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

2020-07-09付丽娜

天津教育·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付丽娜

新课程改革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不断改变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变灌输式为引导式,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学好历史。历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现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的融合,这必然要经历“理念共识—技术共域—探究共性—实践共生”的发展路径。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自美国兴起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以来,吸引了广泛关注。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依次完成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等内容,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复习,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迁移到其他相关情景之中。而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这个学习流程发生了改变,学生在家中根据自己的进度观看教学课件,并通过在线方式与同伴及教师进行交流,整理收获,提出疑问。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协作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作业,教师起引导辅助的作用。总之,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从形式上看,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操作流程的变更;从本质上讲,是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问题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问题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问题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重视学情,符合教学实际。

(二)准确把握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原则

问题体系构建是否成功,把握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课程知识存在一定的逻辑体系,由知识点衍生出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因到果,从整体到部分,从具体到一般,等等。若能正确把握这些逻辑关系,那么问题逻辑的构建也就水到渠成。可以说,逻辑关系是联系问题间的纽带,是构建逻辑体系必须明确的要点。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虽然一直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受传统教学思维、短期教学成绩及新教材内容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有部分教师在相关理论的认识方面模糊不清,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一流程。教师在课前准备时一味地将自己作为思考的源头,“怎么讲、讲什么”是主要部分。诚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为系统地最大化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但过于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完全没有思考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教育是沟通、交流的行为,不论是传授知识还是习得知识,都不能是某一端单一的行动。

(二)盲目創新,教学出现误区

个别教师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使用过多的创新手段,但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其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导缺失,创新有量无质。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围绕“向西方学习”这一问题,学生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持不同见解的派别。课前学生动手搜集材料,形成简单的小论文或课件,课上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来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学生很积极,搜集的资料很全,发挥得也很好。但是,学生的实际收获并不大,听课的教师也只是听个热闹。显然,这位教师使用了换位创新、对照创新、挖潜创新、发散创新等具体的创新方法,但其忽视了自己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没有起到指导者的作用,没能给学生指出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二是忽视学情,创新手段简单。个别教师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历史创新性教学就是要讲别人没讲过的,要把最复杂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前沿信息都告诉学生。这种一味追求创新,忽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方法并不可取。三是目标虚化,重点难以突破。历史教材内容庞杂,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小问题都使用讨论、比较、演绎这样的创新手段,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有的教师一节课做三四个合作探究,而一般的合作探究起码要花费十分钟左右,这样的“创新”会使学生分不清重点,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三)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

翻转课堂是由信息技术促进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支撑。信息技术既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也是翻转课堂融合历史教学的基点。但目前部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实施。

四、翻转课堂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阶段涉及视频的制作和网络资源的选择,所以教师在明晰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突出主题性,以某个问题、重难点为出发目标。在制作之前,教师首先要精准掌握课程目标,因为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沿着预定的正确方向进行。其次,教师要结合学情详细分析教学内容,比如,班级学生的平均历史成绩,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以及学困生的困难点和优等生的拓展点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二)建设共享平台,促进历史教学多样性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就是建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所以对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十分重要。为使翻转课堂能够更加深入地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提倡各学校在学科组中建设共享平台,整合教师手中的现有资源,对教师分别制作的微视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收集、归纳及整理。同时,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每一章都设计一个思维导图,内容包含本章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资源链接和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主要是针对观看视频后的同步测试,测试的题型分为客观题和开放性题,数量设置不宜多,难度要适中。客观题最好针对个人,开放性题目可以针对团队和小组,类似于一个前期的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同时在开放性习题部分,学生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带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三)运用历史“微课程”策略

运用“微课程”,要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据此制订微课脚本编写提纲。不同的微课需要不同的教学设计,微课的设计还要注意单元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使微课价值最大化。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有助于提高“微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设计“经济危机”这节时,可分别设置“经济危机为什么爆发”“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经济危机的影响”等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的共生: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是技术变革的现代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只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能展现出力量。而历史教学也提出要发生变革的需求,二者结合产生共生机制:教学实践。翻转的历史教学在实践中创生,在实践中创新。翻转的历史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翻转的历史教学切实保障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依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结果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共性疑难问题,这既是小组合作讨论与协作探究的基础,也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准确把握这两个关键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五)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的机会和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便是有效途径之一。一般来讲,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表演历史剧、开展历史辩论会、历史知识抢答竞赛等。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不容忽视的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左毓红)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历史
写字大课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