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科与儿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发育筛查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2020-07-27邹积茹朱晓莉赵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康复科儿科发育

邹积茹,朱晓莉,赵蕴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对此需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改进,开放二胎政策,以缓解人口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颓势。 新生儿的增加虽然提高了人口增长率,但同时也使得新生儿病症发生率得到了提升[1]。 若新生儿在分娩前因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感染、窒息或早产等情况,便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风险,甚至会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存在此类情况的新生儿在临床上被称为高危新生儿。 据相关调查情况来看,高危新生儿虽然前期较为正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脑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率较之其他正常新生儿明显更高,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精神发育障碍等,对其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2]。 为降低高危新生儿发育障碍的出现,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首要的便是要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发育筛查、评估日后风险等,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危新生儿发育障碍的出现。 该次于2018 年1月—2020 年1 月的60 例高危新生儿, 于实验中详细分析了康复科和儿科结合在高危儿发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中共选取了60 例研究对象,经CT、MRI检查发现, 组内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吸吮困难、颅脑异常等情况,属于高危新生儿范畴,符合入组标准,且家属已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同意新生儿接受该次实验的康复治疗。 入组后按照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配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患儿。 对照组男性患儿14 例、女性患儿16 例;平均体重(3.05±1.05)kg。 观察组高危新生儿中男性、女性均为15 例,平均体重(2.89±1.69)kg。 对比两组高危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家庭指导康复疗法,由医护人员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指导家属康复治疗技巧,告知家长记录方法并定期上报,同时医务人员应根据相关数据来调整康复治疗计划。

观察组与之不同,需采用院内康复科、儿科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康复治疗,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具体病症情况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康复治疗计划,实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3]。 详细干预方案如下:(1)评估患儿高危情况。 通过一般资料情况来看,高危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吸吮困难、颅脑异常等情况,由此可见,患儿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及时开展早期康复干预。 在对患儿实施干预前,护理人员应评估患儿的高危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2)视知觉训练。 视觉、知觉是感官系统正常的具体体现, 在以上情况的影响下,患儿可能会存在视觉、知觉感知不良的情况,对此护理人员应重点围绕视知觉训练开展康复工作。 应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仰卧位,使用颜色分明的黑白卡片进行视觉追踪训练,在康复干预前期,卡片的移动速度应尽量保持缓慢,活动范围不宜过大,随着其视觉感知能力逐步提升来提高视觉追踪训练强度。 在听觉训练方面,医护人员应有耐心,多多与患儿交流,保持语气的轻柔,并增加其名字的呼唤频率,使得患儿能够循序渐进的感知声音。 在触觉训练方面,一般多使用水疗方法,应用应保持在每周2~3 次,让患儿在水中感受到来自水中的温热感、浮力感等,随着其触觉的恢复,还可以使用毛刷刺激其足部。 最后,还应进行全身的感觉训练,协助患儿进行自身运动,或于倾斜板上保持仰卧位、俯卧位,使得患儿能够本能的进行攀爬,促使其改善自身整体感觉能力。 两组患儿均需要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该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DST 评估后的MI 值和DQ 值为准。 统计各方面发育评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实施康复干预前, 两组患儿MI 值、DQ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施康复干预后,观察组患儿MI 值、DQ 值明显更优于对照组, 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后DST 评估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后DST 评估情况对比(±s)

组别康复干预前DQ MI康复干预后DQ MI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73.91±8.56 77.63±6.48 1.548>0.05 80.77±8.75 83.23±9.21 0.874>0.05 96.92±6.08 91.84±8.66 2.135<0.05 101.57±7.93 94.16±9.65 2.649<0.05

观察组高危患儿的适宜性、语言、个人交往、精细动作、 大运动等方面的发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各方面发育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儿各方面发育评分对比[(±s),分]

组别适应性语言个人交往精细动作 大运动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78.02±0.17 89.63±0.44 134.800<0.05 79.33±0.58 90.67±0.51 80.420<0.05 71.06±0.83 88.63±0.98 74.930<0.05 85.69±0.17 91.57±0.49 62.100<0.05 86.74±0.25 94.63±0.41 89.990<0.05

3 讨论

当前时代背景下,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得高危新生儿出现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发育,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障碍、智力低下等症状。 新生儿出现上述不良症状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相关医务人员需提高重视度,降低此类情况的出现[4]。 临床上对于存在不良症状的高危新生儿实施治疗前应提前了解患儿病症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新生儿年龄小,与外界接触时间短,且在二胎政策的刺激下新生儿数量增多,使得高危新生儿数量增加。 据相关统计调查情况来看,我国的残疾儿童数量较高,到目前为止,每年几乎均会增加大约19.9 万例。残疾不仅会对患儿的未来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 同时,相关数据显示, 残疾儿童中因智力发育不足而致残的患儿占54.2%,主要包括脑瘫型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 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宫内窘迫、围产期窒息、感染、早产等,因此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方面。 此外,经有关医学专家研究情况来看,若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高危患儿能够在0~1 岁阶段进行早期干预,则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其症状,因此当下不仅应提高高危儿的筛查效率及准确率,还应注重对高危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 新生儿在妊娠期间由于母体生活习惯不良、合并有并发症或其他意外情况,便有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并出现脑部发育不足的高危情况[5]。脑部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枢,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新生儿生理方面比较脆弱,往往在孕妇不知情的情况下而出现损伤, 据相关临床调查研究发现, 儿童在2岁之前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黄金阶段,尤其是在母体发育过程中,更是为日后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高危新生儿之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吸吮困难、颅脑异常等情况, 主要便是因未能够提前实施干预而引起。对于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康复干预类型在临床上可分为家庭指导、院内康复干预治疗,该次选取了60 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患儿。 据实验结果来看,在实施康复干预后,使用院内康复干预治疗的观察组, 患儿的MI 值、DQ 值等指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次,该次实验中, 对观察组患儿实施了针对性较强的康复治疗,主要围绕视知觉训练、听知觉训练、触觉训练以及本体感觉训练开展工作,两组患儿各方面的发育情况来看,观察组患儿的适应性、语言、个人交往、精细动作、大运动等方面的发育评分分别为(89.63±0.44)分、(90.67±0.51) 分、(88.63±0.98) 分、(91.57±0.49) 分、(94.63±0.41)分,较之对照组来看,观察组患儿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种不同的康复干预疗法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次实验中观察组所使用的院内康复干预治疗方法由康复科、儿科相结合下共同合作治疗。 康复科中针对神经功能康复有着深厚的诊疗经验,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比较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但同时更需要儿科医护人员进行帮助,进而将两科室诊疗手段结合,并围绕每一例高危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共同开展康复治疗。 家庭指导康复干预与之不同,能够保障患儿可处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而可放松心理压力,且与前者相比所需费用更少,更加经济[6]。

综上所述,对高危新生儿开展早期康复干预治疗能够较大程度缓解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将康复科与儿科相结合共同进行院内康复治疗,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康复科儿科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圆梦儿科大联合
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