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增强小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的策略研究

2020-07-14胡培永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情感

胡培永

【摘要】小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有小学生情感发展呈现新特点的因素,有受教师有意拔高价值导向催生假、大、空作文的影响,也有习作指导存在偏差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提倡学生写实话作文,适当降低要求,减少人为设置的藩篱,引导学生掌握准确表达情感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就能有效增强小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情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72-03

一、造成小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的原因分析

1.当前小学生情感发展呈现新特点,他们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被感动。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到两个孩子,优裕的生活条件加上父母长辈的过于呵护,让这些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对亲情比较淡漠。同时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也造成一部分孩子的情感缺失,形成情感发展的盲区,他们对什么事情都表现得很淡漠,缺乏同情心。进入信息化时代,小学生对身边各种事物有了更加广泛的认识,他们变得更加自主,但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却表现得越来越淡然。很多小学生在家里沉默寡言,平时不主动和家人交流,就算是家长问他们话,也是心不在焉应付了事,甚至表现得很不耐烦。他们在家里更愿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或是玩游戏或是做别的事情,变得越来越自闭。时间一长,还会滋生出逆反心理,他们觉得家长对他们的谈话与自己的认知格格不入,严重的还会和家长产生矛盾,暴发激烈冲突。

方方面面的因素,让当前的小学生情感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似乎比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显得成熟,但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得很幼稚。他们在看待一些事物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然,似乎不太那么容易被感动了。不太容易被感动,生活中的人、事、物,就难以激起情感的涟漪,让他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触动,自然也就没有办法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拿亲情来说,在现在有些孩子心目中,父母家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懂感恩,更缺乏对父母亲人的爱心。我们小时候游一次动物园,写在作文中,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新奇与激动。但现在的孩子们,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诸如逛游乐园、参观科技馆这样的事情,已经很难让一些孩子兴致勃勃地去记叙在作文中。即便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把这些活动经历记叙下来,也是很消极地去敷衍,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动不了自己,就更没办法打动别人,写出来的作文,也就很难看到有真情流露。

2.教师指导习作时人为拔高价值导向。很多老师在习作教学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要写出高大上的作文,立意要高,内涵要深,于是诸如买东西多找了钱主动退回、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内容,便成了小学生作文中被无数次重复的题材。即便是有些微新意者,也大多是孩子们臆造的虚假内容,经不起推敲。而往往这样的作文,老师会给予较高的评价。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茫然了,认为生活中的那些琐事,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这样一来,孩子们能够写进作文的素材就少之又少,很多学生为了写出符合老师要求的作文,只能绞尽脑汁挖掘作文的深意,东拼西凑,尽量将作文写得高大上。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几乎一个模式,比如写学做饭,情节一般都是第一次没做好,第二次吸取了教训,终于做出了香喷喷的饭菜;写学骑自行车,一开始肯定是要摔倒,要放弃了,忽然想起父母或是老师教导的话,又咬牙坚持下去,最后学会了骑自行车;运动会赛跑,一开始落在后面,但想起老师的期望、同学的鼓励、集体的荣誉,忽然浑身充满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样的叙事套路,在小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千篇一律,让人读来味同嚼蜡。

很多孩子写作文喜欢模仿优秀作文去写,這本来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但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优秀作文习作技巧的学习和语言的积累,反倒是热衷于套用范文中记叙的事例,不屑于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因为缺乏对所记叙事件的切身体验,所以,在情感表达上,就显得不够真实。这样的作文,老师在评阅的时候,看上去似乎无可挑剔,但总觉得少了灵魂。

3.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不够重视,对目标要求把握不准。很多孩子怕写作文,总是苦恼于写作文无话可说或是有话不愿说不会说。归根到底其实还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指导不够重视造成的。很多教师怕上作文课,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总感觉上作文课无处下手,导致作文教学开展很不扎实。

还有些教师对不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要求不明确,在低年级学生练习写话时,就以习作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总是希望一二年级的孩子,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或者说是写出理想化的作文。于是就人为给孩子们设置习作的藩篱,让孩子依照老师设定的模式去写作文,却忘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过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而已。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们在一开始学习语文,就怕上了写话,感觉自己写出来的“话”,总是让老师不满意。而到了三四年级,老师习惯于一下子提高对学生写话的要求,骤然将写话上升到习作的层面上,却往往忽视了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训练,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写作文一下子提出许多要求,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到了五六年级,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又往往缺乏耐心去指导,总感觉那些基础性的东西,应该是低、中年级早就掌握了的,到了高年级还不会写作文,基本就是无药可救了。因此,对于这些学生,一些老师就听之任之,默许他们抄袭范文,为了应付考试,还逼着学生去背作文。有时候,学生自己写的作文,得到的评价还不如抄袭范文的学生,而这也更加助长了学生习作时的抄袭之风。有些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他们的语文老师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二、有效增强小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的策略

1.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起来。情感教育是语文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有意识的引导教育,使学生从小能够感受到生活之快乐,亲情之珍贵,让他们懂得珍惜生活,学会感恩。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才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且乐于将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在作文当中。学生心中有爱,他的情感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才会有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语文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责任。《语文课程标准》10个方面的课程总目标中,前3个方面都涉及到情感教育的内容。语文课在落实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份教学资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然,在语文课上实施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不应该作为单独的任务去附加到日常的教学之外,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将情感教育的渗透和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提升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熏陶学生。语文教师还应该将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通过设计诸如像“和父母共读一本书”、“父母写给孩子的心里话”,“给春天写一封信”这样的活动,增加孩子和父母、大自然沟通交流的机会,不断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

2.提倡实话作文,让学生的作文内容真实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很多孩子不屑于去写那些生活中的琐事,反而为追求作文内容的高大上而挖空心思去恣意编造,结果导致很多小学生作文假、大、空,这样不仅偏离了习作教学的初衷,也渐渐消磨了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把写作文当成了一种被动的应付,甚至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提倡实话作文,就是要鼓励学生将真实的见闻写进作文当中,让写作文成为他们分享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只有作文内容真实起来了,文中表达的情感才是真实的,才是真正能够打动别人的东西。要坚决杜绝学生抄袭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用来学习和借鉴,但绝不能成为简单的拿来主义。

提倡写实话作文,首先要从让孩子说实话开始。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会设计一个互动环节,先确定一个话题,然后师生都围绕这个话题讲一讲自己的心里话,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比如说要写《我的同桌》这篇作文,教师就可以在正式写作前,让学生互相去夸一夸自己的同桌,去发现同桌身上的闪光点,当然,如果同桌身上有缺点,也可以诚恳地提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同桌身上的优缺点加以梳理,再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在之前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习作。这样,不但指导了学生习作,还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当然,在这里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场面的把控,防止学生之间产生矛盾。

3.减少束缚藩篱,让学生的情感表达自由起来。教师指导学生习作,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表达情感,但绝不是为学生设定路数,构架模式。教师要适当降低对学生作文的期望与要求,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不能为他们设置太多限制。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们,让孩子们完全顺着成人的意思去写作文。孩子们作文反映的,一定是他们眼中看到的世界。

一些學生写作文不敢说实话,是觉得自己真实经历的很多事情,似乎不是那么很“正能量” ,登不了大雅之堂,甚至担心因为在作文中写了自己不太光彩的一些事情,会让同学耻笑,会被老师批评。于是,学生们在写作时,常常小心翼翼,在选择素材时,宁肯去顺着老师的意思去编造一些虚假的事情,也不愿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心里话写出来。这实际上不能怪孩子们,教师的评价和引导是风向标,教师喜欢什么样的作文,孩子们就乐意去写什么样的作文。因此,教师要特别珍惜孩子们反映在作文中的童心童趣,即便是他们在作文中的认识有偏差,也应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引导和纠正,而不是去否定他们在习作中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本身。

4.找准情感依托,让学生的情感表达具体起来。很多孩子的作文情感表达缺乏技巧,要么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情感,作文写得干巴巴的,要么是大量抒情词句的堆砌,显得矫揉造作,似乎是为抒情而抒情,无法做到水到渠成,真情自然流露。还有些孩子热衷于网络词汇、语句的大量堆积,喜欢写一些连自己都理解不了的东西。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他们立足具体的事物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尽量避免说空话,也就是要找到情感表达的依托,要让情感表达根植于生活经历的肥沃土壤之中。例如要写关于母爱的作文,通过对母亲粗糙双手的刻画描写,就可以成功塑造出辛勤操劳的母亲形象,含蓄而真挚地表达出对母亲的爱。

曾经有个六年级的孩子写了一篇作文,内容是有一次他去爸爸打工的城市去看爸爸,他没有正面写爸爸工作如何辛苦、如何关心他,而是着意描写了爸爸打工居住的简陋工棚,他写道:“我永远忘不了爸爸住的那间小黑屋,它时时提醒着我,我的爸爸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正是因为他紧紧抓住了爸爸住的那间小黑屋作为情感表达的依托,才能将对爸爸的爱,表达得非常具体,感人至深。

5.强化语言积累,让学生的情感表达生动起来。要让小学生的作文有真情实感,仅仅内容真实,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远远不够,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它表达出来,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不然,即便是感情在胸中激荡,也只能憋在心中,就算是勉强写在纸上,别人读来也早已变了味。所以,要增强小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多读书以增加阅读量,遇到好词佳句要及时摘抄下来。班级里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无一例外地都是平时喜欢读书的孩子。孩子们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心中想要抒发的情感。

做到让小学生的作文真情流露并不难,除了以上所列几个方面,语文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摸索,多反思,寻找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一套方法。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小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并乐于表达真情实感,赋予作文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唐琼妮.小学童真写作教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王蕊.探析小学生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09.

[3]谢静.小学生习作写“真情实感”与“真人真事”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3.

[5]卢芬.捕捉生活浪花  表达真情实感——浅谈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指导[J].海峡科学,2010(04):83-84+86.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