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哈利·安斯特朗

2020-07-26徐一灿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自我

摘  要: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作家,本文以其小说《兔子富了》为例,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的发展历程,研究在哈利身上“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体现,深入探讨主题背后的意义。

关键词:《兔子富了》;精神分析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作者简介:徐一灿(1996-),女,汉族,安徽省宁国市人,河海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2

一、作家简介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1932-2009)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诗人,同时也是当代美国最多产、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他一生的著作丰硕,“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广为流传。1960年,“兔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兔子,跑吧》(Rabbit, Run)成功出版,这部作品让他在美国文坛一举成名。第二部小说《兔子归来》 (Rabbit Redux)出版于1971年。第三部小说《兔子富了》(Rabbit Is Rich)出版于1981年,这次厄普代克获得了1982年的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而第四部《兔子歇了》 (Rabbit at Rest)则使他荣获了199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

二、背景概述

初次了解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要写“兔子”?实际上,“兔子四部曲”并不是真的在写“兔子”,小说的主角是哈利·安斯特朗,他的绰号是“兔子”,提起兔子这种动物,眼前总会浮现出它蹦蹦跳跳的样子,兔子很胆小,当周围有风吹草动的时候,兔子总会肆意逃窜,给主人公取一个这样的绰号,似乎在象征着什么,这个人就像一只兔子。

“兔子四部曲”凝聚了作者厄普代克三十年来的心血,这四部作品记述了美国中产阶级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的生活图景,通过对中产者哈利及其生活环境、周围的人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及变化历程。厄普代克的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性爱描写,以我们当今社会的开放程度我们尚且能够接纳。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这却是一种不小的冲击。在此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兔子富了》这部作品上,故事发展到了这里,主人公哈利已经46岁了,他和妻子詹妮丝重归于好,继承了已逝岳父的车行,在美国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哈利所销售的省油的丰田汽车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地财富,他也摆脱了在前两部作品中的衰颓之势,开始过起了“富人”的生活,然而一切并非万事如意,儿子纳尔逊从大学辍学回来,想要跟他争夺车行的领导权,他也一直陷入在昔日的情感中,对旧情人鲁丝念念不忘,并且下意识的认为鲁丝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女儿,三次想要登门相认。下文中我们将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探讨哈利这个角色:兔子是真的富了吗?

三、理论介绍

地质理论按照空间的隐喻把心理机制分为不同的亚系统。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地质说。第一种把精神分为三个系统: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的范畴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感知和理解;前意识是可以被意识唤起的范畴,通常与记忆有关,并可以通过语言了解;无意识是被审查的范畴——被排斥在意识和前意识的知识之外。第二种地质说(也称作结构模式)是弗洛伊德后来在《自我和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1923)中提出来的,它把精神分为三种力量:本我(本能力量的中心)、自我(再现主体身份以及与外界现实协调的力量)、超我(再现内在化了的来自父母和社会的规训,或称作良心)(刘婕,邱美英,王逢振 2009:43)。

简而言之,人格结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这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冲动,比如:性冲动,也就是无意识层面上的人本能地会做出的反应。在其上的一个层次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调节“本我”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而“超我”则是最高层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良心”,指人从道德和良心出发去遵守社会规范。然而,很多时候,“本我”和“超我”之间原本就处在对立面,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自我”也会有调节失灵的时候。在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兔子”的形象。

四、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哈利

《兔子富了》这部小说读下来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桥段是兔子三次离家出走去寻找自己和旧情人鲁丝的女儿,而这三次去寻找女儿并非都是心血来潮,每一次都是事出有因。

第一次出走是因为儿子纳尔逊故意撞坏了兔子的爱车即“克罗纳花冠车”。

“‘剐的是另一边,爸爸。纳尔逊解释说:‘你知道,比利和我从艾伦威尔街往回赶,比利的女朋友住在艾伦威尔那条多风的黑路上,因为我知道我回去吃晚餐迟了,所以我可能想把车开的快一点,我不知道,可是你在那些黑路上不能把车开得太快,那路上风太大了。一只旱懒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突然在我前边出现了,一心想躲开它,我把车开出了马路边,车后边的侧面蹭在了电线杆上。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厄普代克 2008:111;本文采用此版本译文,以下只标注页码)。哈利检查着自己的爱车,看着破损严重的车十分心疼。

“哦,行了,爸爸,”纳尔逊说。“别当成多大的事情。钱是保险公司出的,不是你,尽管好好修理,你几乎用不着出钱就能开上一辆新车了,他们难道不是给了你一个大折扣吗?”

“大折扣,”哈利说。“分明是你开车出去把车撞了。我的克罗纳花冠车”

“我不是有意的,是一次事故,倒霉。你想让我怎么做,尿血嗎?跪下来哭泣吗?”

“不必费心了。”

“爸爸,汽车只是一件东西;你看上去好像是你失去了你最好的朋友。”

一阵凉风,在很高的上空刮过,没有吹到他们,却吹动了树梢,把街头的光线搅得在变形的铁皮上晃来晃去。哈利长叹一口气。“唉。那只旱懒怎么样了?”(112-113)

哈利对儿子失望至极,“本我”是伤心失望的,“自我”驱使他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女儿,比起对亲生骨肉的思念,哈利更多的是在寻找一种解脱,鲁丝的女儿也就是他心中的一种向往。

倘若鲁丝听见他敲门做出回答,那么他应该对她说些什么呢?

天呐。我倒巴不得呢。

别,等等。先别关门呀。也许我能帮帮你。

你怎么会发善心想到帮助我呢?出去。说真的,兔子,我一看见你就感到恶心。

我现在有钱了。

我不需要钱。我不想要任何沾上你的臭味儿的东西。我需要你的时候,你跑了。

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可是我们一起看看眼下的情况吧。我们的那个姑娘在这里——

姑娘,她长成女人了。难道她不可爱吗?我感到无比自豪。

我也自豪。我们应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了不得的基因啊。

别他妈的抖机灵。我在这里苦守了二十年,你到哪里去了?(118-119)

哈利自己臆想出了一幅场景,然而他最想说的话却是“我现在有钱了”,“自我”依然是虚荣自大的,因为自己变得富有了,觉得用钱就能帮到旧情人和女儿。

哈利第二次去寻找女儿是因为纳尔逊的女友普露怀孕了,坚持结婚,同时踢走了查利,在车行中占据要位。看到儿子要走自己当年的老路,即奉子成婚,以及自己在车行中的位置受到了影响,哈利十分悲痛,于是,“自我”牵引悲伤地“本我”二度寻找女儿。

嘿。你不记得我——

当然记得。你是那个汽车经销商。

我想,我不僅仅是卖汽车的吧。

还会是什么?

你母亲的名字真的就是鲁丝·拜尔吗?

唔……是的。

她过去一直没有和你提起你的父亲吗?

我的父亲已经死了。他过去为市区承办校车。

那不是你的父亲。我才是你的父亲。(289)

这次哈利依然是在幻想中完成了父女二人的见面。

第三次,儿子纳尔逊抛下了即将生产的妻子,开着哈利的克罗纳花冠车逃跑了,哈利的情绪一度崩溃,这次他真的去找鲁丝了。

“我是哈利·安斯特朗。”

“我看出来了。你到这来想要什么?”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说一会儿话?我有事需要问问你。”

“不行,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一边去吧。”(453)

多年未见的鲁丝见到哈利自然是心生厌恶。

“别说话这么粗鲁。你在我面前证明不了任何事情,只能证明我当初接纳了你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你是丧门星,上帝最清楚。你心里就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然后索取,索取。在我还有东西给你的时候,我给了,尽管我知道不会得到任何回报。现在感谢上帝,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了。”

“快告诉我真相吧,”他请求。(457)

或许,“本我”中哈利是愧疚的,想要确认安娜贝尔是自己的女儿。

“钱怎么样?”他问,尽量让口气随便一点。“帮她一点行吗?我把钱留给你,这样,你看,就不会显得很突然或者别的什么。如果她想上学,比如说。”他的脸红起来,鲁丝不说话有害无益。(461)

“本我”是哈利多年以来埋藏在心里面的愧疚,“超我”让他想要用钱弥补自己的女儿。

“我不会让你称心如意,认下你的女儿,就是你掏出一百万块钱也没用。我把她养大了。她和我在这里一起听凭命运安排,你他妈的哪里去了?你在克劳尔商店那次看见我,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可我这些年知道你在哪里得意,你对我对我的孩子统统漠不关心。”(462)

哈利心中的希冀再一次幻灭了,儿子带来的痛苦让他三番五次想要通过寻找女儿得以慰藉,然而最终希望破灭。

五、结语

“寻找女儿”可以看作是整部作品的一条线索,“超我”让他内心饱受煎熬,想要用金钱弥补鲁丝和女儿,因为拥有财富而膨胀的“自我”却在现实的打击下狼狈不堪。“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缠绕,为我们呈现出了哈利的精神世界。兔子真的富了吗?表面看来,兔子拥有了车行的经营权,赚了一大笔钱,变成了一个“富人”,然而我们窥见的却是他精神上的贫瘠。生活上不如意,跟妻子詹妮丝的重归于好只是为了拥有车行,儿子纳尔逊一直跟自己作对,用金钱作筹码也无法跟女儿相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兔子”一样的人物在四处逃窜,却处处失意。这么看来“兔子富了”似乎别有深意。

参考文献:

[1]刘婕,邱美英,王逢振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约翰·厄普代克. 兔子富了[M].苏福忠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弗洛伊德.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5](美)约翰·厄普代克.兔子为什么非跑不可?[J].张煤,译.外国文学,1992(2):78—81.

[6]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7]金衡山.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8]钱满素,罗长斌.厄普代克和他的兔子[J].宁波大学学报,1997,(1):18—19.

猜你喜欢

自我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论《金色笔记》中的自由、自我及言意矛盾
中国商业广告中的“自我”呈现
对戏剧艺术表演中自我与角色关系的探究
从皮埃尔·阿多的批评看福柯晚期的主体观念
认同的崩溃
作文需“自我”感受在场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