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言教学中的“方法论”

2020-07-09夏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蔡桓公扁鹊高明

夏芳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话烂熟于胸,不管是顺水推舟,还是授人以渔,关注“方法的习得”是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根本目标。在寓言教学中,“方法论”更是绕不开的话题,我通过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思考。

【片段一】

师:第一次劝说,心情会怎样呢?

生:很担心吧,因为是大王生病了。

师:那你用担心的语气读他的话。

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蔡桓公的反应呢?

生:不高兴。(师板书)

师:假如你是蔡桓公,会怎么说呢?

生:“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能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

师:面对这样一个不相信自己有病的蔡桓公,十几天后,扁鹊又来了,如果你是他,心情会如何?

生:会更着急,因为蔡桓公的病由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了。

师:假如你是扁鹊,你会怎么说?

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蔡桓公的反应呢?

生:很不高兴。(师板书)

师:怎么说的?

生:没说什么。

师:嘴上没说,心里一定在嘀咕。如果是你,会嘀咕些什么?

生:这扁鹊,真是烦人。(大笑)

师:富于想象地说一说。

生:(语气夸张地)这个讨厌的扁鹊,真让我没面子。(哄笑)

【片段二】

师:看来他不仅是医术高明。

生:他医德也很高尚。

师:这样一个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的人就在身边,蔡桓公还是死了,为什么呢?

生:蔡桓公不听劝告;他太固执了;他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师:那你从他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不要太固执了。我受到的启发是别人给你提的意见要听,但我觉得听意见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是对的就听,不对的还是不能听。

师:你很理智,但是要明辨对错也并不容易。从扁鹊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无人举手)

师:比如,后来他逃到秦国去了,为什么?

生:不跑的话要被杀头的。

师:那你受到什么启发了?

生:要机智一点,如果有生命危险还是要先躲一躲。

师:严文井老先生认为,寓言就是魔术师的口袋,只要你够细心,就能从中拿出若干个宝贝。读寓言的时候,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得到的启发也各不相同,只要你有收获,你就成功了。

【教学思考】

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是基本前提。对于这样经典的文本,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浅”的个性化理解。顯然,在教学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收获,教师并没有强行推出本寓言作者要表达的“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意图。在学生理解还达不到的时候,抛出太生涩的词语就已然理解不了,要弄懂其中的意思就更是难上加难。但如果经过对人物形象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也不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而不是由教师来“转达”作者、编者要对学生说的话。

学法的指导是核心内容。从揣摩人物的内心到分角色读,再到最后从人物身上受到启发,都在围绕“人物”进行学习。经过反复的无声渗透之后,学生轻松总结出学法,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蔡桓公扁鹊高明
今夜有暴风雨
《实数》典型易错题
爸爸的“高明”之处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讳疾忌医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讳疾忌医
歌星的头发白了