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汉代建鼓舞的起源及演变

2020-07-20冯颖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冯颖

【摘 要】歌以咏怀,舞以宣情。在汉画像中建鼓舞那栩栩如生的舞姿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中国舞蹈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记。本文以汉代建鼓舞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探讨建鼓舞及其建鼓形制的溯源与演变,进而对建鼓舞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鼓;建鼓舞;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33-02

在汉画像中我们能够发现那虽然静止却很鲜活的建鼓舞。建鼓舞虽在文献资料方面没有特别详细的记载,但在汉画像中以“建鼓舞”为主要内容的画像频繁出现,从而证实了它是汉代舞蹈的重要代表之一。

一、汉代建鼓溯源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从文中可得知在远古时代已有了“鼓”的存在,其鼓原本是用蟒皮造成,是先民们模仿天籁雷声为了与神灵进行沟通而制作的,这也就体现出了“鼓”在远古时代就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经过夏后氏对鼓的改良后,鼓加上四足,称之为足鼓,但这与“建鼓舞”中鼓的样式还是有所差距。而到了商代,楹鼓就与“建鼓”相近:“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可看出汉代“建鼓”的前身应是殷商时期的楹鼓。安阳殷墟西北岗商代墓出土了一件建鼓遗迹,可以看出是木腔,蟒皮鼓面,这也再一次证实了商代鼓具已具有建鼓的特征。

二、建鼓舞的形成与发展

(一)建鼓舞的形成背景

汉代建立之初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而后的历代统治者沿用并开创了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的盛世,这为乐舞体系空前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西汉初期,宫廷已将学府进行了雅乐和俗乐之分,而汉乐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召集各地的民间艺人,并让其进行切磋竞赛,筛选后大规模地培养专职艺人。《盐铁论·散不足》篇记载“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在民间也出现了以专门从事歌舞而谋生的职业,她们经过严格的训练,佼佼者被送入宫廷或者贵族世家,被世人称之为“女乐”。这也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途径和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艺术的发展。《乐府诗集》卷五十二云“自汉以后,乐舞寖盛。”这影射出汉代歌舞伎乐风靡至极的特点,而“建鼓舞”正是在这种歌舞升平的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并成为了汉代舞蹈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建鼓形制的演变

在商代时建鼓的形制有所不同,鼓腔的木柱加长至一人高,在鼓腔上方添置两根羽葆来增加动感,使鼓乐演奏呈现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灵动飘逸的风格特点。西周《诗经》记载:“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此时建鼓是悬掛在钟鼓的乐架上的,装饰着五彩的羽毛,大鼓小鼓齐就位,鞉磬柷圉安放整齐,一切就绪后箫管齐鸣、美音绕梁、肃穆舒缓、和谐美妙,诸位宾客应邀光临,曲终未觉演奏长。正如屈原所云:“陈钟按鼓,造新歌些”。

而到了汉代,从画像史料中可看出鼓有着十分丰富的样式和形制:其一,《汉书·礼乐志》中臣瓒曰:“乐上众饰,有流遡(苏)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建鼓上方装饰的流苏状羽葆华丽多彩,其流苏应是用丝绸类的材质制作而成的,羽葆则是采用鸟尾柔顺的羽毛,木柱顶端也增添了华盖加以修饰,有的还饰有瑞兽和祥鸟。其二,汉人受儒、佛、道三大宗教影响,将龙虎等动物视为瑞兽,兽座建鼓是人们为增添视觉效果制作而成的,它的鼓座又称“跗”,有着固定建鼓、保持稳定的作用。鼓的跗足样式由具有艺术感和复杂多元的几何图形构成,除几何样式外还有兽形跗,以虎形为主,既有龇牙咧嘴、极为逼真的凶猛虎形,亦有温顺可人的老虎形象,其制作的材料有石料、青铜或木材等,在青铜兽形跗中可镶嵌宝石,刻画花纹,更能彰显其华丽尊贵。最后,汉代建鼓舞的鼓声之乐发展得更加丰富多样,建鼓旁所安置的乐器更是目不暇接,这也为舞者的表演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建鼓舞的艺术特征

建鼓舞表演者不仅是一名卓越的舞者还是一名优秀的乐手,既需要舞者超强的技艺,还需要其对音乐节奏把控得极为精准。建鼓舞沉稳粗犷、亦刚亦柔,是汉代最富粗犷豪放之美的舞蹈之一。

(一)乐舞结合,艺技并重

建鼓舞对舞者的要求十分严格,它不仅需要高超的舞蹈技艺还需要对乐器有着熟练的把控,其主要形式是两人对舞。建鼓舞大多数是男子对舞,也偶有女子双人、男女对舞和骑马击鼓的形式。有时还需要和其他舞者配合表演,这也就要求舞者在协调自身的舞姿动作时兼顾演奏相同的鼓乐。从相关建鼓舞的画像上来看,舞者们不仅要边舞边奏,还需要击打小鼓和其他附属的乐器,动作张弛有度。这种乐舞结合、艺技并重的特征在许多传统舞蹈中保留下来,甚至于成为中国舞蹈的特征之一。

(二)“亦沉亦逸”的动作姿势

通过对汉画像的研究,“建鼓舞”表演中的动作特征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重心下沉,踏实稳重。汉代乐舞给人以恢弘大气之感,直接而又华丽,这与汉代大一统格局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建鼓舞是汉代最富粗犷豪放之美的舞蹈之一,很少会有简单的建鼓舞出现在舞台上,建鼓舞也是汉代花样最多的舞蹈之一。在汉画像中建鼓舞皆位于舞台的中心位置,起着指挥和掌控节奏的作用,大部分建鼓都是装饰华丽且鼓面直立,舞者呈对称分布击鼓对舞,舞姿动作英武大气,显现出不加修饰的粗犷韵味。它并没有悲伤消极、萎靡哀伤的情绪,而是给人一种汉代艺术生命力旺盛、蓬勃向上的感觉,体现出了“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质朴审美意识。第二,轻柔飘逸,刚柔并济。在汉武帝“大一统”的框架之下,汉代建鼓舞在纵向发展上继承了楚乐舞的艺术特征,又横向吸收了各民族包括西域诸国的艺术精髓,延续了楚舞翘袖折腰的轻盈之态。汉代受道教“飞升”思想的影响,舞者体态呈上扬或者跳跃腾空态势,整体的风格偏飘逸柔美,演员随着节奏的变化起舞,节奏减缓时轻柔飘逸,富有神韵,节奏愈烈时粗犷热烈,宣泄情绪。在江苏出土的建鼓舞汉画像中,女子形象风仪玉立、身材修长,动作轻盈舒展、柔中带刚,席地的长裙、挥舞的长袖凸显出她们婀娜的身姿,相较男子建鼓舞多了份独特的柔软之美。

(三)“拧倾圆曲”的形态之美

从众多的画像资料中会发现击鼓的舞者动作粗犷古朴、热情又奔放,动作的难度与幅度对舞者的要求相当高,如舞者弹跳的高度,上身旋拧的同时又能保持重心的垂直,既要求演员关节的软度,又需要其具有爆发力和协调性,这就证明“建鼓舞”舞者需要扎实的舞蹈基础和高超的技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重要特征。而在此时也具备了“形、神、劲、律”的基本要求,鼓舞的节奏瞬息万变、变化无穷,演奏时通过击打鼓面的节奏和力度变化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展现其“劲律”的特征;而舞者也随着鼓点和节奏意气结合、动静相融,刚中带柔,柔中却不失其韵味,尽显其“形神”滋味。

(四)“一鼓多用”的独有特征

“建鼓舞”的场面十分华丽,阵势盛大。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鼓不单单作为舞具出现,还会用于现场的布置和装饰,并兼顾乐器的使用。舞者们挥舞着鼓槌,舞动着身姿,创造出鼓舞所特有的舞蹈特色和风格韵味,由此可见在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用道具渲染气氛,增强舞者情感表达的方式就已出现,这也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在汉代国势繁盛的大背景下,才能孕育出这般令人向往的乐舞王朝。建鼓舞以舞达欢,与外交宴请、军事比武以及祭祀祈祷密不可分,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肢体的视觉艺术,亦是乐器交奏的听觉盛宴,这就映射出这复杂而又多元的艺术形式必将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闪耀之星。

参考文献:

[1]许一伶.汉代建鼓舞研究[J].东南文化,2004,3(179):73-74.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对话凡高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