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2020-07-14史芝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孔乙己实践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应对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语文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原有阅读教学也需要积极做出有效的变革,继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学效果的优化。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孔乙己》这部小说其自身具备着较强的深意,是阅读教学中相对重点的一部分内容。应对这一特点,需要充分明确现阶段教学活动中的要点,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进行教学方法的实际性落实,从而优化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阶段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孔乙己》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97-02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十分关键,其自身要通过一定方法来丰富学生现有的语文阅读认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需要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掌握一定阅读的方法和模式,进一步促使学生阅读效果和学习质量的提高,规避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及时弥补不足之处。而在具体教学时,特别是对于一些具备深度性的课文教学,往往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才可以普遍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由于课文中所涵盖的内容较多,积极开展课前预读预习十分关键。

一、积极开展课前自主预读和预习

由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深度性,尤其是一些写作背景复杂、时代感较强的小说,无论是语言,还是主体,其深度性更加鲜明。阅读并理解这些作品,对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难度,例如《孔乙己》这样的作品,其自身内涵相对较多,如果单一依靠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讲解,那么学生理解学习的效果相对较为有限,因此积极开展课前自主阅读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1]。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自觉预习的动力

课前预习是良好的學习习惯,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最主要、最根本措施之一,其自身价值和意义十分明显,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学生学习质量无法提高也大多数有着一定深层次原因,其中最为关键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学习兴趣。预习活动开展如果没有兴趣驱使,就谈不上自主性,学生学习效果也相对较为有限,尤其不能深度进行思考,不能结合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阅读也成为了表面功夫,无法深层次对于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这一特点,积极开展课前预习和预读,最为主要前提条件就是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去阅读文章,从而更好的提高预读、预习的综合效果,规避常见的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活动的不足以及问题,提高最终教学成效。

以往教学活动中,预习大多数是布置任务、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文中直接找答案,这样的方式和方法缺乏对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关注,导致教学质量等方面情况的诸多问题出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现阶段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优化教学成效,就需要首先认识到这样不足之处,其次积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加强与提高最终课前预习与阅读的效果情况,规避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优化最终教学成效等方面的综合实际情况。

(二)布置预习任务,使预习更有针对性

预读之前,实际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利用一定设想来丰富学生的认知,设身处地从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特点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去阅读,然后在阅读中不急于获得知识,可以首先让学生获得疑问,然后再逐步开展教学[2]。例如:咸亨酒店以一张柜台将内外分成了内外两个世界,请问:这两个世界的人是同一类人吗?引导学生从身份入手认识这两种不同的人,从一起愚弄孔乙己这一方面入手认识这两类人都属于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刽子手。

以往预习大多数具备较强目的性,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一次预习就要让学生在课前读懂相关内容,这样的方法不可取,急于求成的方法固然会带来很大程度不足之处。那么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规避这样不足之处,要让学生带着一定问题,或者去阅读时发现问题,将这样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带着问题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指导预习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首先预习之前,要指导学生作者鲁迅生平经历以及社会背景特点,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在怎样情景下写下的这一部作品。其次还需要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体会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同学们现在身处鲁迅所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会见到怎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最后通过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简单讲解,辅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认知,带着自己的疑惑和好奇去预读、预习,从而起到一个有效进行阅读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优化预读成效。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有效解答

(一)教师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

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提出的问题难度不能过大,以免超出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失去探索的欲望;只有符合学生实际学情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有效辅助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以往教学过程中并不关注问题如何提出,更加关注的是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固然会受到很大程度不良影响,导致教学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积极进行针对性解答,在不断梳理思路的过程中尝试更通顺阅读,才可以更好提高教学效果[3]。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直是进行学习过程中的定律,如果不能提出问题、提出疑惑,那么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更是无从谈起。

传统灌输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问题提出和思考的关注,仅仅注重问题的结果和解决成效,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只负责知识的接受,不负责问题的提出。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单纯利用这样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不能深刻学习和理解文章背后的精神和意义,也不能充分了解文章的具体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影响相对不利。为了规避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和地位等情况进行一定程度调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赋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要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给予学生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思考模式,才可以更好地优化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规避常见教学活动问题及不足之处,让学生灵活思考,建立在自主思维基础上更多的去了解教师的观点与看法,这样平等的交流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刻。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

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逐层渐进,从简单的阅读过程常见问题,逐渐引申到文章背后的寓意等,然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学生去用不同观点和看法来阅读和思考[4]。例如在文章中,有很多的生字和生词,如潺水、笔砚、颓唐、阔绰等,同时还有一些具备当时时代特点和社会特色的专有名词,如短衣帮、荐头等。这些词汇在文中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些词汇,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去思考,例如潺水这个词,如果酒里面掺水那么就会省酒,卖得更多钱。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潺水的意思就是掺假、混合掺杂其他物质。因此词语解释方面,如果遇到生词,可以联系上下文去阅读,利用其他方式看待一样的问题,能够更好辅助学生进行深刻理解。而例如短衣帮、荐头等名词,从前时代大多数底层劳动人民或是为了衣着方便,或是因为贫穷等原因,大多数都会穿短袖,方便劳动,因此短衣帮说的也就是底层劳动人民。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用一定方法去看待和理解相应的词汇,不再是生硬刻板的去学习、记忆,能够理解性学习,从而起到一个优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作用,优化教学成效和最终教学质量情况。

三、增加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一)扩大讨论交流的参与面

有效的课堂交流和互动,是促使学生现有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优化最主要的途径,在不断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交流也会产生新观点、新看法,互相探讨阅读看法与观点可以更好优化最终阅读的教学效果[5]。互动交流十分关键,特别是在现阶段教育活动开展进行的过程中,有效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以往互动交流具备局限性,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方法不够恰当,教学方式缺乏应有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点,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出现了很大程度问题。为了有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首先要充分体现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围绕着这一特点,具体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侧重于让学生表达自主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一定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更加客观的评价,产生阅读方面的共鸣[6]。其次要设计几个平行的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就避免了全班学生一哄而上而出现个别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出现。例如,《孔乙己》中有很多人在笑孔乙己,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先提出总括性的问题——文中都有哪些人在笑孔乙己?这些人应该分成几种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然后按文中“笑者”的类型进行分组讨论,说说这些人为什么笑,他们的“笑”是否是从阶级本性出发的。最后将这些问题汇总到一起,然后再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分析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是否仅仅在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此时,经过这样先总后分在汇总的讨论过程,全班同学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同学们对于本文“批判人性中的冷酷自私”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

(二)进行分段讨论

例如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分段进行阅读,首先阅读第4-9小节,注意进行阅读之后从现有阅读中找寻孔乙己的身份特点,并让学生来表达自己对于孔乙己身份特点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关键词,即“穿长衫”、“站着喝酒”。之前文章中所述的短衣帮和穿长衫有着身份区别,所以在具体喝酒等方面也有着明显不同,而孔乙己打破了这样不同,他的特殊则在于,他是唯一一个穿长衫又站着喝酒的人。他的出现以及人物形象,就注定了这个人物的矛盾性,就可以继续让学生围绕着这个人形象的矛盾性特點进行一定思考,从人物形象、情节进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表达出自身的看法。通过不断表达和交流意见的同时,就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即让一个事物现象由不同角度来进行看待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语文阅读更加灵活多样,也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主导性和主体性,优化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如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课前预读、预习和课上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提问,以及注重课堂讨论几个部分加以有效强化,保障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规避常见教学活动问题及不足之处,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玲.初中小说中深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三颗枸杞豆》《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为例[J].语文学习,2017(2):216.

[2]曾惠芳.谈“五步探引”教学法中“引”的策略——以《孔乙己》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7):62-64.

[3]纪诗红.曲径分道易迷踪,人文旨归定明航——以《孔乙己》为例论多主题文本的课堂生成[J].学园,2018(17):124.

[4]谷兴云.《孔乙己》中的几种笑——兼谈课后练习一及其说明[J].中学语文教学,2018(1):59-61.

[5]汲安庆.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J].中学语文,2017(1):55-59.

[6]郑立峰.鲁迅的《孔乙己》:想告诉我们什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6):19-23.

作者简介:

史芝芳(1966.11-);女;甘肃武威人;汉族;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孔乙己实践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