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小微企业制造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

2020-07-20胡佩芬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复学台州市营商

□胡 宁 胡佩芬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了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受疫情影响,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台州的民营经济非常活跃,小微企业制造业在GDP 中占比很高,疫情当前,小微企业遭受重创。笔者根据今年一季度椒江区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数据,经走访调研,倾听企业心声,了解疫情下小微企业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从营商环境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 疫情对小微企业制造业营商环境的影响

(一)招工难

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企业问卷显示,35.07%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招工难,只有2.24%家企业招到全部所需员工。期末从业人员比去年同期下降8.6%,尤其是纺织业期末从业人员同比下降25.3%,下滑明显。2 月中旬,在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各地纷纷采取包机、包车等举措接员工返岗,但招工难依然是企业生产的一大关卡。台州市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学校迟迟未上课,学生没有复学,很多员工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员工返岗率低。

(二)成本涨

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有34.33%的小微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高。据反映,台州市某装潢有限公司,从事金属门窗制造,今年生产成本上涨5%。疫情期间,多数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物资紧缺或物流货运受阻,企业只能停产或从其他渠道购置高价物资维持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出口难

一季度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市场需求不足占比最高达55.97%;一季度企业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占61.19%。虽然国内企业生产回稳,逐渐步入正轨,但多数小微企业经营情况未见好转,尤其是出口制造业,不仅接不到新订单,甚至取消了原有订单。台州市某服饰有限公司,从事羊毛衫制造,出口中东、美国等地,订单量至少减少1/3;台州某眼镜有限公司,从事眼镜制造,出口欧美,现已取消订单金额100 多万地;台州市椒江某工艺品厂,主营婴童服装制造,年收入1000 多万元,但目前订单全部取消。这些出口型企业在国外新冠肺炎肆虐的情况下,均陷入生产乏力、出口难的困境。

(四)负担重

一季度企业问卷中综合经营情况不佳的占45.52%;企业流动资金情况紧张的占14.18%;样本企业中有8.96%向银行借款,平均年利息及费用率为6.16%。有两家小微企业向银行借款高达1000 万元以上。台州市某水产有限公司,从事水产品冷冻加工,因疫情影响无法发货,资金回流受阻。台州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从事电子器件设备制造,公司生产的一批零配件出口日本,随着日本疫情爆发,进货困难,生产滞缓。据调研,很多开工不足的企业,一方面生产停滞,另一方面照常支付职工薪酬、租赁厂房、银行贷款等费用,负担重。

| 小微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2019 年年10 月,国务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 年1 月1日起施行。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生产节奏,营商环境不尽人意。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现就疫情期间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提几点建议:

(一)继续降税减费,减轻企业负担

2 月底,统计机构曾开展小微企业问卷调查,企业最关心的政策问题中“水费社保费等减免或延迟缴纳”诉求高达63.16%。为减轻企业负担,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减免税费,小微企业也均享受到了政策惠利;但企业其他负担依然较重,如工业用电、银行贷款利率、租赁费用等,仍需政府从多层面予以考虑。

(二)复工复学并重,员工放心就业

前阶段各地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专门从相关部门抽调骨干人员成立“复工复学组”,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社会生产秩序。建议相关部门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复学也要重拳出击。以教育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组建复学督查组,借鉴企业复工经验,配齐学校防疫物资、检查学校食宿条件、核对人员健康码等等,用“家校联合”的方式,敦促学校尽快复学。只有孩子走进校园正常上课,家长才能安心工作。

(三)拓展国内市场,畅通销售渠道

疫情时期,外贸企业出口艰难,有些直接停产、有些处于观望、有些另谋生路。在市场后期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亟需想方设法拓展国内市场。政府要竭尽所能帮扶企业开辟销售渠道,尤其在物流运输、出入关等卡点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标准,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便利。

(四)引导企业创新,实现产品转型

在问卷“企业主要投资方向”,85.07%的企业无投资、12.69%的企业有开发新产品、5.97%的企业有设备升级改造、5.97%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可见小微企业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创新与活力,这类企业往往经不起突如其来的灾难。在防护设备短缺、医疗物资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可转型生产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但问卷中没有一家企业选择“跨行业转型投资”。调研走访中,也没有企业反映要进行产品转型。建议政府要积极引导,促使企业创新,及时转型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 疫情对政府助力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疫情对小微企业制造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让地方政府再次审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之复杂性。本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

(一)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评估将进一步升级

以前生产安全主要考虑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显性因素,经此疫情,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评估将进一步升级。人员健康安全、室内整洁空气流通等环境安全、资金承受能力等等隐性问题,都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出来,能在这次疫情中安然无恙的企业应是抗风险能力较强的。

(二)提升应对市场需求作出统筹协调的能力

面对疫情,各地防疫物资非常短缺,一些生活必需品出现短暂供不应求。在市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政府可以统筹协调生产,按需分配、定期定量供给。比如口罩、防护服等可指定企业生产,为企业联系原材料、购置机器设备等,既实现疫情期间特殊物资的自给自足,又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鼓励企业生产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疫情忌讳人员密集,那些过度依赖于“人”的企业打击最大。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那些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代人生产的企业必将成为最后赢家。此次疫情打击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创新升级也势在必行。

(四)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这次疫情使得医药行业独占鳌头,海正药业、海翔药业是椒江医药龙头企业,产业优势明显,与之配套的相关医疗器械、医学用品等也要迎头赶上。另外,“空中课堂”、线上购物、云会议等新模式的出现,促使企业研发相关的智能产品和致力于智能移动终端APP 的开发,改变小微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猜你喜欢

复学台州市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黏黏花
Efficient reading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