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爆点理论对《乐队的夏天》流行原因分析

2020-07-12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乐迷乐队音乐

1 引爆点理论解析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畅销书《引爆点》中提出,信息、行为或潮流的爆发跟病毒一样,在短时间就蔓延开来。同时提出三个重要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是指关键人物即意见领袖;附着力因素法认为信息自身具备特殊的内容、形式或特性,能对受众产生绝佳的传播效果;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任何流行事物都和环境相关,并且与环境相互影响。

《乐队的夏天》在播出的三个月中,百度的搜索指数峰值超过了84.5万,还产生了超过快1.4万篇的媒体报道……这些数据都说明,《乐队的夏天》在当前形形色色的网络综艺中脱颖而出,赢得大众的欢心。《乐队的夏天》走红看似偶然,实则与引爆点理论的三大法则不谋而合,本文将基于引爆点理论的三大法则对《乐队的夏天》的走红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2 个别人物法则

策划和引领一场流行,必不可少的就是关键人物(KOL)。这些关键人物,在行业中多是意见领袖,或是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或是行业中顶尖的专业人士。有了这些意见领袖的帮助,《乐队的夏天》自然能够在网综市场杀出重围,一鸣惊人。

2.1 自带流量的明星

节目的主持人马东,身为米未的CEO,在此前爱奇艺的《奇葩说》和《饭局狼人杀》等多档节目担任主持人,因而其自身就具有一定的话题度。而在本节目中,马东的身份不仅仅是主持人,他还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超级音痴,即对摇滚和乐队领域不甚了解的外行人。节目所面向的大多数受众也恰是对此并不熟悉的“音痴”,主持人与观众定位相同,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以此带来非凡的节目效果。

2.2 专业的音乐从业者

节目邀请的常驻嘉宾各具特色,除了有话题度高的明星还有在此领域非常专业的音乐从业人员等。如话题热度很高的吴青峰,再如从第二期开始出现的饱受争议的欧阳娜娜。这些嘉宾叫做“超级乐迷”,除了和普通乐迷一起欣赏乐队的表演之外,还要对台上的乐队进行点评。此外,较为专业的“超级乐迷”如张亚东和高晓松等,还会给观众普及一些冷门的摇滚知识,体现节目的专业性。特别是张亚东的口头禅“特别好”,在微博掀起一阵热潮,引得观众纷纷模仿。在保证节目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忘迎合青少年受众的需求,增强用户黏性。

3 附着力法则

附着力法则告诉我们事物的流行与其自身的特质是密不可分的,一旦传播主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独特之处,容易引发共鸣。而此节目独特的形式、优质的内容以及与观众良性的互动便是其自身区别于其他网综的特质,也是因此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3.1 独特的对抗赛形式

不同于之前的乐队综艺节目,如《中国乐队》偏科普知识的平缓方式,《乐队的夏天》采取的是非常激烈的对抗赛的形式,从32支乐队中选出最热HOT5乐队成为今年夏天中国最火的5支乐队,淘汰赛制更增添了节目的残酷性和对抗性。这种赛制不仅仅能激发出参赛乐队的创作激情,更能通过对抗赛形式增添了节目的矛盾性,进一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收视率。

3.2 优质的原创内容

《乐队的夏天》每一期的内容主要由乐队的演出组成。乐队演出的曲目除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优秀原创歌曲之外,还根据节目的规则,对指定歌曲进行改编,把流行歌曲改编成适合乐队演出的摇滚曲目。因此,在节目的内容上,除了风格丰富多彩之外,内容也十分优质,乐队成员精心准备每一次表演,观众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享受。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组要求乐队围绕“夏天”进行主题创作,在一周时间内创作出一首歌曲,并在节目上进行演出。这极大的考验了每个乐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情况。一方面节目想要展示的除了优质原创歌曲之外,其通过对每一首歌曲的版权都标注明确的方式,其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尊重原创的态度。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原创的优质音乐的版权问题往往被忽视,音乐界特别是独立音乐圈被侵权的事情经常发生。节目正能量的初衷,也给一些仍然坚持梦想的乐队人带来希望。另一方面,赛制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乐队根据相同的主题创作出一首歌曲进行表演,这又表现了乐队在创作、排练等一些幕后场景中的画面,从而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增强用户黏性。

3.3 与观众的良性互动

《乐队的夏天》中的互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线上和线下。线下互动就是现场乐迷与乐队成员还有嘉宾的实时互动,比如成员跳水,乐迷接住与之进行肢体上的互动,比如成员会往台下抛演出时的拨片,等等。而在表演结束,还会有专业的乐迷评委对乐队成员进行点评。在线上的互动中,节目的赛制中存在为淘汰乐队线上投票,助力喜欢的乐队进入复活赛的环节。此举跟选秀类网综有其相似之处,将投票权交给观众,真正的选出观众心目中最受欢迎的乐队,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4 环境威力法则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封闭孤立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的发生需要在一定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因素又会对人类的传播活动起到影响、规定和制约的作用。《乐队的夏天》就是发现了网综市场独立音乐综艺的空白,策划了这一节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更大的社会环境中,政府进一步扶持独立音乐演出,鼓励和支持独立音乐人才,也是为其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4.1 主办方独特的定位

乐队的夏天其定位是要传播乐队文化,为大家揭开乐队的神秘面纱。乐队文化仍属于小众的青年亚文化。乐队其实并不是我们在选秀节目里看到的几个年轻人为了参加比赛临时组成的乐队,而是需要真正热爱独立音乐的几个人,因为共同的热爱和初心所以才要组成乐队,坚持做更好的原创音乐。而《乐队的夏天》节目组就是看准了这类未经开发的文化市场,想要效仿《这就是街舞》和《中国有嘻哈》对青少年所喜爱的一些小众文化如街舞、说唱等进行大众传播。除了想要大众了解乐队文化,普及摇滚知识之外,更多的是想保护和推广这种小众的文化,让大众能够理解这种文化,爱上这种文化,并能够对其进行传承。中国的乐队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而注入新的血液最关键是要让青少年了解这种小众文化,继而才能爱上这种文化,中国的乐队文化才能得以继续发展下去。所谓文化自信除了要对主流文化进行传播和继承之外,亚文化也不容忽视。

4.2 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2019年12月初,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文旅部)网站消息,文旅部近日就《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对音乐节管理做了进一步阐释,监管层不仅在管理方面对音乐节庆类演出活动做出要求,还进一步鼓励和扶持音乐节活动。而在《乐队的夏天》网综告一段落之后,其周边演出和产品仍在继续发挥余热,除了对参赛乐队带来更多的曝光和影响力之外,对整个音乐节市场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并且随着有关部门对音乐节的大力扶持,也有越来越多的主办方和乐迷关注乐队文化,传播乐队文化,为独立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

5 结论

综上所述,独立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的流行绝非偶然,它遵循了引爆点理论的三个法则。此节目丰富了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网综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然而如今独立音乐网综市场尚处于不饱和成熟,未来将会有更多节目介入竞争,届时这一新兴市场走向何方,仍需观望。但值得庆幸的是,独立音乐终于从小众开始走向大众。

猜你喜欢

乐迷乐队音乐
花的乐队
梦想乐队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完美摇滚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