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横屏到竖屏:短视频形态演进的人性化趋势及特征探析

2020-07-12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性化媒介内容

短视频是指时长控制在大约5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它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新兴的又一种内容传播载体[1]。竖屏短视频,即将传统视频成像宽高比由4∶3或16∶9倒置为3∶4或9∶16以适应手机纵屏格式的短视频。目前,竖屏短视频主要有新闻资讯类、微综艺类、剧情类以及创意类,相较于横屏,竖屏短视频在内容生态上更偏娱乐化,与用户互动率较高,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提供全新的审美体验。

1 竖屏短视频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竖屏格式出现之初便遭到一些视频制作者的抵制。一些业内制作者也认为竖屏视频是使用了错误的拍摄方式,还影响了视频内容。他们对竖屏格式的争议主要表现在认为传统播放器不兼容竖屏格式,人眼的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更开阔,竖屏甚至会引发幽闭恐惧症。但随着国内外视频平台试水竖屏格式,竖屏短视频渐渐涵盖资讯、社交、广告、娱乐等方面,Twitter、Facebook、Netflix等各大平台都开启竖屏功能。国内竖屏短视频发展从直播平台开始,2016年上线的青椒TV首开竖视频先河,同时微信朋友圈竖屏高清小视频上线。此后抖音、快手、微视等社交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使竖屏短视频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目前国内学者对竖屏视频的研究还较少,大多围绕类型、兴起原因、优势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探讨,而研究背后的传播机制与内在逻辑的文章还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人本主义视角,尝试结合媒介进化与人性化趋势理论,分析短视频形态从横屏到竖屏演进的内在动因与其呈现的特征,进而探讨未来竖屏短视频的发展方向。

2 人性化趋势与短视频形态演进

“媒介进化论”是保罗·莱文森提出的理论思想,其中“人性化趋势”是在《人类历程回放》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也是其核心理论之一。莱文森吸收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认为“人性化趋势”是媒介技术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越来越符合人类需求和便于人类使用它进行信息交流的倾向[2]。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主要通过电视观看视频,其注重制作精良,但缺乏互动,受众与媒介之间是单向传播模式;互联网时代,技术推进了视频网站的诞生,此时的视频平台更加注重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同时也培育用户短视频内容消费习惯与交互习惯;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的普及催生视频App平台的出现,同时具备内容属性与互动属性。而如今,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崛起,竖屏短视频的形式逐渐抢占用户时间,以迎合移动化、碎片化的内容消费习惯。从PC端到移动端,从横屏到竖屏,在视频形态演进所呈现的内容交互方式、渠道升级的底层逻辑是符合人性化趋势的。可以说,人性化是竖屏进化的内在动因。

3 竖屏短视频的媒介人性化特征

3.1 人的理性选择:进化方向符合人类生理特性

ScientiaMobile发布的MOVR移动设备报告表明,移动终端手机用户中有94%的时间,都是以竖持的方式拿着手机,用户的竖屏化观看习惯也让短视频进入竖屏时代。而根据传播学中选择或然率或费力补偿原理,受众在选择使用媒介和以何种方式使用媒介时必然会选择其中最便捷和最省力的一种。用户竖持使用习惯以及观赏的便利性需求成为竖屏视频兴起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用户在观看竖屏视频时,不需要将手机翻转就可以观看,相较于横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观看视频的步骤,同时也增加了受众选择竖屏接受信息的几率。另一方面,从拍摄角度而言,横屏拍摄需要旋转90度,可能会丢失原本想捕捉的时刻,而竖屏单手持握可以实现实时拍摄。这正突显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短视频形态从横屏到竖屏进化的这一过程所起的作用。

3.2 时空融合:以“人”为偏向维度的沉浸传播

加拿大经济学家哈德罗·伊尼斯于20世纪50年代在其著作《传播的偏向》(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一书中提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具有偏向性,他认为“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3]。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空偏向与空间偏向趋于融合。国内学者李沁由此提出,在泛在时代其传播模式是沉浸传播,此时的传播偏向是“人”。“沉浸”一词最早出现心理学领域,中文翻译为“心流”,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4]。而沉浸传播,是一个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开放的媒介形态,它打破了娱乐、工作和生活的边界[5]。而竖屏短视频所呈现的画面内容、互动形式等均以人为中心,其传播无处不在的特点也归属沉浸传播范畴。同时,用户在观看竖屏短视频时,无需翻转上下滑动便可观看下一个视频,甚至有些平台是自动播放,此时将延长用户沉浸在媒介中的使用时间。

3.3 社交场景:全场景体验与交流互动

流动是人性化一个重要的生理特征,即通过媒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6]。“场景”一词最开始在影视领域中运用,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用户在观看短视频的主要场景是碎片化时间里,而竖屏短视频可以从充分从第一人称视角充分挖掘用户对场景的情绪感知,以提升用户对场景对卷入度与沉浸感。同时竖屏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多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全场景式呈现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此时,竖持手机观看的用户,不用翻转手机便可自然流畅地与视频内容进行互动以及发布评论,甚至转发分享,原生态内容呈现提升用户情绪体验的好感度。

4 竖屏短视频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媒介进化是人的理性选择,但莱文森也提出有非人性化的一面。人对媒介的能动主体性选择作用放大,使竖屏视频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内容制作门槛也较低致使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人们对竖屏短视频的过度沉浸也会出现娱乐至死等问题。同时,5G时代将会产生更细分的场景需求,用户的需求也会相应地更加细分化,未来竖屏短视频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4.1 技术:驱动场景与需求细分化

未来5G时代,视听传播将朝着超高清、沉浸式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也将给视听内容的移动化、交互式和沉浸式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8]。其次,在AR等技术赋能下的竖屏短视频也有了更多的创意延展与交互性。在5G时代,短视频将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方式,短视频行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对于竖屏短视频来说,5G时代将会产生更细分的场景需求,用户的需求也会相应地更加细分化,因此对内容的垂直化与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 内容:深耕垂直化、精细化

竖屏短视频从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内容生产多以用户自主上传为主逐渐向竖屏短剧、专业制作的方向靠近,但其题材还主要以泛娱乐为主。可见,目前竖屏短视频的内容题材与盈利模式的单一,如何深耕垂直领域,是竖屏短视频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需深入洞察用户细分需求,并提供精准化传播,同时还需保证持续生产优质独特内容,根据不同的细分领域打造相应垂直领域的头部内容[9]。此外,要寻找真正适合竖屏模式的题材和垂直类型,例如单人为主呈现的MV、脱口秀等。深耕优质内容生产,形成专业化产业链,同时寻找到最适合形式的内容,或许竖屏模式能在短视频行业中焕发新的潜能。

4.3 行业:横竖屏有机结合,共促发展

当抖音、快手等平台视频内容逐渐瓜分用户时长,短视频行业竞争激烈的下半场也曾出现“横屏已死,竖屏当立”的论断。相较横屏,竖屏更加注重画面内容中呈现特定单一对象,并通过放大一些特定的细节带动用户情绪,特别是当呈现自带垂直属性的背景或物体,适合展示简单直观的画面;而横屏画面所呈现的视野相对开阔,纵深感相对较强,能呈现多个维度的画面,空间层次感丰富,因而画面表现的张力更强。因此,横屏和竖屏是两种不同的视觉体验,竖屏是对现有短视频生态的一种补充与发展,将竖屏与横屏有机结合,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观看习惯与体验需求。

5 结束语

短视频正进入下半场竞争,面临着用户市场逐渐饱和、用户注意力争夺战升级、用户需求进一步细分化的困境,竖屏视频正在影响用户的消费习惯。竖屏模式顺应媒介人性化趋势而出现,丰富了短视频生态,为用户带来不同于横屏视频的观看体验,在不同的移动场景下满足用户碎片化需求。面对未来的竖屏本身的局限与技术挑战,除了需要考虑拍摄技术、内容叙事等方面,更重要的仍然是回归至解决人们需求与体验的根本问题上。

猜你喜欢

人性化媒介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