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20-07-19杨精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国药准字黏度

杨精华

(湖南省慈利县中医医院心内科,湖南 慈利 427200)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表现为胸闷、胸痛[1]。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2]。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0~78岁,平均(59.45±3.26)岁;病程1~10年,平均(5.17±1.15)年;体质量指数(BMI)18.59~23.46kg/m2,平均(21.74±1.02)kg/m2;心绞痛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13例,Ⅲ级22例;NYHA分级为Ⅱ级26例,Ⅲ级24例;合并高血压病8例,合并高脂血症10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对照组男40例,女10例;年龄52~80岁,平均(59.37±3.15)岁;病程1~12年,平均(5.15±0.08)年;BMI18.77~23.29kg/m2,平均(21.88±1.10)kg/m2;心绞痛分级为Ⅰ级16例,Ⅱ级13例,Ⅲ级21例;NYHA分级为Ⅱ级26例,Ⅲ级24例;合并高血压病9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2型糖尿病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3]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交阻型。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脏疾病所致胸痛,呼吸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精神、认知障碍者,近期参加其他药物临床治疗,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珠海同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288),日1次;口服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304),日1次;口服40mg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88),日1次;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0.5mg硝酸甘油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4),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方治疗。药用桃仁9g,瓜蒌20g,法半夏10g,薤白10g,红花12g,丹参20g,牛膝10g,川芎15g,柴胡10g,炙甘草3g。双下肢浮肿加茯苓,心阴虚加五味子、麦冬、西洋参,痰多胸闷加石菖蒲、胆南星,痰热、大便不通加莲子心、大黄,头晕耳鸣、血压偏高加白芍、栀子、钩藤,胸闷心痛、痰瘀明显加薤白、瓜蒌,阳虚肢冷加制附子、桂枝,血竭气虚加黄芪、党参,血瘀重加三七。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症状(胸闷如窒而痛、痛引肩背、气短喘促、体胖多痰、身体困重)重度、中度、轻度、无,分别计为6、4、2、0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记录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

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检测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指标。

4 疗效标准[4]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大于80%,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大于80%,心电图ST段恢复到0.1mV以上,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正常心电图。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发作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心电图ST段恢复到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小于50%,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小于50%,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疼痛发作程度、此时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硝酸酯类用量增加,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或出现异位心率、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0 28.95±4.28 18.99±3.03 13.430 0.000对照组 50 29.12±4.33 25.44±3.91 4.460 0.000 t 0.197 9.220 P 0.844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s)

组别 例 LDL-C HDL-C TC T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3.51±1.25 2.26±0.81 1.06±0.13 2.13±0.32 6.34±1.26 3.76±0.46 2.32±0.84 1.41±0.50对照组 50 3.52±1.23 2.69±0.89 1.08±0.15 1.85±0.26 6.39±1.25 4.14±0.42 2.30±0.81 1.69±0.76 t 0.040 2.527 0.713 4.802 0.199 4.314 0.121 2.176 P 0.968 0.013 0.478 0.000 0.843 0.000 0.904 0.03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组别 例 血浆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2.15±0.72 1.50±0.38 18.47±4.73 11.39±1.82 6.16±1.30 5.04±0.93对照组 50 2.18±0.74 1.79±0.45 18.44±4.82 13.85±2.04 6.13±1.36 5.73±1.14 t 0.206 3.482 0.031 6.363 0.113 3.316 P 0.838 0.001 0.975 0.000 0.91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能力指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能力指标比较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能力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SOD(nU/mL) MDA(μmol/mL) TAC(U/mL) LPO(nmol/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67.34±6.35 91.74±9.20 6.63±1.02 2.04±0.56 8.04±1.18 12.42±1.54 5.98±0.92 2.41±0.58对照组 50 67.87±6.26 86.48±9.05 6.61±1.04 3.57±0.62 8.05±1.17 10.57±1.43 5.99±0.94 4.16±0.81 t 0.420 2.882 0.097 12.949 0.043 6.225 0.054 12.421 P 0.675 0.005 0.993 0.000 0.966 0.000 0.957 0.000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6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病机为心脉不畅,痰瘀阻滞[5-6]。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流注全身,心阴不足,运行迟滞,可致淤滞,淤血阻滞气机,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发为胸痹。治疗应以化痰降浊、活血祛瘀为基本原则。化痰祛瘀方中桃仁活血祛瘀,可有效减小血管阻力,改善血流,且具有抗炎、抗血栓、抗凝血等作用。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及微循环,降低血脂水平,通过抑制细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7]。法半夏化痰燥湿。薤白温养祛痰。丹参、红花可提高冠脉血流速度,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抗血栓等作用。牛膝可有效调节血压,具有抗炎、降脂等作用。柴胡和解表里、疏肝理气,可有效调节血中脂肪含量,具有溶血、降血压等作用。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化痰降浊,活血祛瘀,温阳补气功效[8]。因此,化痰祛瘀方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国药准字黏度
更正声明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硝酸甘油为何不灵了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