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2020-07-24郝明明王一婷周延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郝明明 王一婷 周延

摘 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食品检测部门对实验室检测数据的数量和准确度要求提高,并且实验室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完善。本文针对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分析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的卫生安全愈发关注。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很多重要工作。食品检测机构对食物的检测数据关系着食品能否出现在市场中,更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实验室要建立一套技术来检测食品,保证得到的實验数据科、学可靠,减小分析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1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简述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在检测物质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和分析,尽量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在控制过程中能发现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检测报告[1]。

2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2.1 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在1924年由一位美国博士发明的。该技术是利用一种统计方法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分析,使实验过程一直处于稳定且可被接受的水平,从而使产品符合要求。质量控制图相对直观,从图中可以分析出引起质量变异的原因是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在食品检测中常用到的控制图是均值-极差控制图,当检测结果处于正常状态时,控制图上的点处于上下限之内。

2.2 标准物质的应用

标准物质是指均匀且性质较稳定的物质,常用于校准检测仪器、检测方法以及给材料赋值等。标准物质在使用时要遵循以下要求:①标准物质的组成要与被检物质的组成相同或相似,减小不同组成造成的系统误差;②标准物质的浓度要与被检物质的浓度相差不大;③标准物质在检测后的准确度要比被检物质的准确度高;④在检测时标准物质要在有效期内。

将标准物质的检测结果与被检测物质的检测结果对比,如果差异较大,则需要对被检物质进行再次检测,如果再次检测的结果还是有较大差异,则需要寻找造成差异的原因[2]。

2.3 加标回收法

上文提到的标准物质虽然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标准物质制备过程复杂且价格昂贵,而且部分物质缺乏标准物,导致此方法不能广泛应用。加标回收法是指在被检测样品中加入已知质量或浓度的被测组分,将其与被检测样品形成对照实验,通过观察被测组分的回收率来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一般来说,回收率越高表明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越高。加标回收法实验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在实验室食品检测中有重要应用。

在使用加标回收法时要遵照以下原则:保证加标样品和普通样品按照相同的操作进行测定,减小实验误差;加标样品的取样浓度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设置成不同的数值。

2.4 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比对

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是指在预先规定好的条件下,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室对相同或者整体类似的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对比以及全面分析。实验室间的比对操作简单灵活且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设计不同的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达到对质量的控制。

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是寻找比对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根据选择比对因素的不同可以将实验室间结果比对分为方法比对、人员比对和仪器比对等。

实验室间结果比对一般采用单因素对照。除检测人员不同之外,被检测样品、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因素都要相同。

3 其他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除对检测方法采取质量控制方法外,还应该注意从其他方面对食品检测进行质量控制。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考核等,学习先进技术,确保实验结果科学准确。

另外,要做好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校验工作。严格遵循设备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仪器档案,方便仪器的检修和校准工作;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使用的化学试剂等药品要保证在有效期内,其供应商应可靠有资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则应停止实验,对药品进行检测。

4 结论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饮食,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技术作为支撑,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交正确的结果检测报告。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不断对检测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同时还要对检测人员、仪器和药品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不断提高检测能力。

参考文献

[1]劳嘉倩.浅谈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J].广东化工,2018,45(21):56-57.

[2]吴淑红.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9(30):47-48.

作者简介:郝明明(1984—),女,汉族,河南武陟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猜你喜欢

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