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戏曲观众审美接受研究

2020-07-20金鹭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剧种昆曲戏曲

金鹭

【摘 要】从十八世纪下半叶至今,地方戏百花齐放,成为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不断发展直接撼动了雄踞戏坛的大剧种——昆曲的地位,地方戏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地方戏的兴盛离不开其内容更贴近观众生活、更适应观众审美、更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的特点,是多重审美体验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戏曲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出发对地方戏的兴盛缘由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戏曲剧本的编写和创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戏;戏曲观众;审美;接受心理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22-02

一、地方戏的兴盛缘由

据史料记载,十八世纪下半叶,雄踞戏坛、历来被文人雅士推崇的昆曲,每况愈下,其发展不容乐观。反观,被文人雅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地方戏却受到了观众狂热的欢迎。当前,一些全国性的大剧种露出一丝“冷清”的态势,而一些别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例如笔者家乡的豫南花鼓戏、嗨子戏等地方小戏,每逢演出,观众无数,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地方戏门庭若市?又是为什么另一些剧种的发展会止步不前?笔者通过探析发现,在多方面原因之中,戏曲的表演是否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是根源所在。地方戏之所以能在与昆曲之间的“观众抢夺战”中取胜,就是因为地方戏更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使其更容易被接受,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二、以观众为切入点的戏曲保护和发展

观众不仅是戏曲的观赏者,他们也是戏曲创作和剧目价值的评价者。自戏曲出现以来,观众对于戏曲的重要性便得到了无数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戏曲和观众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是数不胜数。元代的戏曲家高明在其论著中提出要先将观众的审美心理了解透彻之后再进行戏曲创作的观点,并认为戏曲创作不应只满足于娱乐的目的,更应丰富其内容,打动观众,感染观众,使人通过欣赏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化。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在《制曲枝语》中认为戏曲表演能打动人、能感染人是评定一部戏高下的唯一标准。李渔的观点是戏曲创作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迎合观众的文化程度和审美喜好,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要比深奥晦涩的道理更容易得到观众的情感共鸣。纵观历朝历代学者对戏曲创作经验的总结,他们都认为戏曲创作要在尊重观众的前提下,了解观众审美喜好并考虑观众的审美心理。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戏曲要更好地发展,离不开观众的喜爱和关注,因此在戏曲创作和表演中,创作者和演员都要对观众投入更高关注度,在照顾观众审美共同点的同时兼顾个性。原因有二:其一,符合观众审美需求,使观众接受,戏曲才会有市场;其二,有市场意味着戏曲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能够扩大观众范围,提高影响力,形成观众和戏曲互利的良性循环。可见,戏曲创作中尊重、了解并考虑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程度有利于在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戏曲的发展及保护二者之间达到双赢。

三、戏曲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

地方戏之所以广受观众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其表演比起文雅的昆曲更接地气,其艺术风格更贴近当地人的性格,语言使用当地方言,使观众听起来更有亲近感,另一方面因为其内容大多围绕着当地人田间地头、屋里屋外的生活展开,更能使人找到共鸣,得到精神升华。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方式,分别对社会百态、人生故事进行戏剧性的诠释,使地方戏既好听又好看的艺术形态深入人心。

(一)观众的情感

我国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戏曲创作的基础是情感,同时情感也是观众欣赏的落脚点。地方戏比昆曲更重视抒发人物的情感,這也是比起昆曲来说,地方戏更受观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艺术起源于生活,地方戏的创作者是当地生活的人民,他们勤劳朴实,深知人情冷暖,创作构思来源于生活,因情而起,由感而生,叙事抒情,丝丝入扣。而昆曲的创作者多为文人墨客,大多“阳春白雪”,没有生产和劳作的经历,远离尘世的喧嚣,很难和人民群众产生相同的情感,创作之物往往“循规蹈矩”。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曾因两个剧种之中都有“雷惩”的情节,把昆曲《双珠·天打》和豫剧《清风亭》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看出,豫剧《清风亭》是在向观众交代完剧中受惩者犯下的种种恶行之后“雷惩”,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因其恶行气得咬牙切齿,之后的“雷惩”可谓是观众情感的众望所归。而反观昆曲的《双珠·天打》,戏里的“雷惩”却没能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因此他写道:“前一日演《双珠·天打》,观者视之漠然。明日演《清风亭》,其始无不切齿,既而无不大快。”这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地方戏注重情感的表达,使观众感受到戏里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观众随戏中人物情感的变化而产生情感上的波动。

(二)观众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属于人的原始驱动力,人们对于新的环境、新生事物、新的问题总会想去了解和探索。如果戏曲的内容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就会使观众产生兴趣。如若相反,观众会感觉疲倦,中断对表演的注意力。地方戏能广受观众欢迎就在于它能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什么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呢?在观众看来,要满足“新”和“奇”的特点。何谓“新”,首先戏中有新人物、新事件、新思想、新角度等元素。在上文中谈到,地方戏的创作者是生活在劳动和生产第一线的人民,最贴近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智慧的来源,“新”元素在这里最先显露,地方戏的创作者最容易发现“新”,因此具有文人墨客不可比拟的优势。

地方戏的题材非常丰富,有神话戏、梦幻戏等,创作者用浪漫的展现手法、奇特的创作构思来满足观众的“奇”。如创作者在表现战争的题材中,将戏中人物用极强的写意性来表达,把正义的英雄夸大成神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截然不同,这样的表达可以满足观众追求的“奇”。

不同阶级的观众对于“新”和“奇”的内容追求不同。作为地方戏的“新”和“奇”,首先要满足当地人民的好奇心。

(三)尊重观众的审美心理

地方戏注重内容表达浅显易懂、妇孺皆知。一方的风土人情孕育一类剧种,所以,鲜明的地方元素在其语言、唱腔上都有明显的体现。不仅如此,与全国性剧种不同的是,在地方戏塑造人物角色时,创作者不仅要考虑人物角色的语言、行动符合其身份、性格,还要考虑符合当地观众的习俗、习惯和气质等。

例如灶戏《郭丁香》中郭丁香的形象塑造,通过语言、行为、习惯鲜活地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勤劳、善良、孝顺、正直的姑娘形象。戏中的人物郭丁香,随着该戏的演出成为了当地人民喜爱并崇拜的偶像。该戏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演员真情实感的演唱,在当地家喻户晓,成为灶戏中百听不厌的經典。戏中主角郭丁香拉近了观众与审美对象的距离,源于生活的素材使观众在观看时内心能产生一种亲近感,当观众看到与他们性格接近、气质相符的人物角色时,往往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观众对于戏曲的审美接受心理是一个既系统又复杂的矛盾活动。“新”、“奇”和“熟悉”、“日常”,听上去对立,但在戏曲中又是统一的。“新”、“奇”元素引发观众的好奇心,“熟悉”、“日常”使观众觉得异常亲近。这两者虽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单独强调一方而不提另一方,观众都会失去审美活动。

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制约着戏曲去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地方戏的观众文化水平低,审美心理的层次也不高,应该引导、提高,不应该迁就。笔者认为,虽然观众的审美心理分层次,但审美心理的高低不是完全取决于观众的文化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应该尊重观众的审美心理,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以尊重和引导来稳步提升观众的审美心理。

戏曲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更应该尊重观众的审美心理,适应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戏曲的发展才会永不衰竭,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王评章.戏曲危机与地方文化、剧种个性的关系[J].福建艺术,2004,(2):l6-18.

[2]黄敏,钟有林.新时期我国地方戏曲的分类保护和传承——基于扩大受众群体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1,(04).

猜你喜欢

剧种昆曲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