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境美行育美德,构建和谐班集体

2020-07-23程志红

教育界·A 2020年6期
关键词:审美观和谐班集体

程志红

【摘要】小学校园里时常出现不文明行为,究其原因是学生年龄小,缺乏正确的三观。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创造温馨的教室环境,引导学生行为规范文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形成良好品德,构建崇真、尚美、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审美观;教室环境;和谐;班集体

一、创建温馨环境,感受美

教室是教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地方,是学生学习、师生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一个优美、温馨的教室环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审美情趣的提高、知识能力的提升、道德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创建一个优美、和谐的教室环境是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以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一个优美、温馨的教室环境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给班级注入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每次笔者接手新班时都要制订至少三个学期为一轮的教室环境布置计划,每个学期制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布置,这个主题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例如低年级的“好习惯早养成”,中年级的“阅读改变生活”,高年级的“我们都是小小追梦人”等,主题明确,目标清晰,内容不重复。制订计划时要做整体规划、布局,要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审美习惯的养成。在具体的布置中,可以设置几大板块,例如文化墙、评比栏、学生作品展示、卫生角、班务栏、小学生守则。在窗台和教室的左上角摆上几盆绿植,让绿色进教室,让学生自己认领管理,期末对认真负责的管理员给予“最美园长”称号,并颁发奖状。这样在美化教室环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看见植物的成长,为教室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归属感。班务栏张贴值日安排、课程表、时间表等班级事务,方便学生查阅。学生作品展示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布置,如画一画图画,写一写书法,秀一秀作文,品一品美文,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与激励并存,让学生的努力被看得见。评比栏图案为成长树或书本或向日葵,图案活泼,颜色淡雅。文化墙上可以张贴名言警句、每日新闻发布。每月的最后一周,依据学生的纪律、学习、文明等综合得分评选“最美少年”,张贴相片,并举行颁奖仪式,颁发证书。还可以在墙上张贴名言警句或“文明礼仪我做到”“入班即静,入座即学”等提示性语言,班里要做到另外每日一清,要求学生每天清理座位下的垃圾、抽屉的垃圾、教室的垃圾,自觉把桌椅摆放整齐。一间温馨的教室,可以让学生的心沉静下来,让学生喜欢在这里学习、生活、交友,美好的品德在“润物细无声”中滋长。

二、开展美行教育,践行美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对班级产生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学生的引领者、人生导师,是班级的管理者。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注意管理方法,尽量避免使用粗暴、命令的语言,切忌空洞的思想道德说教,要真正做到管理与教育并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科渗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让美走进课堂,走出校园,让美丽之花在每个人心中开花结果,让美在班级管理中不缺席。

为了让美德在每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美在行动”系列育美活动,教育学生做到“三美”,即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逐步引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

1.语言美

一句“你好”开启了一天美好的生活,一声“谢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您好!早上好!谢谢!对不起!真不好意思!谢谢你的帮助!加油!”写在家校联系本扉页、教室墙上,让学生明确美丽语言的范畴,并能入眼,入心。“今天你的语言美吗?”成为孩子见面的第一问。当孩子说话文明,教师要及时表扬,表扬的方式可以是摸摸孩子的头,夸他说得真好,教师在“美言树上”添枝加叶,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习惯使用文明用语,做到语言美。利用班队会开展“开口即美”“文明用语说给你听”主题朗诵会,以声传情,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时享受说文明用语带来的愉悦感,大家以班为荣,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2.行为美

弯腰捡起一片纸屑,拾起的是你的美德;爱护公共财物,彰显的是你的责任;一句安慰的话,体现的是你的爱心。图书馆安安静静地看书,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自觉摆放桌椅,按时交作业,书写美观,帮助他人,尊老爱幼,同情弱小等,这些日常行为都是美的表现。每天晨会课,班干部在“美行”树上做记录,使行为美成为习惯,变成常规。

美行育美德。美行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实施,美好的品德也在活动中培养。如学校开展手拉手系列活动,帮助一年级新生做清洁,教新生佩戴红领巾,“六一”义卖献爱心,为保康县同学捐书;夏令营,和新疆的小朋友联谊,互赠礼品,同台表演;雷锋日,在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社区,清扫街道,清除小广告,搀扶老人;每年的重阳节、春节,在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敬老院、社区,为老人送去自己画的画、种的花,陪老人聊天,表演自己的拿手节目。“行为美”脚步越走越远,“美行树”也越长越高。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包容、团结和爱。

行为美是植入心灵的教育。美好的行为一旦形成,启迪学生心灵,美好的品德也会形成,和谐班集体氛围越来越浓烈。

3.仪表美

仪表端庄,气质优雅,拥有小学生的朝气蓬勃就做到了礼仪美。平时要求学生着装干净整洁,讲卫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全校800多名学生齐聚在学校操场,身穿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队员们出旗、敬礼、奏国歌、唱国歌,场面庄严又充满朝气。开学典礼、散学典礼、重大庆祝活动都穿着校服,佩戴红领巾,行队礼。端庄的仪表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

三、评优争章,学习美

美需要表达,需要学习。每周定期举行评优活动,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纪录,学生投票进行统计,每月评出“美言少年”“美行少年”“美仪少年”,在班队会上表扬,照片张贴在“美丽树”上;每学年根据学生“美丽树”上的记录,推荐参与学校“最美少年”的评优活动,在期末表彰大会、儿童节庆祝活动中进行隆重的表彰,学生发表获奖感言,邀请喜欢的老师或同学为其佩戴奖牌、与其合影,并推送到班级群和学校公众号展示,号召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增强了自信,增强了班集体的荣誉感。

自“美在行动”教育活动实施以来,学生做到了说文明语,做文明事,行文明仪,同学之间少了争执,多了宽容,少了猜疑,多了理解。大家以“我为班级增光彩 班级因我而精彩”为班训,人人评优争先进,人人以班为荣,团结协作,闪现着自己美丽的光芒。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美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皆美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培养,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课间,带领孩子们走进植物园,亲手种下一株植物,用笔或相机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也在家和父母一起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感悟生命的美好。在植物的采摘期,让学生用植物的叶子做成书签,送给同学,送给爸爸妈妈;用花或叶子画自画像,将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送到学校食堂做成一道菜,和全校師生一起分享劳动的果实,品尝美食之时,人人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此时的班级是如此的快乐和谐。孩子们还可以走出校园,在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参加每学期的研学活动,走进中山舰博物馆,一睹中山舰的风采,写下一篇篇感人的观后感,激发爱国情怀;去“凡华”生态园,摘桔子,挖红薯,在劳动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分享收获的快乐,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眼观、手动、耳闻,锻炼了创造美的能力,美好的品德也在悄然成长。

总之,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带给学生心灵的愉悦和舒展,美好的行为可以引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美好的教育培育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营造温馨的教室环境,做到举止文明,养成良好品德,构建和谐班集体,是班级管理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王昌花.巧借语文的美育功效,助班级管理一臂之力 [J].求知导刊,2016(13):95.

邹燕瑛.向着“美丽”一路前行——南湖小学基于“美丽德育”的育美教育活动 [J].少先队活动,2019(Z1).

猜你喜欢

审美观和谐班集体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