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目标与路径探究

2020-07-23李琰

人文天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志愿文明生态

李琰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明确了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作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建设美丽中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培育生态公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困境

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指引下,热心环保等绿色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的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服务行为。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号召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如火如荼。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視,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类、“绿色校园”环境保护宣传类、“环保卫士”新时代文明实践类等品牌服务项目,取得的较为显著的成绩,并以燎原之势遍布祖国大地。然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困境亟待解决。

(一)专业化能力不足,志愿服务水平不高

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志愿者运用其学习的生态文明知识,为改善社会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自愿提供无偿服务工作,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些简单地提供劳动力或者疏浅的指导类付出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同,它要求服务主体一般应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政治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然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显示,54%的非环境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校期间未选修“生态文明”类相关课程,43%的大学生志愿者从未获得过正规的志愿服务教育或技能培训。不少大学生参加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仅仅凭借自己对环境热爱或奉献精神和在活动开展前简单培训,便马上投身到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去。这不仅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因志愿者知识技能储备不足,志愿服务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更无法充分发挥和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激励性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不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各部委先后颁布了《志愿服务条例》等 3 部有关志愿服务的意见和法规和13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与管理的办法、意见和规范等各级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法律保障体系,但是操作性、微观性、约束性条款较少,尤其是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资金和条件保障等尚未进行明确具体的界定。在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中,具体表现为普遍缺乏健全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和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大学生的无偿付出长期得不到任何回报和经济保障,仅靠有限的精神鼓励,缺乏稳定充裕的资金保障,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级激励机制,必然会挫伤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积极性,影响服务的持续性、质量和常态化发展。

(三)内容形式单一,志愿服务效果不佳

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关爱动物等“形式化”和“运动化”为特征的临时性公益活动,具体多以对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校内外不文明现象开展劝导行动或发放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资料,这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内容缺乏,形式单一,不利于大学生群体志愿服务智力资源和奉献精神的发挥,造成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接力不足,且这种依托临时性活动会给人以走过场、做样子的表象,难以引起社会共鸣和形成常态化发展机制。

(四)组织方式落后,志愿服务管理方式亟待创新

长期以来,共青团充分发挥组织制度优势,弘扬志愿精神,凝聚青年的服务意识和行动,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率先探索志愿服务事业的排头兵,在发起和推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与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依托团组织开展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信息化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主体意识强烈等特征的“00后”大学生群体的需要。传统的校团委或院系团总支根据志愿服务基地需求制订招募计划和标准,再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具体落实的组织宣传方式亟需根据时代和“00后”大学生群体的需要而开拓创新。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目标

进入新时代,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着新的目标和要求。

打造专业化队伍。专业化的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稳定性和传承性。高校应健全基于专业背景的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设置,同时邀请专业人士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与案例分享等内容进行授课,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

完善制度化体系。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等有关志愿服务的意见和法规,结合高校实际,规范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细化高校志愿服务发展与管理、评价与考核等相关办法,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

形成品牌化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形成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品牌化是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基础。在美丽中国背景下,高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与社会产生联动效应;通过对内培育品牌和对外开展宣传,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

实施信息化管理。目前,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习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路径

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应开拓工作思路,破解发展困境,创新机制体制,整合自身资源,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构建专业化、制度化、品牌化和信息化的长效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培训指导,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一是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培训体系。以环保协会等绿色热心公益的大学生社团组织为重点对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者招募工作;充分利用团组织的作用,打通资源互通渠道,整合分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方式,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设置,探索设计志愿服务培训选修课程,分批次、分专业精准化培养骨干力量。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专业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打破校际壁垒,整合区域资源,按照省份成立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总队、大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心和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精心培育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导师作用。高校应出台激励政策,通过加大对志愿服务的科研力度或将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师工作量等方式鼓励组建导师队伍,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质量。

(二)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制度化体系

一是健全的评价与奖励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缺乏科学合理且能够量化运用的评价考核制度。高校应将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工作认定为实践课程,把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将志愿服务时长转化为个人信用积分,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与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挂钩,给予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二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目前财政划拨或自身筹集是高校的志愿组织经费主要来源,这大大限制了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各学校应统筹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筹集资金,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长期稳定发展。

(三)优化服务内容,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一是开拓工作思路,拓宽服务内容。形式僵化、内容单一的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注定不会走长远。高校要积极主动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社团与社会环境保护公益志愿服务机构衔接,学习先进的经验,丰富服务内容。二是参与社会治理,打造服务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是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高校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共建共治,“校地共建”助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如,巢湖学院以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学院不同专业的特色,实施“一院一镇一品”志愿服务行动,设计开展主题公园设计、湿地保护等志愿服项目,为环巢湖区域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生态环保、脱贫攻坚等工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2]

(四)创新管理方式,打造信息化志愿服务

一是网格化布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打破传统团组织开展自上而下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行政主导模式,立足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独特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去,整合省内资源,开创大学生生态文明系列志愿服务组团模式,形成长、短期项目,绿色校园(社区)和美丽乡村项目等多种形态并存的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网络。二是信息化管理。立足新时代,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开展志愿者网上注册、线上报名,志愿服务活动线上招募、订单式服务管理,生态文明类知识线上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线上培训等活动。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合力,吸引大学生群体关注环境保护,传播志愿精神。

结语

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价值观,培育生态公民,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務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王海涵,王磊.“校地共建”助推志愿服务专业品牌化[N]. 中国青年报,2019-03-28(7).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生态
The Price of Beauty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