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

2020-07-14邓燕增

考试周刊 2020年58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隽永、博大精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就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一味地灌输教材知识,忽视挖掘传统文化因素及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致使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该情况,文章将以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问题为基础,结合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融入问题;融入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育任务的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正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阵地。但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一些固有的问题影响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那么,传统文化在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文章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

(一)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

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中,是立德树人的要求。尤其,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提出呼吁广大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的时候,树立育人理念,真正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能力的过程中,发展良好品行。事與愿违,目前不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深受知识为本教育理念的影响,将讲解教材中的现成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视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自然难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

(二)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一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大势所趋。不少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因为教学经验不足,以说教如此方式为主,将传统文化内容讲述给学生。小学生本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足,加上教师的反复说教,自然会产生排斥心理,逃避学习传统文化,如此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教师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传统文化的融入者。当前存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问题,大都是由教师引起的。所以,要想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传统文化意识,优化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一)树立传统文化教学意识

教学意识是教学行为的指导,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树立传统文化教学意识。传统文化教学意识的形成,是以教师继续学习为基础的,因此,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积极地参与各项培训,汲取课改营养,打破知识为本教育意识的限制,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将传统文化视为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从而准确认知传统文化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样方式融入传统文化。

(二)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应用决定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果。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单一。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为了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我尝试应用以下教学方式。

1. 挖掘传统文化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以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保证的。这意味,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新时期编写的教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育部就强调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学中。在此指导下,教材编写人员,设计了诸多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却编创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以五年级下册为例,该册教材,以“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和“我们的祖国”为中心,安排了《我们一家人》《公共生活靠大家》《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等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蕴含着传统文化基因。

具体地,以《我们一家人》该单元的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为例,这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所形成的不同的家风,知道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懂得良好的家风对个人和社会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明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传承良好家风。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重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把握了教学内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以“家风”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尽管教材为我们呈现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教材资源是有限的,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有限的,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方面存在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在新的教材观的引导下,教师要学会运用多样的手段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融传统文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我以教材为依据,以生活和网络为手段,为学生挖掘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

仍以“弘扬优秀家风”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把握了“家风”这个传统文化教学要点,我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家风,准备在课堂上,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家风,感知家风中的传统美德。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回归生活,与父母、祖辈合作,整理自己家的家风,讨论家风内涵,从而将其带到课堂上,实现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同时进一步地建立对家风的认知,为深入感知家风中的美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设传统文化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特殊的教学场景。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现象带入课堂中,实现知识现象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体验情境,借助情境获取有价值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学习质量。因为学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所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认知情况为依据的。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对全体学生给予观察,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多样手段创设出传统文化情境,驱动学生切身体验,感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树立传统文化认知。

以“我参与 我奉献”为例,在日常教学实施过程中,本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个节目。通过长期的观看,学生早已建立了对这个节目的认知。对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接播放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杜富国片段。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聽到“你退后,让我来”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地热泪盈眶。视频的播放,使学生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根据视频内容,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杜富国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带着问题,学生先自主思考,接着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杜富国的行为是不计个人的奉献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的学生说:“杜富国舍己救人,是责任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我继续追问:“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只要人人奉献一份力量,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很美好。那么,我们的奉献,是不是要像杜富国一样呢?我们要如何奉献呢?”借此,引导学生走进新知,探寻奉献方法。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初步地感知传统美德,还使学生带着对传统美德的认知,走进新知,便于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传统美德的认知,真正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 引导学生讨论传统文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呼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探寻的知识,理解程度远远高于教师的灌输。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目的,不仅是要使学生积累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传统文化储备,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自主地将认知转化为行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践行良好行为。无论是传统文化认知的建立,还是道德行为的践行,都是以学生的认同感为基础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是由教师灌输来的,而是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因此,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他们创设感知传统文化的活动。一般情况下,我会组织讨论活动,以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参与家庭生活的时候都要承担责任;懂得为自己的家庭尽责,首先要自立自强,在家庭生活参与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心和帮助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如此教学内容蕴含着责任、自立自强等传统美德。为了实现建立对此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将思想认知转化为行为,我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为学生设计了活动任务。任务一:倾听歌曲《因为有你》,思考,这首歌曲中的“总有人”指的是谁?任务二:回忆生活,谈一谈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做的?任务三:结合生活情况,列出家庭成员责任清单。任务四:在小组中,和自己的同伴分享责任清单,并说出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任务五:根据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联系讨论情况,说一说自己今后要怎样做?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获取了探索家庭责任的权利,而且,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不仅可以建立对家庭责任的认知,还可以将认知转化为行为,为体验家庭生活,自主承担家庭责任奠定基础。

三、 总结

总之,在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育人意识,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学认知,深入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合作讨论,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建立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塑造道德品行,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光全,鲜于文珍.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要义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8(2):10-13.

[2]钟小松.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4(8):34-35.

[3]葛玮玮.远离道德灌输 指向文化浸润:德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多元路径探究[J].名师在线,2018(11):6-7.

[4]朱玲玲.课堂渗透“乡根文化”的探索:以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江苏教育,2018(87):34-35.

作者简介:

邓燕增,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东风小学。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