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制播中的运用探析

2020-07-12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传统媒体

1 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

1.1 高时效性与跨地域性

随着移动终端和5G技术在我国大范围的普及,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已经摆脱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而这正是新媒体高速发展所依赖的基础。与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也需要采写编,但不同的是,传统媒体被其传播载体所限制,即电视有节目表安排,报纸有印刷发行周期,而新媒体技术却打破了这一局限,传播者可以在采写编完成后第一时间向受众进行传播。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互联网普及的范围内实现传播的跨地域性,即不同地域的传播者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传统媒体却做不到这一点。

1.2 强大的传播双向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而新媒体技术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具备较高双向性的介质,实现对受众反馈信息的实时监测,使反馈数据的准确性大为提高,能够帮助传播者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传播内容。此外,新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拓展信息素材的采集面,大量有关新闻线索的文字、音频、图像、视频等素材都以数字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被共享,媒体人可以通过对这些线索的收集整理加工后,进行信息传播的再生产,这比之前传统媒体所依赖的信息渠道更为宽广,提供的素材更为全面。

1.3 去中心化与多元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中心化、单一化的,即在同一个媒体中,传播者是媒体本身,传播方式是以媒体为中心向外单一进行的,而新媒体技术却颠覆了这一方式,实现了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即新媒体技术实际上只是为传播者搭建了一个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传播中来,可以担任传播者也可以担任受众,抑或二者皆是。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承担着大众传播领域中舆论领袖的角色,但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理论上新媒体只是为大众提供了传播平台,即为任何人都提供了成为舆论领袖的机会,舆论领袖的诞生是自发与多元的,而领袖地位一般情况下是不稳定和短暂的。

2 当前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节目制播中的具体方式

2.1 新闻采集播放的全媒体化

目前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制播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新闻采集播放的全媒体化。一方面是新闻素材采集全媒体化。以往征集新闻素材的方式往往只停留在新闻爆料的层面,电视新闻制作者需要亲自去现场采访,或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重现新闻现场还原新闻现实,而如今随着移动终端的高度普及,新闻当事人可以向电视媒体提供手机拍摄的现场视频,甚至爆料人还可以兼职记者,然后将采集到的新闻视频素材提供给电视媒体,此外新闻节目制作者也可以借助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新闻线索,网络热议话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非常重要的线索来源。另一方面是节目播放的全媒体化,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放载体从电视机拓展到各个互联网移动终端,新闻节目不再受到节目时间表的局限,只要网络畅通,观众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想看的新闻节目。同时,原先电视信号的传播与接收依赖于卫星、信号塔等设备,这样一种传播方式一方面限制了电视节目数量与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单向性的传播模式又使电视节目难以获取观众的反馈信息。而目前电视信号传播已经实现了网络数字化,通过利用P2P辅助C/S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流媒体服务器的内存使用效率、I/O速度和负载能力,使电视节目在网络媒体上的实时播放成为了可能。

2.2 对大数据的研判分析与处理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对大数据的研判分析与处理。一方面,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在节目播出之前通过网络调查平台获取公众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也可以通过网络调取所需要的相关统计数据,或者通过网络进行公开投票获得舆论态度信息。一档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其文案应当是“华尔街日报体”的,即从小的新闻事件切入,然后对该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报道分析与评论,最终再回到原新闻事件中去。新媒体技术能帮助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们获取到更为客观的数据信息与舆论情况,这给新闻的深度报道带来了巨大的裨益。另一方面,观众可以在通过移动终端上观看的同时,实时表达自己对节目内容的意见,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对这些意见进行汇总与处理,既可以将这一舆论情况及时报道给观众,增强新闻的可观性,也可以通过对观众的实时反馈意见对自身的节目设置与内容进行改进,强化电视媒体的传播双向性。例如央视新闻就入驻了著名的网络自媒体视频平台“bilibili”,成为了一名“UP主”,同时改变自身原有刻板的播报新闻的方式与内容,出新出奇,同时接受网站网友的实时评论与“吐槽”,并根据网友的这些评论对传播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2.3 强化观众在议程设置中的影响力

为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发展,当前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开始让观众成为影响议程设置的主要因素,即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内容并不完全由节目制播人员决定,制作者只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新闻热点事件,然后通过收集观众实时点击的热度数据,来决定播出哪些节目内容和节目内容的顺序,同时电视节目中会实时展示观众的评论,并且在节目中实时回答观众所提出的问题。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央视国际频道的节目《中国舆论场》用观众关注的热度指数来安排新闻议题,实时显示互动总人次和新闻点击量,实时显示观众评论提问内容,专家现场进行解答。

3 电视新闻节目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未来展望

3.1 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各种输出设备,给用户的感官以最贴近真实的感觉,最大程度上强化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通过音视频的传播,使观众对新闻内容产生较强的带入感,但由于电视机是一种单向传播工具,使得观众只是被动带入,在视角与喜好上无法进行选择。而利用新媒体技术,电视媒体可以制作一系列具备虚拟与增强现实功能的新闻节目,投放在新媒体终端上,这也是当前许多电视媒体在融媒体化中重点项目。在央视官网最新开播的VR频道中,就采用了“5G+4K+VR”技术,以《直击北部湾水下考古:溯源海丝》节目为例,节目全程采用主观镜头拍摄,观众在网站或手机App上观看时,不仅可以调整播放进度,更可以通过鼠标键盘或用手势调整镜头的视角,这就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非常真实的新闻现场浸入感。

3.2 AI机器人在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中的应用

AI机器人撰稿是指将新闻写作的相关算法与运行规则通过软硬件植入固定的程序中,让程序能自动对新闻数据、观点进行筛选分析,并用新闻语言编写成稿,实现常规新闻采编工作的自动化。相较于各类自媒体平台,电视媒体所搭建的融媒体平台必然面临着线索来源有限、采编人员有限、生产内容体量不足与速度过慢的情况,而利用AI机器人技术,可以对某一区域的热点新闻线索数据进行整理与筛选,编写新闻文案初稿,搜集相关新闻画面,新闻编辑只需要对初稿进行再编辑与后期制作即可播出,这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AI机器人报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动投放个性化新闻。用户在访问电视新闻融媒体平台时,系统后台会通过统计用户的点击偏好来自动分析用户对新闻内容的偏好,然后自动投放用户想要关心的新闻内容。二是AI电视主播的突破性发展。AI电视主播是指通过AI技术合成出与真人主播具备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相较传统电视主播,AI电视主播幕后工作量大为减少,新闻播报效率与精准度大为提高。

4 结束语

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衰落,从表面上看,是主流传播介质的迁移,但从根本上来看,是传统媒体传播意识的落后。电视媒体的融媒体化必须深刻认识和积极应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意识方式的变革,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自身传播手段与传播意识进行改造,唯有如此,才能使自身不被时代所淘汰。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探讨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