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通方言文化的本土文创产品设计探究

2020-07-20何心一施天驰邵婕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何心一 施天驰 邵婕

【摘 要】方言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地方语言。南通滨江临海,属于冲积平原,南通方言具备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的诸多特点,又自成一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是南通方言的一大特点,它在方言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如今能听懂或者了解南通方言的人少之又少,南通方言面临着文化缺失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南通方言文化,把南通方言有趣的语言习惯和特点融合到文创产品设计当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多媒体表达方式相结合,在实现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同时,让人们关注南通方言文化,进行南通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宣扬。

【关键词】南通方言;方言文化;本土文创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93-02

一、南通方言概况

滨江临海的南通有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历史和文化。南通地块虽小,却夹杂着多种多样的地方语言,其中使用较多的有南通土话(即本文研究的南通话)、启海方言、如皋方言、如东方言、通州方言等。本文研究的南通方言使用范围不大,大致在石港、刘桥向南至南通市区,平潮向东至金沙一带。南通市区的人说的南通话和海门、启东人说的启海方言在语言习惯、用法上皆不相同,也和如皋、如东或者通州人说的方言差异较大,因此南通话外地人很难听懂。南通方言具备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的诸多特点,又自成一体。从狭义上来讲,人们通常说的南通方言是南通话。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语料来源主要为南通市区的南通话。为避免概念混淆,本文采用“南通话”这个说法。

几十年来,南通话的研究主要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这四个方面,且已有进展。词法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最多,而且成果颇为丰富。语音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专门研究南通话的音系而后进行共时、历时的比较。而语法方面的研究才开始起步,主要研究的是词法尤其是程度副词。由于前人研究较为深入,21世纪以来,南通话的词汇研究多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拓展,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语言使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当前南通话的活力及其存亡问题进行探讨,而将南通方言文化与设计相结合的研究鲜有。因而本文将针对南通话的语言特点,选取五组代表性词语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结合文创产品设计的法则进行融合与创新研究。

二、南通话常用词汇用法分析——以五个常用词汇为例

南通话常用词汇的用法和普通话大有不同,即使表达相同的含义,在语境、修辞、押韵等要素的影响下,南通话的表达方式有它独特的规律。本文将针对五个较常用的南通话词汇进行分析解读。

(一)侯

“侯”是南通话特有的称谓的后缀,虽然在普通话中有这个字,但南通话“侯”的意思和用法与普通话非常不同。首先,“侯”字读轻声“hei”,声母与普通话一样是“h”,但是韵母不同,语调也不同。在用法上,一般是长辈给晚辈取的小名,“侯”字加在一个单音节词的后面,带有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亲近和喜爱的感情色彩,如“云侯”“蕾侯”“娟侯”“建侯”等。或加在小名、昵称后面,如“宝侯”“狗侯”。如果家里孩子比较多,可以加在排名的数词后面,如“大侯”“二侯”“三侯”等。以上这些构词形式是不分性别的。当然,每家人喜好不同,也会出现变种的叫法。举个最贴近的例子,筆者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名字末尾的字是“一”,小名唤作“一儿”,因此家里的长辈叫笔者为“一儿侯”。

(二)动词组成叠词(XX式)

“XX”叠词的用法、意思和普通话中的“X一X”类似,比如普通话中的“动一动”“看一看”“闻一闻”等,在南通话中则变成“动动”(tang第三声 tang轻声)“看看”(kun第四声 kun轻声)“闻闻”(waen第二声 waen轻声),而含义是一样的。

但是南通话动词叠词在一些语法、修辞等效果上与普通话存在区别。

第一,动词叠词后加的是宾语。如“嚼嚼蛆子”(qio第一声 qio轻声 qu第一声 zi轻声,意为聊聊天)、“喝喝茶”(ho第一声 ho轻声 co第二声)。这两个例子与普通话的动词加宾语的形式如“聊天”“喝茶”相比,给人更轻松、随意、舒适的感觉。

第二,动词叠词后加形容词补语。如“坐坐好”(cu 第三声 cu轻声 heu第一声)、“立立正”(li第一声 li轻声 zean第四声)、“泡泡软”(peo第四声 peo轻声 yun第一声)。上述例子中,动词后面的形容词代表动作的状态或结果,是一种祈使语气,听起来态度委婉,带有征求、建议的口吻。若换成普通话的“坐好”“立正”“泡烂”,则变成命令的口吻,显得态度强硬。

(三)喊(hoang第一声)

第一,“喊”在南通话中表示被动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给”。在语句中的特点为受动的人不能省略,而施动的人可以省略。第二,“喊”作为介词使用,例如“上来先喊大家作个自我介绍”(上来先和大家作个自我介绍)、“爷爷喊我说他腰不好”(爷爷和我说他腰不好)。 第三,“喊”除了作介词外,最多被用到的是和普通话的“让”一样的意思,例如“要喊他懂懂”(要让他懂懂)、“你喊我怎么弄?”(你让我怎么办?)。

(四)么得(ma第一声 da轻声)

“么得”作为动词使用时,一般表示否定,和“没”的不同之处在于:“么得”一般会在句末加上语气词“撒”“啊”“哩”等,“没”一般不加。“么得”后面跟形容词时,形容词前要加上程度副词如“这么”(gean第四声 ne轻声),不能直接跟形容词。如“么得你说的葛恁好撤”(没有你说的这么好吃)。“么得”作为动词时,有一个固定格式“么得+名词+动词”,例如“么得饭吃”“么得书看”等,这样的句式起到强调名词的作用。例如,“澡都么得洗”(澡都不能洗)、“我啊么得去啊”(我也不能去)、“他么得电视看”(他不能看电视)、“葛个娃儿么得戏”(这个孩子没得玩)。

(五)没魂/没根(ma第一声 huan第二声 /ma第一声 gean轻声)

“没魂/没根”作为程度副词,表示“非常”“特别”“很”的意思,在语句中一般后面跟着语气词“呢”(ni第一声,意思为“的”),再加形容词。如“葛个文蛤饼没魂/没根呢好吃!”(这个文蛤饼非常的好吃)、“他真呢没魂/没根呢好!”(他真的特别的好)。

“魂/没根”第一个用法是放在形容词句的末尾,“没魂/没根”前要加上结构助词“叨”(表示“得”),这里的“没魂/没根”表示不得了。如“你真是烦叨没魂/没根!”(你真是烦得不得了)、“我感冒发烧难过叨没魂/没根!”(我感冒发烧难过得不得了)、“今恁打牌,手气实在好叨没魂/没根!”(今天打牌,手气实在好的不得了)。

“没魂/没根”第二个用法是加部分动词短语。普通话的程度副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动词和动词性短语,但是南通话“没魂/没根”能直接修饰一部分动词短语。例如,“没魂/没根呢要说话”(非常喜欢说话)、“没魂/没根呢讨喜”(非常讨人喜欢)。

“没魂/没根”还可以单独作谓语跟在名词后面,表示程度加深和数量多,例如,“停车场的个车没魂/没根”(停车场里的车很多)、“她一回家话就没魂/没根”(她一回家话就很多)。

三、方言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文化创意产品是创意者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解读后设计出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隶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同时又具有文化传承的独特属性。文创产品设计可以通过创意创新思维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元素与商品商业价值相融合,从本土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灵感,将抽象的文化符號转换成可感知的视觉元素,通过美观的视觉形态设计和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吸引消费者,以此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使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获取熟悉的文化特征,从而被唤醒感觉记忆,实现情感共鸣。

文创产品的设计融入本土元素最重要的目的是以产品为载体传承本土文化。为了与当下文化精神、时代要求相契合,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延续,古为今用,将现代产品与本土文化元素融合,可以从多元化、多样性方面入手,提炼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

南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南通话作为南通本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被人们了解与熟知。在文创产业逐渐发达的今天,以南通方言文化为设计元素进行的文创产品设计竟然无迹可寻,这是一种文化的缺失。因此,本文依附于同名课题研究,经过对南通方言文化和本体文创产品设计的调研,将常用的南通话词汇用语筛选出来,以字体设计、词汇语义场景绘制为主体视觉元素,用幽默活泼的配色和设计风格表现每一个词汇的含义和读法,从而制作一系列的文创产品,如月历、丝巾、雨伞、明信片、画册、布袋等。通过现代多媒体软件技术和创新思维,将南通方言文化变成充满视觉冲击力和消费吸引力的本土文创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能知晓南通方言文化的重要性。

四、结语

传统文化为设计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稳定的基础,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设计师应在创意构思上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思路,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用专业的造诣、独特的眼光发现与探寻本土文化元素,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创作出更多既有艺术美又有本土文化内涵的独特产品,以其多样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迎合市场需求。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陶国良.南通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鲍明炜,王均.南通地区方言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敖小平.南通方言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12.

[4]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市志:1983-2005[M]. 北京:中华书局,2014,12.

[5]欧阳华,张力丽.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研究[J].包装世界,2017,(02):101-103.

[6]张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J].设计,2018,(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