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1周积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双心心绞痛心功能

周积美

(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心前区疼痛、发热、出汗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猝死,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临床上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因为患者的病程较长,再加上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因为担心自身病情,容易产生诸多不良情绪,降低遵医行为,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本文对双心护理运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病程3~15年,平均(8.6±3.4)年,年龄(52.4±10.3)岁,其中28例为女性、34例为男性,疾病类型:22例为急性冠状综合征、4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组病程4~16年,平均(8.8±3.5)年,年龄(52.6±10.4)岁,其中26例为女性、36例为男性,疾病类型:20例为急性冠状综合征、42例为稳定型心绞痛。入选标准:①符合WHO和ISFS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心功能分级≥Ⅱ级;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患者及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者;②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两组的疾病类型、病程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内科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心电监护、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并且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双心护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点:①组建双心护理小组。选择富有同情心、责任心、沟通能力强且专业素质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双心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和管理整个小组工作,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与培训,学习专业心理知识,使其具有识别和判断心理问题的能力,可以给予患者系统的干预和引导,并且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整体专业素质;②心理干预。对于刚入院的患者,责任护士要热情接待,注意仪容仪表,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给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设备和管理制度,帮助患者认识病友,尽快熟悉病房环境,消除环境紧张感,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责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并且多关心和鼓励患者,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通过正确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减轻内心的恐慌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③用药指导。责任护士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服用方法、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目的等,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不能擅自减少或增加药物剂量,预防药物不良反应;④认知干预。责任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宣传册以及一对一交流等方式,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发病原因、常用治疗药物以及临床表现等,使患者系统、全面地认识自身疾病及治疗过程,使疾病认知能力提高,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治疗配合度。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冠心病的危害程度,指导其正确识别心血管急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且示范简单的自救方法,使患者对该病的恐惧感消除。此外,还应该加强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戒酒戒烟,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主要为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低钠、低糖以及低脂的食物,严禁食用刺激性强、辛辣的、油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减少疾病诱发因素;⑤运动干预。告知患者合理运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适当开展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以及健身气功等,控制好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1.3.1 心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径(LVESD)以及左室舒张末径(LVEDD)等。

1.3.2 遵医行为:运用院内自制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遵医行为,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合理饮食、正确用药、运动情况、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情绪控制以及戒烟限酒,每项1~5分,得分与遵医行为呈正比关系。

1.3.3 生活质量:运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5个方面内容,分别是治疗满意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疾病主观感受,每项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3]。

1.3.4 不良情绪: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焦虑量表 (HAMA)分别评价两组不良情绪,得分越高,说明不良情绪越严重[4],并且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区别(P>0.05);干预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LVESD、LVEF以及LVESDD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观察组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SAQ评分对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SAQ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心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s,分)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2.4 两组不良情绪对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HAMA、HAMD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5-6]。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烦躁、抑郁、情绪波动、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如果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可使末梢神经刺激组织,升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加快心率,增强心收缩力,升高血压,并且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相结合,能够增加血液中的脂质含量,从而导致病情恶化[7-8]。所以在治疗冠心病时,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9]。双心护理作为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基础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关注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作用,通过语言、行为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对患者产生直接影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疾病转归[10-11]。在双心护理中,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消除,有助于转变患者的负性心理,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高,对改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2-13]。同时,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还能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病情,改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自身疾病管理能力[14-20]。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患者双心护理,一方面可以改善不良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另一方面还能恢复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双心心绞痛心功能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做一个“双心”语文教师
心绞痛
“双心”并用,让孤雁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