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鏖战》中的徐州地域 文化书写

2020-07-20朱陈莉吴云薛以伟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朱陈莉 吴云 薛以伟

【摘 要】《鏖战》是张新科创作的一部全景展现淮海战役的长篇小说。在再现淮海战役历史时,小说对徐州的人文景观、方言、饮食和精神等地域文化做了细致的描述。地域文化的书写,增加了《鏖战》的真实性,使它像一幅风俗画,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张新科;《鏖战》;徐州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80-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是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地域文化是文化传统寻根的突破口,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1]一个作家长期生活在一片土地中,那么他的优秀作品,或深或浅地植根于这一片土地独有的地域文化。作品中所出现的人文景观、习俗、语言以及人物性格等,一定都与地域文化有关。

几千年来,古老的徐州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但是徐州人民都经得起战争,没有被战争压垮,反而越挫越勇,形成了粗犷豪放中带着温婉含蓄的性格特征。

《鏖战》是张新科的“英雄传奇三部曲”之一,荣获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一等奖,被评为“2018苏版好书”。小说描写的是淮海战役这场史诗性的战役,表现的是徐州地区的“红色文化”。从徐州的人文景观、方言、饮食以及徐州人民的精神等几个角度出发,展示了徐州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使小说更加真实生动。

一、描写徐州的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类所创造的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对自身发展的一种总结和概括。[2]人文景观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文化点缀在或雄奇、或柔美的山水中,就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在《鏖战》中,张新科以“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了徐州的人文景观。在小说伊始,“昕昕中学”便呈现于读者面前,“这是一所美丽的教会学校,里面有柏油路,有参天大树,有鲜花,有尖顶式天主教堂,穹顶上满是画,玻璃也绘成彩色的……”(《鏖战》第14页)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篮球场上的篮球赛,在这场球赛中的热血少年意气风发,他们在场内的角逐,象征了十年后战场上的角逐。

作品中的马陵山是主人公家乡的景观。马陵山,又称“五姊妹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历史上的马陵山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作品中的马陵山也是一个“早具江山秀几分”的风水宝地。主人公杨云枫听着宋先生对自己的家乡侃侃而谈,内心十分佩服,同时也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决心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胸襟和眼界。

蜿蜒起伏、状似神龙的徐州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在云龙山的东麓,松柏下掩映的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刹——兴化寺。兴化寺是苏北第一大佛教丛林,依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以往寺里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但是在淮海战役期间,人心惶惶,人民为了人身安全,上香許愿的也少了,除了两个“庄稼汉”。实际上他们是来传递情报的谍战英雄,在寺中和尚的帮助下躲过了敌人的监控,来到兴化寺内传递消息。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放军处处为民着想,不会伤害无辜百姓的性命,不问世事的兴化寺和尚才会帮助这两位共产党英雄。

书中还具体描绘了碾庄圩的战事之惨烈。圩分为内圩和外圩,四周有水壕和坚固的土墙,事实上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防御要塞。华野军为了解放碾庄圩,死伤巨大,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断垣颓壁,躲避战乱的村民甚至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家,只能蹲在废墟前痛哭。

二、呈现徐州的方言

语言艺术是文学形象的载体,同时语言本身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3]。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作家会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加入方言,这样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加深刻把握人物的语言,更能使作品富有乡土气息。《鏖战》中就多处运用方言来记叙,十分形象生动。

(一)借助人物呈现方言

小说中的大杨庄是徐州地区的代表和缩影。支前队长杨云林在组织支前大队时,一个有着一身蛮力,一年四季都剃光瓢的铁匠“石磙”吼道“符合条件的人不去,都他娘的孬种怕死,俺就举着铁皮喇叭站在他家门口,看他臊不臊得慌。”(《鏖战》第42页)这是典型的徐州方言。虽然是一个少年气急的脏话,但是不难看出徐州人民的豪放与不拘小节。“瞎把式”在徐州方言中是指胡乱操作,不计后果,也可以理解为“闭着眼睛瞎弄”,是对人的谴责。作品中一次大战后,火炮营在清点战利品时,有人胡乱扳动缴械的美式机枪引起骚动,营长杨云震谴责他“瞎把式”,本想任命那人为排长,也只好作罢。这充分说明了杨云震的谨慎以及赏罚分明。支前大队里有村民,描述自己的手艺特长是“抓鱼摸鳖”“倒尿罐子”“唱柳琴”“弹大半辈子棉花”“打麦的石磙子”等等,都显得十分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质朴能干。

主人公杨云枫要到后陈庄联系表弟孔汉文获取情报,遇到端枪的士兵盘问,机智的杨云枫回答了石磨、磨扇、磨齿等等一系列开磨坊的问题,打消了士兵的怀疑。得到情报后,面对士兵的又一轮盘问,杨云枫说:“董老三的老幺娶了石龙虎的豁牙子闺女,董土堆的大闺女嫁给了对面石保长的老三”。真实可信,仿佛在拉家常。正是因为有如此细致的描写,才能体现谍战的危机重重。地道的方言的运用,使得小说充满真实感,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生动。

(二)借叙述者呈现方言

《鏖战》中多处出现方言顺口溜,如“小推车,吱吱响,可不轻,一头搁白面,一头撂炮弹,白面送给解放军,炮弹用来打坏蛋”、“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三天不吃见阎王”(《鏖战》第145页);还出现歌谣,如“竹板一打震天响,我们战士追击忙。不怕苦来不怕累,一气走上十多里。黄百韬是真狡猾,脚底抹油就想溜。同志们答应吗?(——不答应!)对,我们坚决不答应。同志们,加把油,追上黄百韬,照腚一刺刀!”(《鏖战》第142页)等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群众和解放军乐观的精神。还有很多土声土语,如“石磙”是石柱的意思,“通腿儿”是合铺的意思,“棉花胎里”指的是还未开放的棉桃,还有“撂倒”、“豁牙子”、“粪扒子”这些都是农村日常口语,言简意赅又幽默风趣。《鏖战》中有些许用方言叙述的书信,如杨全英与妻子玉花的通信“咱爹老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你要争气,和你同去的黑毛、满仓他们几个写信回来都说立功了,他们家里人在村里谝得很。你也赶快立功吧,也让俺到处谝谝。”(《鏖战》第232页)夫妻俩的书信用方言往来,真实可信,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推动了“杨全英立功”这一情节的发展。

三、展现徐州的饮食

徐州饮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州是古城,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徐州自古战争颇多,在作者笔下,饮食与战争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战争频发,所以多数的食物也是易保存的。而且饮食在作品中,也用于突出表现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生活作风差距之大。《鏖战》中,从两个角度对饮食进行了描写。一是战士的角度,这主要是描写我军战士在作战时吃的食物。其中包括煎饼、烙馍、烧饼、红芋片子,以及少量白面馒头和过年时的大葱饺子。烙馍作为一种徐州特色的面食,吃起来柔韧、筋软、有嚼头,又压饿,缺点就是不适合老人和孩子,稍不留神牙齿都会赔进去。烙馍相传已有千年历史,但仍然很受徐州人民欢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象征了徐州人民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格。作品中描写我军饮食时就多次出现烙馍,杨家庄的主食是烙馍,军队在战斗的时候,胡乱吃的几口干粮饼子也是烙馍。烙馍压饿,又方便携带,虽然食之无味,却聊胜于无,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军作战的艰苦。

另一个角度,主要是国民党内部高层的饮食。这主要是通过一个细节来刻画的。李婉丽受命来徐州睢宁见孙良诚,在“下邳上品”订了酒菜。作品中介绍了其中的菜式,有老豆腐、绿豆饼、水粉皮,还有卷煎、香肠、羊肉,每一道菜都是一绝。徐州人与羊肉有解不开的渊源,一说到徐州羊肉就会想起万人空巷的伏羊节。众所周知,吃羊肉会发汗,在冬天是驱寒佳品。而徐州人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在夏天吃羊肉,正好合了徐州人迎难而上的性格。而在作品中,羊肉却成了高层来往的下酒菜,羊肉还是这样美味,但是在读者眼中却有了另一种意味。作者用菜式来对比解放军与国民党,反映出国民党高层的腐败,让人不禁想起“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悲哀。

四、突显徐州精神

人是精神的承載者,是文化的创造者, 人类的生存和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因而就必然存在着地域性和地域差异。因此地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徐州经过几千年战争的洗礼,人民的精神和战争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与战争相伴随而来的就是徐州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文化。在《鏖战》中徐州人民机智、乐于奉献,有保家卫国的热情。徐州人民的精神,可以从人民群众和军人这两方面体现。

(一)徐州人民群众的精神体现

淮海总前委三常委之一的陈毅大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党一心为了解放人民,而发起淮海战争,以少对多,在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国家得以生存的最坚实的基础。徐州的人民群众充满智慧、无私奉献,尚武英勇、不拘小节。在战争来临之际,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勇于支援前线。徐州人民群众对解放军解放淮海一带的支持,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大杨庄的人民是《鏖战》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在面对淮海战役时,他们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解放军这一边,组织支前大队,想要解放宿北。支前大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杨全英,他从一个害怕打仗、躲进姐姐家的庄稼人,变成了一个为了胜利不惧牺牲的战士。杨全英顶着寒风,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下抢修桥梁。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为了不让已经咳到吐血的李指导员再下河,杨全英一声不吭地穿着单衣,跳入了河里。因此,也落下了病根。但是他没有向政府要过一分补贴。小说将杨全英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后进变先进的平民英雄人物,给读者一种真实感。

不仅有杨全英,还包括石磙、刘歪嘴那些虽然有小农意识,个别甚至还自私自利的人民群众,他们在战争面前都体现了徐州精神。在战火的锤炼下,他们变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他们本是最平凡最普通的老百姓,却是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和战士。

(二)徐州革命英雄的精神体现

徐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徐州人民具有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习近平同志在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时,观看了镌刻在墙壁上的“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由衷感慨:“为有牺牲多壮志!”[4],赞扬了徐州的革命英雄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精神。小说中虚构的几个主人公,都有这样的精神,他们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此不断拼搏,坚守初心。他们在一次次紧张刺激的谍战交锋中,艰难却完美地完成组织的任务,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有心怀远大志向,一心为了共产党的“五号首长”杨云枫;有为了做好卧底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黄蜂”孔汉文;有为了保护战友而牺牲的火炮团团长杨云震,还有蔡云邈、李志平、“孤雁”等等,他们都是军人,都是重情重义、可歌可泣的英雄。最令读者潸然泪下的,是名义上的国统区“剿总”办公室副主任,实际上却是潜得最深的共产党员,做着最危险的工作,最不被人理解,她就是李婉丽。表面上李婉丽是国统区上流的“交际花”,靠着讨好“剿总”总司令刘峙,成为了“剿总”的核心人物。实际上,李婉丽是代号“无名氏”的潜伏卧底。她被父亲带上了革命道路,被培养成了一个“特殊”的共产党员。她凭着自己的美丽与聪明,获得了刘峙的信任,帮助其他潜伏卧底获得了许多情报,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予的任务,最终还截获了刘峙办公室的绝密档案,但是也正因这一举动,使得李婉丽香消玉殒。李婉丽充分体现了徐州革命英雄精神中重情重义、不畏危险、坚守初心、为胜利牺牲自我的精神。

五、《鏖战》中地域文化书写意义

(一)增加小说的美感

徐州特殊的地域文化,使得作品更加“接地气”,深受地方人民的热爱。而且规模巨大,以史诗的写法,将徐州的地方风貌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有一种史诗美。小说通过描写徐州地区的方言等地域特色,增加了小说的美感,使小说更具有阅读性。人物语言和小说叙述者的语言中都带有口语、俚语化的风格,如杨全英和他媳妇的书信中“谝得很”、“咱爹”等词,还有“半大的猪”、“棉花胎里”、“撂倒”、“豁牙子”这些都是农村日常口语,甚至有些话显得粗俗,但却都是徐州土生土长的方言。作者为了使语句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在小说中多处添加了顺口溜、歌谣,以及书信中都有方言的身影。方言的添加,既增加了阅读价值,又增加了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