取故事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间而非故事自然开始的时间作为叙事的起点,这样打乱时间的白然排序显然是作者的精心安排,给故事巧妙地设置悬念,造成紧张的氛围。如果说村长发愁这个时间点有收拢故事线索的效果,那么打井这个时间点则有发散线索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叙事时间有张有弛。打井是故事自然开始的时间,以此为坐标,作者巧妙地在打井以前插入了三段历史时间,首先从打井的原因——泉眼断流出发,写了夏家窑地区的世代变迁,这是夏家窑的古代历史;其次从打井的后果——孙喜喜被埋出发,通过回顾孙喜喜的成长历程,写了近二十年夏家窑的风土人情,这是夏家窑的当代历史;第三从打井的后续事件——为孙喜喜结阴亲出发,引出小女兵的传说,将胡宗南攻打延安作为故事的時代背景,这是夏家窑的现代历史。将这三段历史作为故事背景置入小说中,作者轻巧、有层次地将一个地域的历史发展变迁勾勒出来,使得小说的容量与意蕴变得异常丰富。

无论作者有意识地打乱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将矛盾最突出的时间点作为故事的叙事起点,还是以白然时间起点的事件为中心进行发散来增加故事时间的跨度,都能有效突出时间里的价值。而对于价值不大的时间段,作者则采取省略的办法。例如结阴亲到村长发愁这段时间共有三年,三年作为自然时间不算短,但在小说中这段时间没有事情发生,价值不大,因此作者仅用“一日一日,春去冬来,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新坟变成了旧坟”[2]_句话就交代过去,加快了叙事时间的进度。村长发愁以后的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解决矛盾时期,这一段叙述在时间上基本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描写村长怎样逐一解决矛盾,解答小说开头抛出的难题。总之,作者通过巧妙排列小说中故事的先后顺序和妥善处理叙述的长短与故事时间长短的关系,使得小说跌宕起伏、意蕴丰富,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其次在空间方面,王安忆认为空间是客观存在,受语言线性特点的限制,语言擅长描写主观性存在,小说要表现空间,必须将空间转变为时间的形态。“我们必须以叙述赋予空间含义,才能使它变形到可以在时间的方式上存在”[3],同时“要在空间里实现主观性,最好的途径是赋予人的气息:性格、感情、活动、生活”[4]。在这篇小说中,王安忆对于空间的处理正是通过人与空间关联的方式赋予空间含义来实现其由客观向主观的转变。夏家窑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隐藏于山沟之中,描写它所在的方位无疑是进行空间描述,怎样将这一客观空间变成主观存在呢?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夏家窑,就好像一只飞得特别高的老鸹下在山折折里的一个蛋,挤在石缝里,再也找不着了”。老鸹即乌鸦,是一种体型很小的鸟,飞在高空中,下面是千沟万壑,老鸹显得十分藐小,仿佛开阔背景中一个黑色的小点,夏家窑就更小了,是老鸹的蛋,落在沟壑中难以发现,同时,“石缝”一词揭示出夏家窑植被稀少的生态环境,为下文打井进行铺垫。夏家窑像山折折里老鸹下的蛋这个比喻是人们对夏家窑这个空间的主观认识,通过将人的认知融人客观空间,作者就清晰地交代了夏家窑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正因为夏家窑被赋予了闭塞、偏远的含义,结阴亲、寻烈士的事情才有可能发生,现代版“天仙配”的故事才能展开,由此完成了空间向时间的形态转化。

又例如,孙惠家的院子,小说中共有三处地方写到这一空间。第一处是孙喜喜与小女兵结阴亲之后,村长得知小女兵是革命烈士,被要求带乡干部看坟头时,路过孙惠家的院子,“院子里没人,晒着一席粮食,门框上挂着一串红辣椒,挺醒目的,日子过得像是返过一点神了”[5],在这处描写中,院子里没人,但从粮食、红辣椒等细节描写可知人物其实隐藏在空间的背后;第二处是村长从乡里回来得知要给小女兵迁坟之后,“村长有几回走到孙惠家院子前了,又折回来。老人家门框上的那串红辣椒,辣着他的眼,这好像是一点过日子的心劲,不是那么旺的,稍不留意就会扑灭了它”[6],这次描写孙惠家的院子,依旧写到了门框上的红辣椒,从空间上看没有任何改变,但是村长的心境却截然相反,前面是希望,后面却是担忧,可见空间已全然成为一个主观存在;第三处是村长明白迁坟不可避免之后,他来到孙惠家,“这天晚上,村长迈过了孙惠家的门槛。他晓得,今晚他要迈不过这个门槛,老人家一宿不得安泰。他要一直迈不过这个门槛,老人家就一直不得安泰”[7],这处描写突出了一个空间意象,即门槛,对比前两次村长过孙惠家而不入,这次村长迈过门槛,既是踏人了孙惠家这一具体空间,同时也象征着克服内心的障碍,空间与人物情感和心理紧密结合。总之,作者通过赋予空间人的气息,搭建出人物活动的舞台,增强了表现力。

小说围绕“村长发愁”展开叙事,表面是写孙喜喜和小女兵的故事,实则为我们展现夏家窑的发展历程和问题。整篇小说中,作者并非直接着眼叙述夏家窑的发展问题,而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时空关系从侧面展现矛盾与冲突。首先,通过时间上的今昔对比,探寻夏家窑贫穷的现实原因,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古时的夏家窑资源丰富、生态良好、适宜居住,可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们过度掠夺资源,导致了环境恶化,再加上两个族群斗争消耗大量钱财与人力,这是夏家窑衰落的开始。第二,通过空间上本土与外乡的对照,进一步探寻夏家窑贫穷的思想原因,即抱残守缺、不思变革。夏家窑是“山折折里的一个蛋”,偏远闭塞,胡宗南进攻陕甘宁对这里的影响也仅限于受伤小女兵的到来,后来政府曾经提供多种扶贫政策,送电、拨款、传授养殖技术甚至迁徙,但始终无法脱贫致富,且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可见外界文明对这里影响甚微,思想落后是夏家窑贫困的根源。此外,作者还意识到改变思想观念并非易事,如果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人民一味强调文明进步并不能起到实际解决问题的效果,因势利导不失为一种策略。例如,村长用结阴亲的办法安慰孙家二老是唯心主义做法,按理不应该,但却从实际上帮助二老减轻失去儿子的伤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同样,村长假借玉皇大帝的名号编了小女兵投胎的故事,这也是落后思想,理应摒弃,实际效果却是获得了孙家二老的理解进而顺利归还了革命烈士的遗骨。

王安忆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和文学理论研究者,时间与空间在她的笔下充满意味,通过《天仙配》我们可以看到她如何巧妙利用时间与空间构建小说世界,勾勒以夏家窑为代表的贫困农村的发展历程及面貌,同时作者饱含人文关怀和保持清醒认识,指出人口与发展的矛盾需要进步思想来解决,而彻底改变陈1日观念,扭转贫困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耐心、信心与恒心。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这一切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l]王安忆《小说课堂》,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2年,第138页。

[2]王安忆《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 7页.

[3]王安忆《心说课堂》,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2年,第142页。

[4]王安忆《小说课堂》,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42页。

[5]王安忆《天仙配:王安憶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6]王安忆《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7]王安忆《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作者介绍:冯慧萌,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王安忆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分你一半炒青菜好吗
分你一半炒青菜好吗
王安忆
给孩子们的故事
浅析王安忆小说中的“是……(的)”结构
忧伤并美丽着
王安忆的世俗与清雅
当写作成为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