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泥塑田野考察报告

2020-07-20周亮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陶塑传承

周亮

【摘 要】徐州泥塑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大墩子文化时期。徐州泥塑现在都还保留着汉兵马俑的一些印记。王光永先生制作泥塑已经很多年了,他将陶塑制作中的一些独特手法运用到泥塑当中,使得自己的泥塑作品更具有个性色彩并增强了泥塑作品的可塑性与延展性。

【关键词】徐州泥塑;王光永;陶塑;汉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31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60-01

一、徐州泥塑的起源

俗话说“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是彭祖文化与两汉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文化、齐鲁文化与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徐州交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徐州汉朝文化为主的文化体系。

1962年在徐州邳州市的四户镇发现了大墩子文化遗址,经过发掘之后鉴定为距今4500年到6000年。跟着一起出土的众多陶器可以证明徐州地区陶塑的起源距今6000年左右。汉朝时期,出现了以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泥塑,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发掘的汉代楚王陵中发现了众多陪葬用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不仅动作不一,连面部表情也不一样,却都很传神。汉兵马俑的造型和表现手法有别于秦朝庞大的特点,造型较为小巧,但是气势却依旧庞大。其运用的是一种写意手法,在外形和比例上不拘小节,用抽象夸张的手法将当时的人物表现出来,并更加注重人物内心刻画。这也奠定了后来徐州地区泥塑的发展基础。

二、徐州泥塑代表人物:王光永

(一)创作背景

王光永童年的生活给了他极大的影响。童年时他经常能在街头巷尾看见捏泥人的老手艺人,他们拿起一团泥巴拍拍打打,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就出现了,不仅形象生动,还透露出灵气,这使他对泥塑极为感兴趣。于是他就经常自己捏着玩,直到后来考上了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泥塑和陶塑的相关知识,这使他后来的泥塑更加专业化。他把宜兴制作紫砂壶的技术和汉代元素相结合,将优秀的传统技法传承下来,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用简练概括的的手法将形象表现出来。他的作品《村里的留守老人》描述了闲暇中的老人们打发自己休闲时光的情景。老人情绪各异,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满脸惆怅,有的聚精会神,全都表现在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中。表现手法粗犷而传神,朴素而又传达出现代感。这个题材选自他家乡的村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现状,他为此跑回家乡很多趟,并绘出了很多速写,为此泥塑作品打下了基础。

(二)作品特点

王光永老师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因为他总是选取身边的素材,探寻生活中耐人寻味的问题加以表现,所以作品才会引人思考。

他的泥塑作品较为特别的地方有两点。其一是他是用泥片来堆砌作品。很多泥塑造型用的是泥片成型法,传统泥片成型法是将泥片拍打光滑并经过捏、推、砸的手法使其成为自己想要的形状,然后施釉得到一个精美的泥塑艺术品。而王光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将泥片拍打成片,泥片的厚度大约在0.5公分,晾晒一小时后再反復揉搓使其产生自然龟裂的现象。其二是运用紫砂泥制作泥塑。王光永老师在泥土材质的选择上,区别于传统用的当地陶土,用了用于制作紫砂壶的紫砂泥。由于紫砂原料的可塑性好,不粘连,承受力较强,因此紫砂泥塑的成型工艺有着与其他泥塑工艺与众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技艺。

三、王光永泥塑传承情况与生存状态

王光永老师将他的手艺传承给了几个正式弟子,还有很多爱好者虽然不是正式弟子,却也积极地跟在他的身后学习手艺。他说:“现在的民间工艺大多都是老一辈的人在做了,因为很多手艺不赚钱了,不赚钱就没有年轻人想做。如果想保护一种民族工艺,我们就要让它发展,与时俱进。”我很赞同王老师的观点,创新并不是放弃老的手艺,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民间艺术在更为先进的手段下谋求生存,在更为现代的审美下博得关注。

四、徐州泥塑发展前景

民间艺术想要发展下去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结合当代的审美趋势和技术加以创新,否则很容易过时。王光永的泥塑摒弃了原始的陶土,改用了紫砂泥,并改用自然龟裂的肌理代替了反复揉搓,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与尝试。

徐州地区泥塑的发展很有自己的特色,受到汉元素文化的影响,本身带有浓厚的历史感。我们可以将泥塑朝着更加商业化的发展方向推进,比如让泥塑更加儿童化、可爱化,添加新时代儿童喜欢的事物作为形象参考,使其成为新时代的儿童玩具。也可以走更加高端的装饰品的路线,让很多收藏人士和家装人士购买泥塑并放置家中用于装饰。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宣传,不仅手工艺人应该宣传,政府和媒体也应该宣传传统民间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门手艺一直保存下去。

五、总结

通过这次田野考察,我们了解到了徐州泥塑发展的现状。徐州泥塑虽然处于小众化阶段,但是欣赏人群并不少,相信随着更多人的宣传,徐州泥塑艺术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次的考察使我们对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王光永老师对于艺术执着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以后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言放弃。

猜你喜欢

陶塑传承
4000年长江流域发现最早人类指纹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中国原始陶塑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