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对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07-23高保军刘超

药品评价 2020年5期
关键词:肠系膜国药准字硬膜外

高保军,刘超

1.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焦作 454000;2.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焦作 454000

结肠癌属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右半结肠癌解剖位置较为复杂,需及时进行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将病灶、周围淋巴结、肠系膜切除,以控制疾病进展[1]。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低,麻醉过程中易造成中枢神经抑制,增加手术风险,且围术期应激反应还可导致组织损伤,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因此,应采取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减轻对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机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促进其术后恢复。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200例,分组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对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200例,按麻醉方案不同分复合组(n=100)、参照组(n=100)。复合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2~ 77岁,平均(69.43±3.69)岁;体质量指数19.2~23.5kg/m2,平均(21.58±0.81)kg/m2;结肠癌分期:A期39例,B期34例,C期27例;参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61~77岁,平均(68.55±3.74)岁;体质量指数19.5~23.8kg/m2,平均(21.83±0.96)kg/m2;结肠癌分期:A期41例,B期33例,C期26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结肠癌分期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经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均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术前评估结果显示均可行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心肺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癌细胞发生转移;对本研究所用麻醉药品存在使用禁忌证。

1.3 方法均于术前进行各项常规检查,予以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进行常规肠道准备,均行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手术依照肿瘤根治原则实施。

1.3.1 参照组 采用全凭麻醉:①术前准备:术前30min肌肉注射5mg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0.5mg阿托品(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65)。②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推注2mg/kg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3μg/ 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0.15mg/kg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麻醉成功后插管并连接呼吸机,维持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为10mL/kg,呼吸频率为12~14次/min。③全凭麻醉:吸入2%七氟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81),持续静脉注入0.1μg/(kg·min)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5),间断静脉注射0.05mg/kg顺式阿曲库铵维持,术毕停止用药,待患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正常后拔除气管导管。

1.3.2 复合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肌肉松弛及麻醉诱导同参照组,麻醉诱导后于T8~9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2%利多卡因(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60)4mL,确定无不适感且导管处于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完成后行全凭麻醉,方法同参照组。术毕停止用药,待患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正常后拔除气管导管。

1.4 观察指标①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②两组术前、术后6h、24h免疫功能:采集外周静脉血约3mL,离心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DxFLEX)以荧光抗体法测定总T淋巴细胞(CD3+)、免疫状态(CD4+/CD8+)。

1.5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苏醒、恢复自主呼吸、拔管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术后苏醒、恢复自主呼吸、拔管时间比较(±s,min)

2.2 免疫功能术前两组CD3+、CD4+/CD8+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h、24h复合组CD3+、CD4+/CD8+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3 讨论

随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不断普及,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右半结肠癌的首选术式,具有创伤小、易恢复等特点[3]。但老年患者机体自愈能力下降,对疼痛刺激较为敏感,耐受性差,应注意麻醉方案的选择,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术后恢复[4]。

全凭麻醉可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减轻迷走神经兴奋作用,发挥有效麻醉效果,但对刺激性伤害的阻滞作用欠佳,对免疫力低下、自愈能力差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作用较小[5]。硬膜外阻滞麻醉易于控制,可使机体循环系统保持稳定状态,同时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避免伤害性刺激传导至神经系统。临床实践表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在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已逐渐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中[6]。手术创伤及麻醉状态可使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不利于术后恢复,T淋巴细胞是免疫组织重要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其中CD3+属细胞免疫基础,CD4+为辅助诱导T细胞,CD8+为免疫抑制细胞,机体免疫抑制与CD3+、CD4+水平下降,CD8+水平上升有关[7]。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6h、24h CD3+、CD4+/CD8+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可有效保护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缓解麻醉抑制状态,促进术后恢复。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可有效阻止外伤损害传导至中枢神经,发挥有效镇痛效果,且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提高椎管内麻醉药物浓度,延长麻醉时间,减少麻醉药物剂量,从而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缓解麻醉状态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促进术后康复[8]。

综上可知,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可缓解麻醉状态对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有效保护免疫功能,同时缩短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猜你喜欢

肠系膜国药准字硬膜外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