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

2020-07-23刘洋

商情 2020年29期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管理对策

刘洋

【摘要】供应链管理执行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与控制等功能,它涉及的范围较广,但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质量管理思想。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把供应链的单个环节组织起来,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供应链具有持续而稳定的质量保证能力。因此,本文就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提高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管理;对策

一、引言

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全面讲求质量的经济。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运行质量将成为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第一要素;高水平的社会经济增长质量也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当前背景下的外部竞争使传统的面向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战略和工具受到挑战,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不仅需要持续的质量改进,满足企业的直接顾客,而且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进行快速有效的竞争,满足更多层次顾客的需求。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跨组织运营的理念,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战略和流程的集成与管理,从而能使企业获得最佳绩效,这就为解决传统质量管理的局限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二、综述

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由单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为多企业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Kuei等定义的供应链质量管理(SCQM):SCQM=SC+Q+M,SC=一个生产-配送网络,Q=准确、快速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M=保证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以及获得顾客信任。Robinson等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通过对包括供应链里所有成员的业务流程进行正式的协调和整合,来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质量,以获得中间及最终客户满意和创造价值的流程。Foster则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一种系统的方法,通过联系供应商和顾客,利用上下游创造的机会来改进绩效。上述定义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包含了以下的内涵:(1)供应链成员除了面对直接顾客,还要共同面对最终顾客;(2)供应链成员的最终目标是改进绩效和达到顾客满意;(3)供应链成员通过流程整合和协同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在传统的基于单个企业的质量管理范式下,企业仅仅关注自身的价格、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而在SCQM模式下,探讨供应链成员之间以及与顾客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成员间的共同努力为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问题,而流程的概念也已替代产品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从流程的角度将SCQM定义为:供应链系统内所有成员面向直接顾客和最终顾客,通过上下游企业运作流程的整合以及协同管理,分析和持续改进质量,从而达到改进供应链绩效和获得顾客满意的目的。

石丹等分析了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吴绮等认为核心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而且还要对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做到对产品/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龙勇等将质量管理的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核心活动,基础活动分为高层领导、员工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客户关系管理4个方面,而核心活动分为过程管理与统计控制2个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虽然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注延伸到了供应链,提出了一些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但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没有提出一个能够反映供应链本质的质量管理关键要素。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边界在哪里?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等节点组成,约定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边界。但是,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边界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甚至更上游的供应商。不仅如此,供应链除了连接上下游企业外,还可能关联不同行业,具有特定地域的空间分布网络。那么如何保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水平呢?

三、供应链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影响要素之前,先来分析一下影响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的因素。影响质量管理的通常涉及到高层领导、培训、标杆学习、产品/服务设计、供应量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数据与报告、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使用、员工之间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授权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6个关键要素分别是领导、测量分析和改进、战略、资源、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在供应链环境下,影响质量管理的要素更多,更为复杂,不仅要考虑单个节点企业内部、供应链整体的影响,还要考虑供应链节点之间接口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外部的影响。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差异、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等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重要要素。因此,把影响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环境因素。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基础环境,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了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架构。①社会环境基础:包括全球化制造氛围、电子商务氛围、政府产业政策等方面;②企业文化基础:供应链目标成员企业在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方面的彼此吸引、容纳和兼容等;③组织构架基础:多功能的协同工作组、扁平化的敏捷组织架构等;④标准基础:一致或彼此兼容的质量体系标准、技术规范、信息接口标准等;⑤信息基础:畅通的信息渠道与通讯环境、规范化的信息组织、高效的数据管理等。

技术平台因素。供应链质量综合管理机制、供应链质量信息共享机制与供应链质量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构成了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的技术支撑平台。其中,供应链质量综合管理机制包括对供应链质量成员质量行为的考核与评价、供应链质量波动与异常监控等综合管理职能;供应链质量信息共享机制用于支持全供应链质量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供应链质量协同工作机制用于支持供应链质量成员之间就共同的质量问题或目标展开协同工作。

执行层因素。在执行层上,基于基础环境层与技术平台层,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局部质量系统从组织、管理、过程、信息等多个方面加以整合与集成,组建敏捷、高效、協同运转的供应链质量系统。

目标层因素。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供应链系统中的顺畅、快捷、连续、平稳的质量流,包括质量信息流、设计质量流、需求反馈流、质量计划流、质量改进流、质量控制流等诸多方面。

四、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

无论是在餐饮行业、制造行业,还是乳制品行业、农产品行业,都存在着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对于研究解决或者是改善供应量这种质量安全问题的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严格把控供应链环节

供应链是由众多的成员企业组成的,这些企业分别处于制造网络和分销网络的不同环节。不同环节的合作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职能也各不相同,核心企业决定接纳其加入供应链时,应重点考察与职能相对应的质量体系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保证模式要求。例如:对于产品设计企业,主要考察与设计质量保证能力有关的要素(如设计的策划、接口、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控制等);对于零部件制造企业,则主要考察其与制造质量保证能力有关的要素(如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等);对于运输服务提供者与分销商,则分别考察与运输或分销过程质量保证能力有关的要素。

(二)优化供应商选择与有效的管理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渐取代了早期企业普遍追求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借助外部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以获得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此时,由于产品质量的形成经过了许多上下游企业和组织,供应商和外协厂家提供的零部件、半成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根据先进制造模式的特征,加强对供应商和外协厂家的选择和质量协同管理。

(三)统一质量标准

供应链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质量问题都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规范引起的,其中下游购买方要负大部分责任,因为它们所提供的采购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有很多是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而上游供应商在竞标时也很少,甚至不敢对标书提出质疑,主要原因是供应链各个企业对“面向顾客”的理解产生了差异。因此,在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必须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

(四)持续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质量管理科学与实践的核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今天使顾客满意的产品,也许在明天就会被顾客淘汰。因此,企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顾客永远感到满意。在供应链环境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连续改进的压力更为紧迫而无情。不仅核心企业要对自身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连续改进,供应链企业,包括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零售商等,也必须对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连续改进,以实现顾客满意的目标,从而确保供应链企业具有持续、稳定和协调的质量保证能力。

五、总结

供应链质量管理并不是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简单叠加,而是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关键要素。不同的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不同的,而且,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影响供应链质量。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把供应链的单个环节组织起来,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供应链具有持续而稳定的质量保证能力。

尽管已经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供应链质量的因素,但是仍不能穷尽所有影响因素。例如,供应链安全与风险,则与质量紧密相关,供应链安全不仅包括供应链资产的安全,还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安全,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天灾及社会政治的行动。所以,需要防止供应链的各种风险,特别是中断风险,需要建立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风险预警、干预及应急机制。

总之,供应链质量管理是伴随供应链发展而不断演变的质量管理新课题,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对策,对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以及促进整个供应链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领域,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都有责任去进行持续的自我完善,促进共同的质量进步。

参考文献:

[1]Kuei C H,Madu C,Lin C.Developing global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1,49(15):4457-4481.

[2]Robinson C J,Malhotra M K.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s relevance to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5,96(3):315-337.

[3]Foster S T.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4):461-467.

[4]石丹,李勇建.基于契约和关系治理的供应链质量控制机制设计[J].运筹与管理,2014,23(2):15-23.

[5]吴绮,许统邦.供应链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新思路[J].中国质量,2001(12):46-48.

[6]龙勇,李军锋.国外质量管理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J].工业技术經济,2002(6):69-72.

猜你喜欢

供应链质量管理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