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 TOPSIS 法下的苏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评价研究

2020-07-21黄智慧王盼盼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协调性苏州市旅游业

黄智慧,杨 力,王盼盼

(1.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城市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 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城市的整体发展也不断促进城市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城市旅游业和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至关重要[1-3]。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国外方面, Stansfield (1964)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指出,城市旅游对旅游业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ullins(1991) 和Gladstone(1994) 对旅游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做了研究[4-5];Benedict Dellaert 在1994 年对旅游与城市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6]; Prideaux 在2000 年分析了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7]。

国内方面,王洪耘(1989)在研究旅游和城市经济整体发展的关系时,认为要发展国内旅游必须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耦合之处[8];黄永清、谢迪辉、周茂权(1992)等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9]。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旅游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罗文斌等(2008)采用了TOPSIS 法,选取多个指标进行研究并得到结论:杭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不断提高[10];黄浩等(2016)基于熵权-TOPSIS 法,研究了安徽省16 个城市的旅游和城市协调发展情况,并对皖南、皖北、皖中的协调性进行了对比评价[11];曹培培(2017)选取江苏省13 市的相关数据, 比较分析这13 市5 年的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情况,并得出结果:该省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城市逐步衰减的状态, 其协调指数总体不断上升[12]。当前,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和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不多,基于构造模型体系下的评价更少。苏州市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较少学者用熵权-TOPSIS 法对苏州市的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进行研究。 因此, 本文运用熵权-TOPSIS 法分析苏州市2013 年到2017 年五年的相关数据,探讨苏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以期能够丰富城市旅游和城市整体发展研究成果,为推动城市旅游和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动力。

二、苏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苏州市旅游和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作为目标层,选择了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社会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旅游发展这五个因素作为因素层。

(一)城市经济水平

城市经济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本文选取了苏州市GDP 总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和第三产业产值(亿元)这四个二级指标作为城市经济水平的指标层。

(二)城市社会发展

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体现在城市文化教育事业和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它们是衡量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了苏州市常住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位)和公共厕所总数(个) 这四个二级指标作为研究城市社会发展的指标层。

(三)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保护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采取苏州市污水处理率(%)、公园绿地面积(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万吨)这四个二级指标作为研究城市环境保护的指标层。

(四)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发达率和城市交通的需求量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交通作为城市旅游开展的基础,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采取全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数(辆)、市内轨道交通运营车辆数(辆)、出租车数量(辆)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个)这四个二级指标作为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的指标层。

(五)城市旅游发展

针对城市旅游发展这个因素层,本文采取苏州市全年旅游总收入(亿元)、 国内游客人次(万人次)、入境游客(万人次)和旅游创汇(亿美元)这四个二级指标作为研究城市旅游发展的指标层。

综合上述因素层和指标层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苏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指标体系表

三、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

(一)旅游与城市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熵权法

熵权法常被用来确定所选取的指标权重,其客观性强且准确,能为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其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1)假设有m 个比较对象,有n 个指标构成它的最低层次,据此构建不同年份不同评价指标的原始判断矩阵:

(2)归一化处理原始数据,得到Pij:

(3)计算信息熵,用它来确定指标权重:

在上式中,ej是第j 个指标的熵值。

(4)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二)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TOPSIS 法

TOPSIS 法,又称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以此为依据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若所评价的对象最接近最优解、最远离最劣解,则说明评价结果为最好,反之为最差。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客观性强,并计算准确清晰。 计算公式如下:

1.归一化处理数据:

2.确定正负理想解A+和A-:

其中,

3. 确定好最优向量解和最劣向量解之后,计算各评价单元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之间的距离与:

4. 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的计算:

Ti越大,表示评价对象状态越优,说明该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越高;当Ti=1 时,表示研究对象各个指标处于最优状态;反之,若研究对象各指标都处于最劣状态,则Ti=0。

根据罗文斌等人在文献[10]中的研究,将相对接近度划分为五个等级(见表2)。

表2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等级状态划分表

5. 根据相对接近度大小对研究对象进行排序,根据排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四、实证研究

(一)苏州市研究概况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简称苏。 截至2017年末, 苏州市全市GDP 生产总值达17 319.51 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 469 家。 2018 年12 月入选2018 年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市第一名,名列创新力最强的30 个城市的第3 名, 在江苏省GDP排名第一。 苏州市在经济上发展迅速, 旅游业也持续繁荣发展,入选2018 年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3 名。 苏州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据统计,截至2017 年底,全市有62家(67 个点)A 级旅游景区,5A 级景点6 家11 个点,35 家4A 景区,17 家3A 级景区,4 家2A 级景区。 (数据来源: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园林,古城,古镇,金鸡湖等景点景区倍受游客喜爱。 2017年苏州市旅游总收入2 327.58 亿元。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 161.32 亿元, 国内游客12 046.42 万人次,入境游客达227.25 万人次,旅游创汇达23.04亿美元,旅游业占GDP 比重6.26%(数据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二)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地接近理想效果, 选取了2013~2017 年的苏州市旅游和城市发展数据, 数据来源于苏州市旅游局(2013~2017 年)和苏州市统计年鉴(2013~2017 年)发布的相关数据。

(三)苏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度结果分析

根据熵权-TOPSIS 法, 对苏州市2013~ 2017年的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经济整体发展状况数据进行计算, 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苏州市2013 至2017 年的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性最优, 接近度如表3 和图1所示。

表3 苏州市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性接近度表

图1 苏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综合评价结果折线图(2013~2017 年)

根据表3 和图1 可知,2013~2017 年, 苏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不断提高。从协调系数的排序来看,2017 年的苏州市旅游发展和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协调度最高, 值为1;2013 年的协调度最低,值为0.059 28,由此可见苏州市旅游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不断逼近理想最优值。从的值来看,2013~2014 年的递增幅度为0.157 07,2014~2015 年的递增幅度为0.114 8,2015~2016 年的递增幅度为0.209 16,2016~2017 年的递增幅度最大,为0.459 69。由此可见:随着苏州市城市旅游发展进程的增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城市旅游和城市整体发展的协调状态在不断改进,协调水平越来越高。

根据表2 所划分出的五个协调等级,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 可得所选各个评价单元的协调状态,如表4 所示:

表4 苏州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等级状态划分表(2013~2017)

由表4 可得:2013~2017 年,苏州市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呈逐年上升状态。 其中,2013 年处于一级, 即非常不协调状态;2014 年和2015 年处于二级, 即较不协调状态;2016 年处于三级,即一般协调状态;2017 年处于五级, 非常协调状态(协调状态的的最高级)。 其中,2016~2017 年苏州市的旅游发展和城市发展协调度从一般协调状态直接上升到非常协调状态。由此可见, 近年来苏州市的旅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成熟,苏州市旅游发展和城市经济高度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证明:在一定时期内,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会推进城市整体各方面的积极健康发展,城市的整体发展也会在各个方面促进城市旅游业的进步和完善,两者共同发展[13-15]。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结合熵权和TOPSIS 法,构建了苏州市城市旅游发展和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州市的城市旅游发展和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苏州市城市旅游和城市化的发展进步,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协调状态逐年优化。

对一个城市旅游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是对他们内在发展关系的测度,根据上文定量分析得出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协调状态在不断优化,城市旅游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业的进步。 但是,这不代表可以过度发展旅游业和过度城市化发展,过度的发展旅游业和城市化会导致其发展协调性失衡,其协调系数也会偏离“最优值”。鉴于数据搜集的局限性,本文协调性评价只涉及苏州市2013~2017 年的样本数据,2017 年以后的苏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整体发展之间的协调度以及变化趋势如何有待继续研究。 此外,本文评价的指标只涉及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社会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公共交通及城市旅游发展这五个因素层下面的具有代表性的20 个二级指标, 是否还有其他影响城市旅游和城市整体发展的指标还有待研究。 最后,横向比较代表性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

(二)建议

1.不断加大旅游推广力度。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结合网络和媒体发挥当地旅游特色,加强宣传苏州特色文化如园林文化、苏菜以及特色江南水乡文化等。 多渠道了解不同游客需求,推出适合游客需求的各种服务,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和各种旅游活动加强宣传与推广。

2. 不断完善与旅游相关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在住宿、公共旅游设施和城市交通等方面给游客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推动城市旅游和城市发展的整体健康发展。

3.推进城市旅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部门和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绿色旅游管理系统,利用科学方法测度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增强旅游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应增强对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苏州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有的旅游和城市发展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公共交通等各方面整体进步,实现城市旅游与城市整体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协调性苏州市旅游业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协调性练习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作用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小学足球教学的协调性训练对策分析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