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中文小说写作的昌盛与特色
——以陈河、张惠雯等为例

2020-07-12美国阙维杭

名作欣赏 2020年31期

美国 阙维杭

海外中文写作群近年愈来愈显示其非凡的韧劲和实力,在中国各类文学期刊或出版社发表作品、出版新书的海外中文写作者日益增多,也愈来愈被中国文学界刮目相看。由近年相继发布的十余种小说排行榜观之,旅居海外的中文写作者的作品频频上榜,质量之佳、密度之高,令人激赏,不啻为中文写作的一支生力军。

迈入深耕收获季的海外中文写作

近年每逢岁末年初发布的各种小说排行榜,分别罗列了不同专业机构、大众媒体、文学期刊、评论家、网站、书店发布的年度文学排行榜及年度好书榜的原创小说,堪称主流视野和社会阅读层对近年小说的检阅与评判,既有各种专业学会(如中国小说学会)、大型文学期刊(如《当代》《收获》《长篇小说选刊》)的发榜,也有媒体(如新浪网、《中华读书报》)、学者评论家(如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眼里的好小说。在这些排行榜中,人们注意到,除了前些年已经声誉鹊起的严歌苓、张翎之外,更有多位海外中文写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引人瞩目,海外中文写作群体俨然已阵容健硕,蔚为壮观。

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19 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岁末揭晓,旅居美国的张惠雯以《雪从南方来》(《人民文学》2019 年第4 期)位列其中。张惠雯十年前就以作品《垂老别》名列2009 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随后又有《爱》(2011)、《醉意》(2013)、《岁暮》(2014)等作品多次上榜中国年度小说排行榜十大短篇小说,成绩斐然,功力不是一天练就的。

《华西都市报》发布的“2019 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榜单上,旅居英国、原籍重庆的虹影榜上有名。

中国小说学会发布的2018 年度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上,旅居加拿大的陈河以其作品《外苏河之战》入选。

旅居美国的二湘凭借《罂粟,或者加州罂粟》,入选2018 年度中国中篇小说榜。

在2017 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排行榜5 部作品中,旅居加拿大的张翎(《劳燕》)和旅居美国的范迁(《锦瑟》)占据其二。旅居加拿大的曾晓文(《金尘》)则位列当年的中篇小说榜。

2017 年《收获》杂志发布的文学排行榜·专家榜的长篇小说榜上,范迁(《锦瑟》)、严歌苓(《芳华》)、张翎(《劳燕》)三足鼎立,相当耀眼。

更重要和令人喜悦的是,遍布美欧亚广阔区域的海外中文写作群,已然进入深耕收获的季节,形成接力赶超、异军突起的蓬勃态势,多位佼佼者凭借卓然腾跃的实力迈在前列,他们或出手不凡或后劲十足,本文谨选几位点评如下:

1.陈河:拓展人文历史和地理版图的写作

陈河,浙江温州籍旅居加拿大华文作家,已创作长篇小说《红白黑》《沙捞越战事》《布偶》《米罗山营地》《在暗夜中欢笑》《甲骨时光》《外苏河之战》,中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西尼罗症》《我是一只小小鸟》《南方兵营》《碉堡》等多种作品,并荣获第一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第二届华侨文学主体作品奖、《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海外华文作家群里创作产量丰盛、质量稳中见长的佼佼者之一。

陈河的个人经历比较丰富,当过兵,打过篮球,办过企业,做过生意,在国外还遭遇过动乱,甚至被绑架而幸运逃生,其比多数人丰富的个人经历就够他写几本小说了。不过,陈河并非囿于自身经历、“只写自身故事”的写作者,尽管某些个人经历也成为他部分小说或非虚构写作的素材(如《黑白电影里的城市》等),他发表于2018 年第6 期《十月》的中篇小说《碉堡》,诚如该杂志“卷首语”所述:“陈河的新中篇《碉堡》回到了他熟悉的阿尔巴尼亚。麇集在地拉那一间斗室之内的一群华人,随着生意场上陡起波澜,转眼间又风流云散。”这是陈河自身独特经历多年沉潜后的提升,透过阿尔巴尼亚习以为见的碉堡这个意象,写出了新的寓意。而在更多写作进程中,陈河自觉地拓展更开阔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版图,创作了《沙捞越战事》 《米罗山营地》《甲骨时光》《外苏河之战》等口碑不错的作品,也增加了他从史料、实证等启发中寻求灵感并潜心写作的自信。

如果说陈河的《沙捞越战事》《外苏河之战》拓展了中国战争题材文学的疆域,丰富了战争文学叩问史实和人性的内涵,他的《甲骨时光》则“是想要向民国的那些学者致敬”,堪为一次“文学的考古”。由于一次探访河南安阳殷墟的经历,陈河体悟到甲骨文发掘的历史气场,继而进一步接触甲骨文考古的各种史料,他的潜意识里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一个宏大的故事及其架构也开始充盈于他的脑海,并为此投入大量时间和心力,从浩瀚的故纸堆里寻觅探幽,从繁复的史料中剔除糟粕汲取养料,在神游于纵横交错的各种考古、文化、人物的线索之际,他开始挥舞起文学创作的“考古铲”,发掘开历史的轨迹与地貌,并且升华起他试图还原史实的虚构想象力,逼近了当年甲骨文考古中外竞争风云骤起的真相。积五个春秋,穷其“洪荒之力”,陈河以多角度描述视野和多元化线性叙事线索,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终于完成了一部几乎填补了考古文史领域文学作品空白的可读性极强的长篇小说。《甲骨时光》甫一问世,便被读者和文坛叫好,而他为这部小说倾注的心血和做学问般的功夫,在中国文坛也不多见。作家王安忆赞赏陈河“写得非常不一样,很蓬勃,是一片眼熟中的一个陌生”。

或许是对浩瀚史料的甄别、选取、剔除等下功夫太过专注,对故事架构、线索安排方面用心良苦,陈河也意识到要适当拉开与材料的距离,“把小说往好看里写”,《甲骨时光》在试图展现当年甲骨文发掘的“文学考古”层面做了相当有意义的探索,诸如时光交错和虚构想象的艺术手法,“剧中剧”的写作手法,加入了不无神秘感的密码元素等,让读者“读起来有快感”,提升了整部小说的可读性,但似乎也导致某些叙述的繁复和部分阅读环节的欠流畅;而小说主要人物杨鸣条的形象塑造相对稍欠丰满,且杨鸣条与梅冰枝之间的感情线索发展描写也略显粗疏,不免有未能尽兴尽意之憾。

毋庸置疑,陈河的朴实文字和艺术构思及想象力,在开拓不同领域的写作中不断得以锤炼与提升。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指出:“我能感受得到陈河在这部小说(指《甲骨时光》)里,有一种写作的雄心。他背负着一种想法、使命,探讨我们这种人性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那种自尊及其复杂性,这使得这部小说不同于中国当代的很多小说。”笔者相信陈河希冀写出好看小说的本意不会减弱,他开拓多领域题材写作的雄心也将继续勃发,让我们继续期待吧。

2.张惠雯:从“微小的暗示”里汲取灵感

在短篇小说领域,旅美作家张惠雯的写作尤其在域外生活、移民题材方面独树一帜。她的小说直击移民生存状态和心灵孤独,正如她在小说集《在南方》(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 年2 月版)的“后记”里写道:“当人不再需要和饥寒做斗争,那他的敌人就变成了生活的庸俗和麻木,对于移民来说,还有孤独感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她自认这大概就是自己“写作的主题”,她相信小说的任务就是要“聆听人们以及万事万物的沉默,从沉默中寻找被埋没的故事和语言”。

自17 岁留学新加坡到移民美国,大约20 余年的读书、写作生涯里,张惠雯在一众活跃的海外中文写作者群里相对低调,但她的写作实力和成绩却不断从这低调且平和的状态里生发出来。

正如收入《在南方》集子里的11 篇小说的题目所显示的那样:《旅途》《夜色》《醉意》《华屋》《维加斯之夜》《暮色温柔》《岁暮》……各篇小说都聚焦了旅居、定居于荒凉广袤的美国南方的移民平静而孤寂的生活,那些琐碎生活里的怅惘、甜蜜生活中的叹息,乃至灵魂内的波动及幽曲。有论者称张惠雯的《在南方》写出了“美国华人移民的‘十一种孤独’”,十一篇小说的背景——美国南方则从地理和心理上放大了移民的孤独、困惑与无奈。该论者以为本书很容易令人想起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后者写的是“二战”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十一种孤独的人生”。自然,此“十一种”的比较或许是巧合,但“孤独的人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的差异,而显现出不一般的内涵。《在南方》的十一个故事,就是十一种“孤独的人生”,分开来看,是不同的寂寞、怅惘及“没有灵魂深处的欢乐”的孤独人生;合起来瞧,不啻是当下华人移民群像的生存笔记和情感素描集锦。

亨利·詹姆斯在其长篇小说《使节》的“自序”里提及:“其灵感来自微小的暗示,而这么一点点暗示的种子又落入土中,发芽生长,变得枝繁叶茂,然而它依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微粒,隐藏在庞大的整体之中。”张惠雯坦言读到这句话时心领神会。“一点微小的、暗示的种子落入土中,长成一棵树,这就是我那些小说产生的过程。”她坦言《在南方》里将近一半小说产生于所依赖的“微小的暗示”,都来自她的一位朋友讲述的故事。“这些故事繁杂、耀眼,情节曲折,而我的任务是在其中发现那个具有意义的‘微小的暗示’。”

荣登年度排行榜的《雪从南方来》和《在南方》中的十几篇短篇小说,堪称张惠雯近年来关注、描写华人移民生存现象的“南方系列”,她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往移民融入社会难免出现文化冲突的模式,而是更注重发掘移民的心灵苦闷、情感困惑及前途希望之期冀。她作品里的人物,更多是那类与主流社会隔膜的“边缘人”,这些“边缘人”的日常生活、生存困惑、职场生涯、情感遭遇,都在张惠雯波澜不惊、舒缓有致的书写中一一展示,都在她不疾不徐、宁静细腻的笔触间纤毫毕现。她的文字绝不花哨,近乎纯净、洗练的语言,在情节推进或细节描摹上都极有分寸,殊为难得。

张惠雯清醒地意识到“小说的精彩和现实的精彩是不同的”,若真把现实中各种精彩事件或段子搬进小说里,倒未必好看。“有时,精彩纷呈、光怪陆离的现实也许会令作者迷失其中,而一个微小的暗示,宛如人性中一点微暗的火,反倒可能照亮艺术的想象力。”她说,小说当然可以选择庞杂地呈现,也可以选择往深处、细微处行走。“我选择的方向是后者。作为一个写短篇小说的人,我知道我寻找的只是一粒有生机的种子,而不是一棵大树。”

张惠雯善于“在没有小说的地方写出小说来”,对于曾经与她对谈创作的吴越的这个评价,张惠雯认同地说:“这差不多是我努力的方向。有时候我会有意识地避开‘热门’的题材,因为我不希望读者的注意力过多地被话题吸引走,我希望他们看到的是我‘怎么写’。”这也符合张惠雯近年写作偏好的主题:婚姻、情感、家庭关系……几乎都寻常而平凡,甚至是琐碎而迷离的。她体认艾略特关于“诗人的义务不是寻找新奇的情感,而是把寻常情感化炼成诗”的说法,相信小说同样“不是寻找新奇的故事,而是把寻常故事、寻常生活化炼成小说”。而她性灵化的笔触,平淡中显奇崛,冷峻中现温情,使得她的小说犹如牧歌般单纯、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从“微小的暗示”里获取写作灵感,从生活的细微静寂之处写出人生的繁复博大与灵魂的动荡挣扎……这就是张惠雯短篇小说写作取材和落笔立意的精妙。而能够“在没有小说的地方写出小说来”,则是一位作家感触生活的敏感与集纳、解析故事素材的潜质,张惠雯无疑将自己的这类潜质挖掘出来了。

3.孟悟:提炼新闻素材,放飞虚构翅膀

孟悟,现居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其曾经的多元化职业经历和移民体验,融合她对生活和写作的热情、敏感,给予了她几乎不会枯竭的写作动力,收获颇丰。已出版和发表长篇小说《橡树下的诱惑》《逃离华尔街》《拐点》《雾城》《彼岸紫薇》《果林城的中国女人》(原名《变乱》)《纽约紫水晶》等多部,中篇小说《乔治亚的野葡萄》《莫哈维沙漠的异国舞者》《筑梦》《传奇》《拐弯之后》等多部;中篇小说新作《古黄河的女儿》入选2020 年第7 期《海外文摘》;另有短篇小说多种和散文、游记集多部。

孟悟自述多年前曾在美国大学选修过一门与传统课程不同的写作课,即怎样利用新闻时事展开虚构创作,她的写作也因此主动与社会、生活现实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关注点及对小说的题材构思与人物塑造,也部分地立足于新闻所揭示的现实生活之上。譬如,课堂上老师“命题”让学生以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虚构故事。孟悟基于时代背景——那些年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爆发,股市狂跌,失业率节节攀升——和自身体验,写了一个关于失业引发的家庭悲剧。课后,孟悟索性把这个英文作业翻译成中文,再来一番肆意驰骋的改写,职场短篇小说《永不相见》就是这样再创作的产物。基于社会真实事件与人物之上的想象放飞,即使飞翔得再高再远,因为有生活的线索牵系着,也不至于脱离生活的真实,孟悟的这类写作因此具有了现实与虚构想象相辅相成的元素。

多年前选修的那门英文写作,或许加强了孟悟虚构创作基于事实基础的理念,也导致她不断地尝试写作实践。她意识到,新闻来自现实,既有时效感,也有故事感,基于事实(真相)的故事,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勾起读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时事新闻中的真人真事,在一般读者的眼里至多是过目难忘的奇闻异事,而在自觉关怀生活和社会不同阶层人事的作家心目中,就可能会成为如获至宝的一个坚实的“故事核”,以这个“故事核”为中心,作家足以挥起别具一格的想象翅膀,向四周乃至远方辐射出自己的才智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自然,有时候现实中的新闻往往荒诞不经,写作者不可能随意生搬硬套强行植入自己的小说,必须用智慧让合理合情的故事变得逻辑严谨,人物形象丰满而符合社情。

孟悟在自身生活经历感触与社会舆情关注两个层面不断深挖源泉倾情创作。2019 年,孟悟加入主流社会的美国卡罗来纳州作家协会,定期参与交流,开始尝试中英文两栖小说写作,她奔走在个人孜孜以求的写作之路犹如加码负重前行,任重而道远。

4.夏婳:当下移民生存状态的书写与感悟

寓居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城的夏婳,岁末年初同时出版了两部长篇——《梦落纽约》《一路狂奔》(皆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一派繁杂的海外中文写作圈搅起了生气勃勃的涟漪。

夏婳的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多是写移民的生存状态与梦幻渴望,基调上不同于所谓“乡愁”的惆怅或“离散”的呻吟,而是着力描画出移民身处异国他乡环境里的困顿、迷惑、韧性或坚守,以及种种寄托和希冀改变命运的故事,也是作者身居他乡洞察移民群体而写出的别样异域故事。在夏婳的笔下和故事里,形形色色的移民故事充盈着你我他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烙上了深深的地域痕迹与时代印记,却鲜少有无边无际的离愁别绪或望乡的怅惘,或者说几乎来不及思乡也顾不上呻吟,只想要尽快在新大陆站稳脚跟。她小说中人物的经历,或者说她的写作素材融合了其个人经历与周围的人与事,当然也包括基于这些生活积累和素材之上的糅合与提炼,以及由此生发出某些感悟,而借虚构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三个女人一台戏。”长篇小说《梦落纽约》宛若搭建了一个戏台,演绎了一出“戏台大人生,人生小戏台”的海外中国人活报剧,是献给已经移民海外或者想要移民,乃至留意海外移民生存状态的同胞的好看剧目。一出“生活在别处”的你我他的异域故事,人物生动鲜活,剧情一波三折,对话接地气,寓意丰富邈远。为了改变现状而竭尽全力出国的徐雅,拥抱“大苹果”纽约后的欣喜激情之余,却觉得生活依然不如梦想般美妙,憧憬的天堂生活无处寻觅,被丈夫遗弃又绝症降身,挣扎之中唯有叹息命运之神的魔力。与世无争的王真辗转来到美国,让原本就脱离常态的家庭更加弱不禁风,婚姻痛苦依旧难以言说,令人哀叹真善美在俗世中的凄苦与无奈。外嫁女阿玲,在追求美国梦的半路上遭遇餐馆老板丈夫的遗弃,继而又成了介入租客家庭的“小三”,是何等的虚幻与讥讽……围绕着这三位女性主人公展开的移民世界、人情世故、纽约风物和她们与他人各自的情感、精神状态,没有缠绵悱恻的浪漫,没有花前月下的纯真,唯有生活重负下的种种不堪,人际关系中的无尽迷茫,以及梦在何方何以圆梦的愁绪。

夏婳另一部长篇小说《一路狂奔》,以女主人公苏林玲的经历为主线展开叙述,依然写移民逐梦,依然有得意或失落,却展现不一样的历练、挣扎与感悟。在美国职场打拼的苏林玲升职后的重心,转赴中国打理分公司和工厂的管理,她还力主在中国大陆三线城市——自己的家乡——重组新厂,这番经历只是别一种“海归”的作为,既有为体现自身价值而操练魄力与能力,也不乏回馈家乡的反刍情怀,与所谓的乡愁和离散还是不沾边。然而,频繁往来于太平洋两岸的“空中飞人”,辛辛苦苦的打拼纵然换取了暂时的成就感,但更多更大的失落感、孤独感正在袭来,苏林玲不得不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究竟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纵然还没有大彻大悟,却显然有所警醒,暂停前半生一路狂奔的脚步,去欣赏周边的寻常风景,享受家居生活的怡然,何尝不是切切实实的个人心灵寄托。

夏婳的小说在真实性和地域特色诸方面都可圈可点,而长篇小说更考验作者的题旨是能否赋予读者乃至社会怎样的启迪,在夏婳的小说中读者可能体味、感悟到什么呢?那些人物及其之间纷杂的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的变故或感慨系之的故事、浸染了人间烟火气的那些对话、铺陈着这一代移民生涯的种种甜酸苦辣……并非只是简单地复述或虚构又一个移民传奇,而是要传递出一些生活或者生命的真谛。

海外中文写作群展露极具创造力的态势

显而易见,活跃在不同文学平台的海外中文写作者愈来愈多,也愈来愈具创造力,限于篇幅本文无法一一展开评述,其他如薛忆沩、卢新华、范迁、沈宁、叶周、黄宗之、陈九、薛海翔、沙石、陈谦、王琰、曾晓文、袁劲梅、江岚、施玮、方丽娜、朵拉、戴小华、瑛子、凌岚、凌珊、陆蔚青、海云、董晶、秋尘等众多作家的小说创作,起点不俗,题材、风格多元,各有千秋,也愈来愈为海内外读者熟悉。放眼全球,无论是旅居美国、加拿大等国,还是散布在欧洲、东南亚各国的中文写作者,年复一年展露出更加自觉也更有创造力的进军态势,在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文学诸领域都不乏成效,而尤以小说领域的成就显著。其中,被学者刘再复称为以“金子般的文字”(《阅读薛忆沩小说的狂喜》)写小说的薛忆沩,以“写普通人的心”为写作使命,坚持其独出心裁的先锋小说创作,尤为难能可贵;范迁小说的意境、人物和文字里不时流露出调侃味;严歌苓的小说折射出复杂人性与哲思,具有犀利多变的叙事艺术性;曾晓文倾力于“从漂泊流浪到落地生根”的移民生涯写作;黄宗之直面现实,定位海外移民诸如子女教育“藤校逐梦”、人生事业选择及其他敏感话题;等等,都不乏个人的鲜明特色与写作力度的倾斜。重要的是,薛忆沩、陈河、范迁、沈宁、叶周、黄宗之、张惠雯、陈谦、王琰、曾晓文、二湘、袁劲梅等多位作家的书写状态都已渐入佳境,日趋成熟,自成一格,堪为异军突起的海外中文小说写作阵营的中坚力量。

诚然,海外中文写作群的日益壮大及声誉渐隆,不仅仅是靠愈来愈多写作者自觉的加入,更多须凭借其中的坚忍不拔者年复一年地推出佳作而赢得读者赞誉。回眸近年的海外中文写作格局,正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那些埋首创作甘于寂寞的写作者,只要认准目标,把握题材,勤奋耕耘,最终都将一一突破喧哗与沉寂,在文学的田野里收获希望。

而将这支异军突起的海外中文写作群放在中国文坛的大环境下,也是一支毫不逊色的文学生力军,甚至可视为全球中文写作部落的一支特种部队——他们阵容精壮,士气高昂,学养丰富,实力非凡,潜力无穷,且多具备不同于国内作者的视野和观念,创作上独出心裁,别有洞天,空间更广。可以想见,未来五年至十年海外中文写作的天空,必将会闪现更多耀眼的星星,将繁华的星空妆点得更加璀璨。

①《王安忆评〈甲骨时光〉:一片眼熟中的一个陌生》,澎湃新闻2016 年11 月9 日。

②《〈甲骨时光〉:想象接续了历史的血脉》,《南方日报》2016 年9 月20 日。

③张惠雯:《关于〈场景〉》,《文艺报》2017年6月9日。

④《美国华人移民的“十一种孤独”》,原载微信公众号——日常审美,2018 年4 月20 日。

⑤⑥⑦张惠雯:《一粒种子》,微信公众号——人民文学,2019 年4 月19 日。

⑧⑨张惠雯、吴越:《对谈:在没有小说的地方写出小说来》,《收获》2019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