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觉分析中大七和弦的教学及实践

2020-07-18付丽莎浙江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0期
关键词:调性和弦声部

付丽莎 (浙江音乐学院)

音程与和弦作为听觉训练中基础性的训练是需要贯穿始终的,如何推进七和弦能力的难度训练,对于程度不一,基础薄弱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七和弦听觉训练、以及具体作品中大七和弦的运用,是否只谈音高力度色彩差异而不究其音乐性格的特征变化,是否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音乐结构和音乐风格,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与解决的视角。因此我们针对较难程度的七和弦训练——以大七和弦为例做听辨练习时,有理由结合理论及实际作品的运用,在我们认知的三个阶段中,整合学生感知辨别能力、听觉分析能力、音乐形象的再现与表达能力,满足相应的实践与表演需要。

大大七和弦简称大七和弦,其结构由命名中的数字表示,两音之间含有具体的级数代表相隔度数。即大三和弦结构,外声部大七度。由大三、小三依次构成原位大七和弦,转位中有小二度特征。其中小二度音程的上方音为根音,二度音程的下方音为七音。

就感知分辨要求而言,大七以明亮自由而稍显张扬的色彩,区别于其他常用七和弦。由它的命名我们可知外声部为大七度,决定整体属于不协和音响范畴。在音乐审美中,音乐最先带来情绪体验,而情感体验产生于联想活动之后。这样的音响在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作品中得到高频次地使用。以下方大三和弦为基础,从外声部体现出大七度极强的张力,及尖锐突出的个性,用来表达民族乐派作曲家内心深处对祖国的饱满深情。其中一些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常将这一和弦常用于景观氛围的描写。格里格《致春天》该作品的第一句反复出现的大七和弦色彩,俨然体现出盎然的春色,体现出对春的由衷赞美,给予听众听者春意景致氛围的联觉体验。在谙熟大七和弦的构成及其和色彩运用,再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听觉分析练习,有利于我们快速感知辨别出大七和弦,从而过渡到分析能力的阶段。

听觉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包括听、唱、读、写等要素,也涉及到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特点及其艺术价值等方面。在古典主义时期,由于功能上不尽规范,大七和弦作为独立的意义出现还不多见,也存在于一些富于冲突性的片段中。例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在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展开中心的高潮处,由大七和弦引入了戏剧性的冲突。其中F-A-C-E四音,这个大大七和弦在此作为e小调的bII56和弦,将f的力度推进五次,使得戏剧冲突瞬间爆发至最高点。在印象主义作品中,更多的是将大七用于和弦的声部运动中,客观上生成大七和弦,以延留音的形式在弱拍弱位存在。至浪漫主义时期,对于和声的审美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各种和弦诸如增大七、小大七、以及九和弦、高叠和弦等频繁出现。以舒伯特及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

该谱例第二小节处的大大七和弦将七音引入,随后的和声进行至新调,即C大调的重属导七、终止四六和弦,而后解决至属和弦五音,与低声部半音上行形成了反向进行,从而此处VI级以大大七的形式强烈削弱了原调的结束感,而在新调的下属和弦,则将和声进行推动至属方向。因此,以大大七和弦作为媒介,音乐被赋予了显著的前进动力,自然运动到新调。在浪漫主义早期,这样的大大七和弦的运用在关键的结构与较长时值的外音化处理上便显得别具一格。这部作品作为舒伯特创作中期的奏鸣曲,在和声层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复杂性,鲜明地体现了作曲家成熟阶段的创作风格,如大七和弦与高叠和弦的频繁使用。

七音的存在相对弱化了三和弦在调性音乐中的稳定性。大七和弦也经常被用于突出和声色彩的变化,出现在印象主义音乐的和声之中。而转位中的大七和弦,其中的七音声部被用于中间的声部时,会适度弱化大七和弦的紧张度,并使得和弦的色彩感更为柔和、飘逸。

以上片段节选自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绿》,这部作品是根据诗人鲍尔·马里·维尔兰的诗歌所谱写的六首短歌之一,调性为bD大调。第1小节为主和弦进行到同主音小调的dtVII级和弦经过bB大三和弦,从第3小节出现了连续的属功能组和弦的连锁进行,即bB大小七加大九度和弦、bB大小七加大九度和弦、bA大大七和弦、G大小七加大九度和弦。通过上述的和声进行,可以看出,该作品虽然饱含有浪漫主义时期及民族乐派的音乐特征,曲式结构的单三部形式,调性较为清晰、主属进行也可以明确区分,但在和声语言的运用上已显现出“印象派”的别样特征,如大七和弦的频繁出现、动机化前奏中的平行和弦,这种异常丰富的和声语汇使得作品更加具有飘渺绚丽的和声色彩,同样也暗示了作曲家在成熟期创作中的印象风格。

该谱例选自德彪西《黄昏的和谐》结尾部分,该曲是作曲家为夏尔·波德莱尔的五首诗所谱写的歌曲之一,调性为B大调。和声进行由一系列的离调和弦构成,如1-2小节的重属导七和弦进行至3-4小节二级上的属九和弦,直至末尾处才回归到B大调的主和弦上。旋律进行也要求以弱力度演奏,在慢板的速度中更加凸显了德彪西独有的和声特性,即印象主义特有的朦胧、微弱的和声色彩感。

该谱例选自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音乐进行以分解和弦的琶音音型为主,每小节构成一个和弦,更便于在听觉上识别。上方声部旋律进行以上行、主音八度反复、下行为主,下方声部则以上下行为主,整体构成波浪状结构。在其中,第二小节和第六小节均在低声部的前四个音就呈现了完整的大七和弦,此例可以作为大七和弦在练耳训练中的经典范例,便于增强学生在练耳训练中更为清晰地感知大七和弦的音响效果。

以下谱例中的和声进行是19世纪半音化和声中典型的半音中音关系:bBM7—DM7,bAM7—CM7。巴伯分别将bB大七和弦与bA大七和弦中由三音和七音形成的纯五度音程结构平行移植到大三度根音关系的D大七和弦,C大七和弦之中。使后者的和弦结构发生改变。原本的五音被根音上的三全音所取代。使和声带有利底亚的调式色彩。旋律声部以动人平滑的长线条式行进,起伏绵延。第7-8小节虽有短暂的节拍变化,由2/4拍转向3/4拍,但由于此处是长音位置,所以也不至于影响到音乐上的延续,或造成听觉上的断裂感。这个抒情的和声动机在整部歌剧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代表瓦奈莎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对阿纳托的炽热爱意以及对侄女艾瑞卡的关爱之情。从该谱例中也可体现出这位20世纪美国作曲家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特色,旋律清晰明了、流畅动人。

音乐形象的再现与表达能力训练,要求我们一方面从音乐形象的理解来表达它的存在形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声音将内容外化成为听觉的印象。

为了能够与音乐听觉的认知过程相适应,对音乐表象感受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内容可以是给出问题作初步聆听,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七和弦出现的位置,及其功能。然后在模弹、模唱中让学生逐步外化为文本材料的听记训练。

移调练习在视唱练耳学科中也可适时介入,移调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调式调性感,也有助于巩固习得的和弦功能运用,强化对于和弦的记忆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可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与创作,衍生对乐曲的自发主动地理解与表达。

在大七和弦的听觉训练中,在音响基调的初步认知基础上,我们需要习得包括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对音乐形象理解的认知能力与外化的转换能力。这一系列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在具体作品中音乐性格在音乐记忆方面的助益。对于七和弦的认知与听辨能力,是听觉训练走向20世纪音乐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在各个音乐家的著作中,七和弦的运用都占有相当的篇幅与地位。不论国界,不论时期,不论风格流派,直至现今七和弦的使用,包括大七和弦的使用也有了更加灵活与开放的方向。这样的音响为色彩的丰富、调性的确立更加提供了思路,也给音乐的推动、段落的划分带来特有的作用。学生的听觉思维能力在听觉认知的递进中更加完善而成熟。因而我们选取大量不同时期风格的作品,通过对于素材中对于大七这类和弦色彩的认知与判断,实现对于调式调性、音乐情绪、音乐风格,以及句法段落的音乐要素的整合,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借此我们方能逐步将和弦的认知思维从理论的阶段过渡,作为具实用意义的听觉技术服务于实践中的艺术。

猜你喜欢

调性和弦声部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