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0-07-10伯淼赵丽莎牛玉杰

好日子(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

伯淼 赵丽莎 牛玉杰

【摘 要】本研究针对皖北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时间,以及使用用途展开相关调查,探讨高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用途、地点等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然后,以处于皖北地区的部分高校为例,使用数理分析、计量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评价构建和谐的“拇指文化”信息环境的可行性,结合“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显著因素,找出应对“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拇指文化

一、“拇指文化”提出的背景

当今,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联合,手机功能除了具备通讯作用之外,已日益向大众传媒工具发展。手机就好像人们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长在人们的掌上,通过无形的根系扎进人们的身体,牵动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 日常生活中低头盯着手机的时代性标志形象总能映入人们的眼帘,这就是所谓的“拇指族”。伴随着“拇指族”的产生而且日渐庞大,也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文化——“拇指文化”。大学生是青少年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新生事物的最先接触者与使用者,  “拇指文化”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包括对大学生的学习、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研究“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文章以及在图书馆收集来自期刊、专著、报纸等各方面有关拇指文化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记录、分析、整理,从中提取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本项目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以学生年级作为分层标准,以皖北地区的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部分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

研究对象

皖北地区的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部分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

三、“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拇指文化”在大学校园的盛行是一种时代趋势,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双重的影响和作用,需要深入考察。“拇指文化”契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但存在淡化现实交往的趋势人际交往是人类共有的需求之一,对大学生而言更是赖以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一)“拇指文化”契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符合了大学生平等交往的基本准则,契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平等交往意识。以其大众性、移动性、私密性、即时性、互动性等强大的优势满足大学生密切交往的强烈愿望。

(二)“拇指文化”淡化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

手机功能的强大,使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求人”不如“求机”减少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手机屏幕的相隔,容易降低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忽视应该遵循的礼仪和规范,削弱了大学生的现实情感联系,造成交往动力不足。

(三)“拇指文化”提升了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但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偏年轻,经事不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对很多事情还没有具备足够的批判能力和抵御能力。对不良信息的接触会无形中麻癖大学生的神经腐蚀大学生的人生观遍道德观和价值观。

四、应对“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不良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

网络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人要坚持依法治罪。在校大学生每年因网络而受到伤害的数不胜数,政府必须加强管理,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相关网络部门首先要对网络有一个大的掌握,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好坏区分,尤其把可能会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筛选出来。然后对其进行管理,不能放任他们的发展,当发现某一信息的消极负面影响过大时,要立即进行处理,以免引起网络混乱,多传播一些健康、积极、有益的信息。

(二)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当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事情上的时候就会遗忘另一件事,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就应想办法丰富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忘记手机的存在。 所以我们更需要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來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包括朋友与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交往。 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自制力也是比较差的,自制力的培养有很多方式,每个人适应不同的方式,大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无论什么方式要切记脚踏实地,稳步前进,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放弃,这样你才会成功。“拇指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希望在各种对策下有所改善,应努力变消极为积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京肃著.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0-81.

[2]倪桓著.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58-59.

[3]朱旖妮,崔丽娟.青少年网络聊天的心理学成因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8(2): 45-46.

[4]朱坚等.“拇指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8(6): 28-29.

[5]李杭东.“拇指文化”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开发[J].思想教育研究,2018(3):31-32.

[6]郭启炜等.高校校园“拇指文化”流行原因解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8(5):17-18.

[7]毛力群.拇指文化演绎语言新时尚:手机短信的语体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11.

作者简介:

伯淼(1997- ),女,汉,安徽宿州人,宿州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

(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皖北地区部分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910379042)

猜你喜欢

手机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